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分离到了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株 ,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现地疫苗 ,免疫原发病鸡场的鸡群 ,观察整个饲养周期 ,再无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等。  相似文献   

3.
费强 《山东家禽》2014,(11):58-59
近几年,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不断流行,发病症状较以前更为严重,致死率更高,给鸡群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笔者就近期防治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些体会总结一下,以与兽医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 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众多,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不是由独立病毒引起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它是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株在鸡的泌尿器官上的一种特殊表型;或者说,它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对鸡的全身性感染过程中在肾脏上的一种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多血清型和多组织嗜性,主要有嗜呼吸道型、嗜肾型、嗜生殖器官型、嗜消化道型等。  相似文献   

5.
费强 《山东家禽》2014,(3):60-60
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众多,它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在鸡的泌尿器官上的一种特殊表型;或者说,它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鸡全身性感染过程中在肾脏上的一种突出表现。 发病原因分析①传染性支气管炎是条件应激病,温度忽高忽低,鸡群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②冬春季节,由于鸡舍条件的限制,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nchitis of Chickens,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  相似文献   

7.
某些传染性支气管炎(IB)毒株具有高度的嗜肾性,能引起鸡的肾脏发生病变,造成幼鸡死亡率可达到30%。本文就嗜肾型毒株所引起的肾脏病理变化及其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有嗜呼吸道型、嗜肾型、嗜消化道型和嗜生殖器官型等多种类型。呼吸道型不同日龄均易发生,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0%以上,育成鸡、成鸡基本无死亡现象;肾型主要发生在雏鸡,多发生于14~40日龄,死亡率在30%~50%左右;腺胃型发病鸡群多见于20~4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理表现形式。我国于1972年由邝荣禄首次报道在广东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存在,随后绝大多数省份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传染性支气管炎也主要为呼吸型。1962年.Winterfied等在美国发现了致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将其命名为Holte株,该型的代表毒株有Hohe株、Gray株、CV56b株、Wolgemuth株等,其中Gray株是缓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对鸡危害严重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 virus,IBV)中嗜肾组织的病毒株引起的〔2〕,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一种。它能对各种年龄的鸡造成危害,特别是肉鸡,导致肉鸡  相似文献   

1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以肾脏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它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鸡的全身性感染过程中在肾脏的一种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D971p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腺胃型)病毒(IBV-D97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至120代,培育出IBV-D971p弱毒株。用该毒株制备活疫苗,经安全、效力等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和安全性,能有效的预防腺胃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特点是病情复杂,血清型众多,又具有高度传染性,鸡群同时感染不同毒株或使用弱毒疫苗发生基因重组而不断变异,使IBV侵害鸡体的靶器官也发生了变化。IgnjatovicJ等用澳大利亚分离的25株IBV人工感染SPF鸡,比较了其致病性,发现12株肾致病型IBV,10株呼吸型IBV,3株混合致病型IBV,侵害肺、肾。为有效防制本病,我们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邝荣禄于1972年首次报道在广东省发生鸡的IB,随后国内大部分省份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目前流行的IB主要有吸型、肾型、肠型、腺胃型等几种类型,其特征为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有的剖检可见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各种年龄、  相似文献   

16.
近期,肉鸡传染性支气管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往年,尤其是今夏,气温持续高温。临近秋季特别是保温条件不好的棚养肉鸡,昼夜温差大、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并且一般病程7~20天,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近期高发病,常发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也有新发现的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肾型、腺胃型混合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比较高。80%蛋鸡发病后会影响产蛋率,导致蛋鸡产蛋量达不到高峰。而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对后期产蛋率影响越大,一般会导致产蛋率下降40%-60%不等,严重影响养禽业的生产。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的1种,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病鸡全身感染过程中对肾脏产生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B)病毒的嗜肾毒株引起的鸡的一种以呼吸道病变与肾脏病变相结合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由于鲁西的聊城、德州等地大量繁殖、饲养一种俗称“817”的蛋肉杂交鸡,导致该病在当地的该品种鸡群中逐渐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7年4月泉州市某鸡场的40日龄土鸡发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经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肾传支)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致肾病变型毒株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对安宁渠及周围地区发生的肾传支的诊治,说明肾传支在本地区广泛存在且危害严重,送检病例中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率20%,病死率30%~40%,主要因肾功能衰竭、自体中毒引起死亡。经诊治用以肾肿解毒药、抗病毒药物及中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配合油乳剂灭活苗防疫免疫保护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