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温储藏根据冷源不同可分为自然低温储藏和人工制冷低温储藏。它是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素,将粮食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促进粮食储藏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一种储粮技术。低温储粮可以有效地延长粮食的安全储藏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还能有效控制虫、霉对粮食的危害,减少化学药剂熏蒸对粮食造成的污染,降低保管费用等优越性。做好低温储藏要依据各地各储存条件等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经营市场放开,经营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在粮食保管环节上,也不再是原有的农户、国有粮食企业保管的二元状况,出现一大批保管规模介于农户与国有粮食企业之间、不以储藏为目的、而是选择好的销售时机获取最大的经营利润为目的的个体粮食经营者。本文主要论述了云南地区个体私营粮食经营者在粮食储藏中,应掌握的粮食储藏基本知识,储藏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旨在帮助个体粮食经营者解决实际经营中的储藏问题。  相似文献   

3.
粮食储藏期间水分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几年对粮食储藏期间水分变化的检测,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期、不同粮温、不同通风方法对粮食水分变化影响的对比,分析粮食在储藏期间水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减少粮食水分损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粮食储藏》杂志是中国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7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仓储现代化机械、仪器仪表、粮油品质及有害物质检测等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等代表我国粮食储藏研究水平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粮食储藏陈列室”在我国粮食储藏研究中心一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正式建成,并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我国首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现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同志为陈列室撰写了前言。  相似文献   

6.
粮食储藏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粮食种类、储藏条件、粮食生理生化变化、粮食品质(工艺品质、烘焙与食用品质、种用品质等)变化规律,采用不同储藏方法和措施,对影响粮食储藏的相关因子进行控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的技术组合。因此,粮食储藏是一个依据不同储藏环境,不同粮食品种、质量,不同储藏目的或用途等相关因子,而选择的优化技术组合。按照哲学的观点,粮食储藏技术虽然存在共性(普遍性)可循,必然会存在个性(特殊  相似文献   

7.
粮食低温干燥与低温储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营粮食企业体制深化改革和粮食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竞争形势的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延缓陈化,提高仓储效益,保证储藏粮食的品质优良、绿色即成为粮食储藏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藏过程分为粮食入仓、粮食储藏和粮食出仓三个环节;分析了这三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出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主要有粉尘爆炸、仓房坍塌、火灾、中毒和粮食掩埋窒息;提出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确保粮油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储藏过程分为粮食入仓、粮食储藏和粮食出仓三个环节;分析了这三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出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主要有粉尘爆炸、仓房坍塌、火灾、中毒和粮食掩埋窒息;提出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确保粮油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概述 粮食储藏科学作为农学中农产品储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现代储藏产品保护科学的一个最重要分支。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粮食储藏科学是研究粮食(储藏生态的主体)与环境(非生物的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换言之,粮食储藏科学是研究粮食在储藏期间,不同储藏条件、不同储藏方法、不同储藏处理对粮食生理生化变化,对粮食品质(工艺品质、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等)变化,对粮堆内有害和有益生物(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及其天敌)消长、演替变化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储藏技术指标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收集整理全国各生态区域仓储企业调研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国各储粮生态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仓储设施配置、粮食品质和粮堆生态情况对粮食安全状况的影响,考虑各粮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依据粮食储藏学、储粮昆虫学、储粮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参照ISO6322《谷物与豆类的储藏》国际标准中对粮食储藏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各相关因子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对储粮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提出了粮食安全储藏技术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CO2气调储粮技术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进行了粮食在不同CO2气体浓度、不同粮食水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储藏后的粮食真菌区系变化情况、尤其是在粮食水分较高、储藏温度较高的条件下CO2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绵阳CO2气调库粮食真菌的区系变化实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气调储粮方法对水分在15%以内的各种粮食上着生的粮食真菌于15~35℃的温度范围内在较长时间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低水分粮的长期储藏;60%高浓度的CO2对水分在15%~16%的高水分粮于15~25℃温度范围短时间内(品质较差的粮食15天、品质较好的粮食140天左右)有较好的防霉作用,但粮食感官品质有所下降;35%以下浓度的CO2对高水分粮在15~35℃温度范围内均不能较好地抑制粮食真菌的生长,粮食储藏一段时间后就发生霉变;CO2不适宜于高水分粮在常温下的长期储藏,即使是60%以上浓度的CO2也不能很好地抑制高水分粮上着生的引起粮食霉变的储藏性真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对粮食储藏品质变化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还建立了小麦品质多因子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论证和检验,确定了这些模型的可用性,从而为粮食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相似文献   

14.
法国粮食储藏技术及工艺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国家粮食局2008年12月执行赴法国粮食储藏技术管理和标准培训所了解掌握的关于法国粮食储藏及技术应用方面的有关情况,包括港口库储粮技术、农户储粮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储粮通风降温技术以及法国粮食主要储粮工艺与储藏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分析了法国粮食储藏技术应用及管理的特点,为我国粮食储藏工作拓宽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南方玉米储藏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储备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饲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南方储藏的玉米越来越多。玉米在南方地区的保管历来是粮食储藏的技术难题,加上粮食的购销逐步市场化,北方南下的玉米水分大多处于不安全界限(高于两广安全水分12.5%)且不均匀,杂质也较高;因而在南方地区,玉米的安全储藏长期以来是摆在粮油储藏业面前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粮食通风储藏的数学描述问题,即数学描述粮食通风储藏的基础知识,通过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连续方程之体积平均形式;通风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数学描棕。通过各种方程式具体描述了粮食通风储藏这个技术问题,并从而使这个技术问题系统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十来年国内粮食储藏技术研究进展和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粮食储藏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展望了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健康发展,既实现粮食绿色安全储藏又保持粮食新鲜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及害虫防治难度增加的原因,从储粮害虫防治和粮食储藏技术方面,论述了粮食储藏技术的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分析了粮食储藏中现存的问题后,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粮食储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谷物冷却技术,是确保粮食低温储藏的有效方法。我库在夏季采取不揭膜的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内的粮食进行复冷降温和经济运行试验,效果显著,为粮食低温储藏和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粮食储藏》2021,(1):23-23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代表我国先进的粮食储藏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