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两年斑点鳟鲑地下井盐水工厂化养殖试验,现场验收斑点鳟鲑平均成活率96.5%,饵料系数平均为1.15,每平方米水体产量为30kg,单尾鱼重可达5kg。按当地斑点鳟鲑市场批发价格70元/kg、养殖成本为30元/kg计算,单尾产值可达350元,利润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黄河岸边盐碱地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广栓 《水利渔业》2007,27(4):35-35,49
黄河岸边低洼易涝盐碱地面积大,水体pH值较高。介绍了盐碱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单养罗氏沼虾产量可达4500 kg/hm2,收入75000元/hm2;鱼虾混养,虾产量可达3300 kg/hm2,收入52500元/hm2。黄河两岸低洼盐碱地养殖罗氏沼虾,对增加低洼易涝盐碱地养殖新品种、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农渔民的收入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鮸状黄姑鱼,隶属于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闽、粤沿海渔民俗称鮸鲈,体重可达25-30kg,肉味鲜美,鱼鳔还具有药用价值,畅销国际市场。网箱养殖免状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在闽、粤沿海放养当年人工鱼苗,经189d网箱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15kg,经360d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65kg,成活率达到93.4%。  相似文献   

4.
在鲟鱼苗种培育转食阶段,多采用先喂活饵,再逐渐驯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进行转食.利用地下河水进行杂交鲟鱼苗种流水养殖,直接采用微粒饲料进行鲟鱼苗开口,苗种成活率为74.0%,饵料系数为1.31,平均单产为23.64 kg/m2,投入产出比1:2.12,养殖成本为17.9元/kg,取得较好养殖效果,证明利用微粒饲料直接开口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草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特别是尾重2~2.5kg的大规格草鱼,市场的销售价格可以达到12~14元/kg。过去草鱼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配合颗粒饲料的推广应用,草鱼开始作为主养品种养殖,单产大幅度提高,一般亩产可达400~600kg,亩效益可达1000~1500元,草鱼的养殖效益明显高于鲤鱼。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池深2m以上。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5-10亩水面配备一台3kw增氧机。鱼种放养前10天彻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80kg或漂白粉15kg。清塘消毒后,每亩施腐熟…  相似文献   

6.
匙吻鲟俗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最大个体可达60kg,体长2m以上。匙吻鲟不善跳跃,性情温和,习性和鳙鱼相似,是池塘,尤其是水库养殖的理想大型速生名优鱼类,具有个体大、寿命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且易人工驯化养殖。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养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鱼苗养到年底,全长可达50~60cm,体重0.7~1kg;2龄鱼体长67~80cm,体重2~3kg;3龄鱼达5kg以上。目前北京、湖北、广东等地开展了规模不等的人工养殖,且人工繁殖成功,养殖效果较好。匙吻鲟现市场鲜活鱼售价为70~80元/kg,鱼籽酱150~200美元/kg。近年来由…  相似文献   

7.
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菱鲆幼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其摄食、生长、饲料利用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66 kg/m2、1.26 kg/m2、2.56 kg/m2、4.00 kg/m2,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为期100 d,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4.67 kg/m2、7.25 kg/m2、14.16 kg/m2、17.77 kg/m2。结果表明:大菱鲆生长速度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持定生长率(SGR)值分别为2.67、2.33、2.29、1.98;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大菱鲆的体重差异度出现显著变化(P<0.01);大菱鲆的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实验组1的饵料系数为0.70;实验组4的饵料系数为0.76;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脏的脏器系数的影响不大。本实验结果可为鱼类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鲟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连载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养殖鲟鱼市场分析近几年来,鲟鱼的价格基本稳定在32~34元/kg,春节前后价格可达36~40元/kg。鲟鱼养殖的成本主要为:饲料、苗种、人工、水电、药品、设施折旧等,养成的成本大约在20~24元/kg左右。投资回报率可达30%~50%,是养殖其它淡水鱼无法比拟的。回报利润如此之高,会不会产生一哄而上的现象呢?可以预见短期内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一是苗种还不能满足供应;二是水源的限制,养殖鲟鱼的水源要求偏冷水,水温又不能像鲑鳟那样低,水质要清新,以便保证溶氧,最好是流水养殖;三是市场问题,现有的鲟鱼养殖场,已有固定的市场销售渠道,新入围…  相似文献   

9.
江山 《中国水产》2016,(8):91-94
正江苏省阜宁县主要采取池塘养殖和虾稻共作养殖两种模式养殖克氏原螯虾,其中池塘养殖模式商品虾只重可达25g~30g,亩产300kg~500kg;虾稻共作养殖模式鱼池纯效益达到3500元/亩,中稻纯收入在600元/亩左右,合计纯收入在4000元/亩以上。  相似文献   

