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银花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蚜虫等。以绿色食品为目标的金银花生产,应少使用农药,在病虫防治上,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减少农药施用,全面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花蕾期用药,确保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病虫害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西瓜、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要求是在充分认识各种病虫害内在的规律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发展特点的前提下,运用有效措施,限制其危害,在经济、生态和社会各方面获得最大效益. 1 西瓜、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西瓜、甜瓜病虫害的发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伸蔓以前)、中期(伸蔓至果实膨大期)和后期(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每一个时期病虫发生情况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西瓜、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采取前期防治,中期控制,后期保护的策略,充分发挥农业措施防病虫的作用,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达到防病虫保产量的目的.根据西瓜、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防治措施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病虫害防治指标是指病虫的某一密度低于此密度时不必防治;达到或高于此密度时才有必要进行防治并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该防治指标决定对一场病虫害何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接15期)七、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防治蚜虫控制马铃薯病毒病传播为例:1.介体蚜虫与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蚜虫是植物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据统计,世界有193种蚜虫可以传播164种病毒,涉及5个病毒组,其中非持久性病毒为109种,由多种蚜虫传播,例如马铃薯Y病毒已知由25种蚜虫传播。在云南,马铃薯病虫害就十分突出,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  相似文献   

5.
小麦播期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其次是种传或土传的小麦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纹枯病等;第三是小麦苗期蚜虫、红蜘蛛、锈病和白粉病.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安阳县地处河南北部.根据我县常年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东济南市召开了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预计2014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重发态势,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小麦穗期蚜虫、赤霉病呈大发生态势。预计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约7亿亩,其中病害发生3.63亿亩次,虫害发生3.45亿亩次。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一直持续到5月底,农药企业应及时把握好商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农药品种与方法。在小麦抽穗至  相似文献   

7.
塑料大棚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病虫发生危害的程度较重.在防治措施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大棚蔬菜生态条件,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把病虫害发生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耗、无公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茶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皖莉 《茶业通报》2003,25(4):177-178
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阐述了利用茶树病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性,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控制茶树病虫种群数量的一些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9.
麦长管蚜(荻草谷网蚜)是中国北方麦田发生范围最广、小麦灌浆期常年需要化学防治的蚜虫种类。麦长管蚜种群田间时空发生发展动态受地理区域、气象因素、天敌、农事操作、农田生物多样性、以及小麦品种抗蚜特异性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年份,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时间动态是随春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田间气温的回升,由拔节起身期的零星发生,到孕穗期的快速增长,抽穗后种群数量的急速增加,至灌浆中后期达到高峰,乳熟期急剧下降;空间分布型的动态变化则按随机-核心-聚集(嵌纹)-均匀-聚集(嵌纹)-消失的规律变动。小麦抽穗前受蚜虫为害主要影响穗粒数,但由于田间种群数量小,对产量影响不大;抽穗后蚜虫种群数量增加,主要影响千粒重。本研究提出了针对麦长管蚜的分段生态防控策略,依据麦蚜的为害特点、小麦发育阶段及品种抗/耐蚜特性制定动态防治指标,抽穗前生防为主,防治指标宜严,抽穗后化防为主,防治指标宜宽的建议。同时提出植保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寻查病虫害发生中心,实时“一喷三防”精准施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为准确预报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早部署晚稻病虫防治指导工作,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于8月9~10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会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早稻及当前中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对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并就晚稻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1.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物防治补充的综合防治方针.目前库尔勒香梨上发生的主要虫害有螨类、蝽尺蠖、苹果蠹蛾、香梨优斑螟、介壳虫、梨茎蜂、蚜虫、盲春蟓等害虫;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黄化病、茎基腐烂病.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般情况下,牛大力较少发生病虫害。若有发生,可通过如下的处理方法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一、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及无病虫为害的种子种苗,培育壮苗;科学水肥管理;及时拔除病株;适时中耕除草;修枝搭架;打顶疏蕾。二、物理防治针对金龟子、二化螟、斜纹夜蛾等趋光性害虫,可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蚜虫可用黄色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随保 《小麦研究》2003,24(1):34-3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扬花末期-灌浆初期;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防治方法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掌握其防治理论。可以准确有效地控制麦蚜及黄矮病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七月份秋季蔬菜陆续育苗,而秋季蔬菜上的苗期和成株期病虫害较多,如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及青枯病、枯(黄)萎病、根结线虫、病毒病、烟粉虱、蚜虫等病虫呈逐年加重趋势,若育苗期病虫防控不善,成株期一些病虫害将难以控制。为此做好秋季蔬菜育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可为秋季蔬菜病虫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 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的出现为人们防治植物病虫害开拓了新的思路,但随着人们长期单一地在作物中导入某个基因,如Bt基因,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应用这类基因不能有效防治有些害虫,如引起同翅目蚜虫在转Bt棉上的再猖獗现象:二是某些害虫已对这类长期使用的基因产生了抗性,如鳞翅目的棉铃虫和小菜蛾已对Bt基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筛选出新的抗病虫(特别是抗同翅目害虫)基因。植物凝集素具有对鳞翅目、特别是对同翅目的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杨树人工林经营的一般水平,对柳蛎蚧防治阈值进行了研究。当材积损失率为16%时,作为受害允许阈值的一水平,相应的受害允许密度为14.70头/cm^2,当低于此虫口密度时,保护、利用天敌进行控制;当达到此虫口密度时,结合人工防治方法进行控制。材积损失率达30%作为受害阈值的第二水平,相应的受害允许密度是21.93头/cm^2,达到此虫口密度时,应采取人工助迁天敌的方法,并结合人工防治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针对近年来冬季气候偏暖,雾霾偏重等特点,需做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粘虫等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结合2013年小麦病虫发生的情况,加之2013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降水少,有利于粘虫和蚜虫的越冬生存,据冬季的田间调查来看,田间残存的虫口基数大,对今年的害虫发生有利。此外,小麦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常发性的病害,近年来随着冬季温暖和雾霾多发,有向北扩散和加重危  相似文献   

18.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害虫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人们长期依赖施化学农药来消灭病虫害,而且化学防治目前仍是病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见效快,在病虫害大发生时,可在短时间内把它们杀灭。但单纯依赖和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将会引起病虫区系变化加剧,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且越来越严重。由于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认识不足,常出现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尤其是茶树害虫,往往见虫就打药,喷药量和次数逐年增加,倍数加大,使某些害虫逐年忍受以致慢慢适应而得以生存,致使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又由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人们不得不提高农药用量与次数,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正>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有些病虫害一旦发生,常会产生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更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做好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控,关乎农业生产的丰歉乃至农业发展的全局。因此,很多植保科学家提出,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恶劣影响,大面积地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的危害,已不再是最完美的办法。为了将病虫害控制在不是危害的水平,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究不全靠化学防治,而要另辟蹊径,使用一些对防治病虫害行之有效,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病虫防治新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