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日从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生物病毒杀虫剂项目1亿/毫克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经国家农业部等6部委专家的审查获得了《农药登记证》。这是我国首次以“活体微生物病毒”为原药进行农药登记。这项28年前诞生的生物农药科研成果终于获得了规模化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正>1月6日,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提供核心技术的国家发改委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千吨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高技术产业化"在江西省  相似文献   

3.
“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导弹"防治农业害虫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获4项国家专利,国际首创,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其技术原理是以昆虫病毒流行病学为基础,利用卵寄生蜂(赤眼蜂)将经过高新技术处理过的强毒力剂(病毒)传递到玉米螟卯块表面,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粮油学会组织专家在湖南省平江县主持召开了“新型面制休闲食品(全谷物健康面筋)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由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承担,武汉轻工大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前沿科技     
正武汉病毒所发现沙粒病毒影响天然免疫系统的新机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沙粒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了沙粒病毒聚合酶L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观点。沙粒病毒能够通过NP和Z蛋白破坏RLR/MAV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Ι型干扰素的产生。但近年来陆续有文章报道部分沙粒病毒,如JUNV、MACV等,能够激活RLR/MAVS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荷兰wageningen大学合作研制成功的"中国棉铃虫重组病毒"杀虫剂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是国际上首例关于棉铃虫重组病毒的授权专利。该项专利的授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拥有棉铃虫重组病毒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日前对提名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进行公示,其中包括2项植物保护领域成果。1.一种扩大杀虫谱高效杆状病毒生物农药的研制和产业化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昆虫杆状病毒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防治害虫的安全生物农药。但其产业化难,存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湖北省地方标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通过国标委审批并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孙修炼学科组牵头,并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有关团队共同起草,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病毒杀虫剂产品的区域标准。据介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是我国注册最早、年产量最大的病毒杀虫剂。目前,我国有14家企业登记了21个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产品     
西北农大分离出抗植物病毒化合物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吴云锋博士主持完成的“多羟基双萘醛等植物源病毒抑制剂的筛选与研制”项目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它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此造成的减产损失约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提取非洲毒蝎子身上的毒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于日前推出了生物农药——重组抗棉铃虫病毒,可使棉铃虫的死亡时间缩短至2天以内。这种重组后的转基因病毒喷到棉铃虫身上后,虫子就像被麻醉了一样,立即从棉株上跌落,不出2天就会死  相似文献   

11.
<正>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果树腐烂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34)"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度研究工作布置会于2月27~28日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顺利召开。开幕式上,项目首席河北农业大学曹克强教授介绍了参加会议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华中农业大学陈兴荣副校长致欢迎词。会议期间,曹克强教授总结了2012年项目总体工作进展。河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  相似文献   

12.
<正>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聘请陈学庚院士等相关专家对新疆农业科学院农机化所主持完成的"核桃、巴旦木射频杀虫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云南省农业厅发展计划处组织省农业厅种植业处、省植保植检站等单位的相关技术、财务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寻甸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组在听取项目承担单位汇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质询等方式对建设内容中的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田间观测场等建设内容进行了检查核实,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中的招投标等档案资料进行了审查。最后专家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产品     
<正>江西省首创新型生物农药通过专家鉴定4月22日,受江西省科技厅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同行专家对江西省国内首创的新型生物农药项目——"高效白僵菌工程菌株构建及新型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利用遗传工程手段,对白僵菌进行改良,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微生物农药杀虫效果慢、制剂不稳定、产品成本高等弊病,提高了药剂的速效性和杀虫活性,技术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一种以"蟑螂病毒"为主体,专供配制灭蟑剂的病毒原药,经过专家长达三年多的评审,日前领到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药登记证》。这标志着中国在城市卫生害虫防治领域最  相似文献   

16.
世界植物园大会将于4月在武汉召开: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将于2007年4月15日至20日在中国武汉举行。参会的将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名植物专家、园艺专家、高层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世界植物园大会是全球植物园事务中最高规格、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盛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集施肥、防病、抗倒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稻立保,由武汉鼎盛创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个科研机构成功研制,田间示范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解决水稻"三大害"。据该公司专家介绍,"稻立保"是采用世界领先的定  相似文献   

18.
<正>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麦类白粉病菌分子生物学与技术"研讨会于12月3~6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陈万权、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道宏教授、江苏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马鸿翔研究员、河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张小风研究员、四川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敏、德国(IPK)专家Patrick Schweizer、荷兰专家Dimitar Douchkov,小麦根部岗位科学家陈怀谷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保通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丁克坚教授以及小麦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1年多建设的武汉花卉博览园将于2016年1月18日正式开园。武汉花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其中核心区3500亩,高端种植示范区1500亩。项目定位打造全国一流、华中地区最大的以花卉园林为主题的创意研发中心、产销展示中心、价格信息中心和赏花旅游中心。园区共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产业聚集板块,集园林景观创意设计展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研究团队与意大利病毒专家Francesco Di Serio及本所内相关病毒专家合作,继美国和意大利从葡萄、柑橘两大果树中鉴定出双生病毒之后,从苹果中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双生病毒,并验证了其生物活性和寄主范围。双生病毒是植物病毒中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病毒,全球范围内在番茄等多种草本作物上易造成毁灭性危害。目前,虽已发现200多种双生病毒,但从木本植物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