10.
围塘塑料大棚对虾精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虾围塘精养高产的养殖产量相当高,比如南方“高位池”对虾养殖单茬亩产可达1t,一年二茬养殖或一年三茬养殖的亩产可达2t-3t,但是,全国围塘对虾养殖仍以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为主,年最高对虾平均产量也只有150kg/亩。其主要原因为:池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齐鲁渔业》2005,22(1):39-40
莲田养泥鳅、套养青虾由于极少施农药,水体不受农药污染,是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所养泥鳅完全符合出口产品质量要求。这种养殖模式泥鳅产量可达到每667m^2(亩)50~75kg,青虾产量可达15-20kg,每667m^2产值可达到1500~2000元以上,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较好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杂交鳢-鲢鳙鱼-稻-沉水植物"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单位产量在5508kg/亩~7401kg/亩之间,平均单位产量达6429kg/亩。养殖水质通过这一系统进行循环与修复,几乎不再外排养殖废水。同时,由于废水带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水稻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玉杰  骆小年  郭冰  田江 《河北渔业》2011,(6):22-24,40
为探索在北方几种不同规格、不同密度下黄颡鱼[Peltoba grus fulridraco(Richardson)]池塘合理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2009-2010年在灯塔市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养殖试验.以1龄健康春片鱼种为试验对象,选择4种规格放养模式(60尾/kg、120尾/kg、180尾/kg、300尾/kg...  相似文献   

14.
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驯食人工配合饵料等优点,2009年进行了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两口共0.47 hm2鱼塘,共投放规格为6 000尾/kg的苗种50 kg,经过6个月的养殖后,杂交鳢渔获量为48 555 kg,销售收入59.78万元;成本包括饵料46 020 kg、冰鲜鱼1 000 kg等,共计45.32万元,纯利润14.46万元,平均利润30.76万元/hm2,饵料系数为1.03。结果表明,杂交鳢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5.
牛蛙又称美国青蛙,为两栖动物,因其耐高密度养殖,单位产量高,可达4000kg/667m2-5000kg/667m2.比其他养殖品种高许多倍,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在我地得到较快发展,我站于2007年开展牛蛙土池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鳜鱼,又名鳌花、桂鱼,是黑龙江“三花五罗”之一,属肉食性底栖鱼类,终生以小鱼、虾等活饵为食。其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在稀养和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体重可达300-500g,二龄可达900g以上。目前市场价格50元/kg,酒店价格为100-200元/kg。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青虾人工养殖产量不高,价格稳定在80元/kg;麦穗鱼以往作为野杂鱼,能清扫食场残饲,且近几年市场售价达到28元/kg,同时经研究发现麦穗鱼的生活习性与甲壳动物不矛盾。因此开展河蟹+青虾+麦穗鱼的养殖模式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水中效益,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河北省对虾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种,养殖总面积2万余hm2,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粗放型养殖,其中日本对虾主要是蟹-虾、鱼-虾混养模式。2013年,各类对虾养殖产量分别为南美白对虾10 813t、中国对虾4 254t、日本对虾3 815t,平均单产南美白对虾为1 204.05kg/hm2、中国对虾666.6kg/hm2、日本对虾1 035.6kg/hm2,近几年由于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菊黄东方鲀全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属于鲀科,东方鲀属,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该属鱼是继红鳍东方纯、假睛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之后又一可开发养殖的种类,其肉质鲜美,是鱼中极品,近年市场价格可达300元/kg。在我国江苏、福建食用量较大,目前,南方沿海开始人工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丰富北方地区养殖品种,我们于2002年从浙江引种,在河北省昌黎九亿养殖场进行养殖与育苗试验研究工作,2003年春季进行了人工育苗生产试验,并取得成功。培育出体长3cm以上苗种25万尾,本文就主要技术及问题进行初步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海水水泵室沉淀池消毒海水龙胆石斑鱼,学名紫石斑鱼(Epinphelus lanceolatus),别名“石斑王”,英文名Killgrouper,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鱼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岛礁性鱼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是石斑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具有生产速度快等显著特点(养殖第一年可达3kg~5kg,第二年可达10kg~15kg,该鱼种最大个体可达150kg),且适应性、抗病性强,肉味鲜美,营养食用价值高。为调整海水鱼类养殖品种结构,增加养殖新品种,解决今后成鱼养殖苗种来源问题,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于1999年承担了省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