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不同植物受氟害后的表现症状以及氟污染对不同植物的伤害阈值及致死浓度,从而为氟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使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钾溶液及氯化钾溶液处理多种植物幼苗和成熟枝叶,观察记录各种植物受氟害后的症状并检测不同浓度氟化钾处理后植物叶片氟含量。结果表明,用氟化钾溶液处理后,不同植物会出现不同的伤害症状。相同处理时段内,氟化钾浓度越高,植物伤害症状越明显,叶片氟含量越高;不同处理时段,氟化钾对植物的伤害阈值及致死浓度不一样,但植物开始出现伤害症状以及死亡时叶片氟含量基本一致。同样条件的氯化钾溶液处理后,植物无明显伤害症状出现,说明氟的存在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根据氟化钾的处理浓度、时间及对植物的伤害程度,确定了氟化钾对各种植物幼苗及成熟枝叶的伤害阈值及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叶面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以牛蒡提取液为溶剂、牛蒡寡糖或壳寡糖为主成分研制的植物源叶面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叶面肥1(以牛蒡寡糖为主成分)、叶面肥2(以壳寡糖为主成分)和天达2116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0.47%,7.88%和7.54%;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0.96%,9.47%和15.07%;叶面肥1处理的大葱Vc含量增加13.23%;叶面肥1、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31,7.11,2.75个百分点;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09,3.5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9.24,0.28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看出,叶面肥1在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叶面肥2,而叶面肥2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方面优于叶面肥1.因此应进一步将两种主成分配合应用,有望研制出能提高大葱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更优的大葱专用植物源叶面肥.  相似文献   

3.
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病害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2.0%氨基寡糖素防治辣椒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结果表明,在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03%—73.91%和81.36%;枯萎病发病后喷施,病株率得到有效控制。防治疫病最佳使用浓度为5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枯萎病最佳使用浓度为500倍液。  相似文献   

4.
以农药的速效性、持效性及对幼苗的安全性为判定指标,筛选适合山银花白粉病的用药技术。比较3种药剂5%壳寡糖(氨基寡糖素)水剂、10%己唑醇悬浮剂、50%硫悬浮剂及其复配使用对山银花白粉病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后7天以及14天的防治效果。在第1次施药后7天、第2次施药后7天以及14天,不同药剂处理间山银花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清水对照,防治效果以5%壳寡糖水剂+10%己唑醇悬浮剂处理最好,在第2次施药后14天达到89.13%。50%硫悬浮剂和5%壳寡糖水剂+50%硫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差,但其防治效果仍分别达到81.71%和80.80%。选取的3种药剂及其复配对山银花白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物农药壳寡糖与己唑醇复配使用时可以降低己唑醇使用量,且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正>为筛选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毒新型植物源复配杀菌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和替换对葡萄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一些常用化学杀菌剂,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苦参碱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又称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或植物免疫(plant immunization),是植物在一定的诱抗剂刺激下,对随后的病原菌侵染具有抵抗性的特征。植物诱抗剂又名激发子(elicitor),是一类能诱导寄主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特殊化合物的总称。这些物质在很低浓度下(10~(-9)mol/L或更低)即可被植物识别为信号物质,诱发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最终使植物获得抵御病害的能力。因此,植物诱抗剂可称得上是植物的"疫苗",在植物发病前施用,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7.
5%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氨基寡糖素水剂设置不同浓度防治烟草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使用浓度为40~50 g/667m2,3次施药后防治效果为69.26%~73.95%,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连续施药3~4次,每次间隔7d.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氨基寡糖素对碾茶茶园采摘后的品质提升及其对茶饼病的防效,分别用5%氨基寡糖素AS 200倍液+安融乐2 500倍液、5%氨基寡糖素AS 500倍液+安融乐2 500倍液、5%氨基寡糖素AS 2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 200倍液+安融乐2 500倍液对茶园进行静电喷雾,调查芽头数量、芽长、百芽重,观察嫩芽外观表现及茶饼病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AS对茶叶有较好的抗病增产效果,其中5%氨基寡糖素AS 200倍液+安融乐2 500倍液处理可使茶叶增产42.25%,防效为73.05%;而5%氨基寡糖素AS2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 200倍液+安融乐2 500倍液处理效果更好,增产46.46%,防效为85.14%。  相似文献   

9.
采用1%苦皮藤素乳油研究对书虱的防治效果,施药后一天就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可达10天以上。试验显示了该药剂对书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防治书虱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正>壳寡糖是人类发现较晚的物质,但在生命科学、农业种植、食品科学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能,研究者们正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开发这类物质,相信不久的将来,壳寡糖在农业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笔者在此介绍壳寡糖在植物杀菌剂、植物诱导剂、杀线虫剂、植物营养剂和保鲜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低聚糖素,属植物源低毒杀菌剂,主要剂型:0.4%水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花生锈病,荔枝龙眼霜霉病、炭疽病,雪梨黑星病,苹果落叶病,香蕉叶斑病、枯萎病,柑橘溃疡病,橡胶白粉病,瓜茄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早疫病,叶菜类叶斑病、软腐病等病害。防治效果好,无毒性、无残留物,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重复使用不会使植物产生特异性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一些植物制剂保护储藏花生防治米蛾Coroyracephalonica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下述各项指标评价其防治效果:干物质损失百分率,籽粒及花生果的受害率,有幼虫危害或有卵的样品中的成虫羽化数目。所有试验的植物制剂和食用油均有一些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荆VitexniguntoL.叶粉、印度苦楝AzadiichtaindicaL.叶粉和印度苦楝油最为有效;其次是印度苦楝籽油。植物制剂和食用油对危害储藏花生米蛾的防治效果@沈兆鹏  相似文献   

13.
氯化镧和三氟乙酸对壳寡糖诱发棉花细胞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发子诱发植物抗病性的报道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生物激发子--寡糖类激发子,尤其对源于大豆大雄疫霉(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 glycinea)的寡聚半乳糖醛酸激发子的研究较为深入.许多人认为寡糖激发子可能是通过激发细胞内抗性信号物质的转导来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体系[1~3].  相似文献   

14.
植物防护剂安粮仙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证明,植物防护剂安粮仙1号对储藏小鼠,稻谷中的玉米象,谷蠹和3种扁谷盗等主要储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处理小麦7个月后,累计检出虫量比对照减少97.3%,防治效果高达96.9%;用安粮仙1号处理稻谷后,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长灰9个月,处理10个月后的粮食虫蚀率仅为0.5%,防治效果高达96.9%。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壳寡糖锌对温室番茄的防病效果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见植物病原菌和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壳寡糖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温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抑菌实验中,壳寡糖锌对黄瓜角斑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姜瘟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Hum graminearum Sehw)、水稻纹枯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棉花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esinfectum)等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明显低于常规化学杀菌剂。在田间试验中,与温室正常管理的对照组相比,喷施壳寡糖锌可明显减少和减轻番茄植株病害的发生;显著促进番茄株高、茎粗增长,相对增量分别为17.11%、53.89%;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还原糖、维生素C、锌含量,相对增量分别为5.88%、11.90%、27.88%、51.60%、87.91%,而且总酸含量降低5.38%;提高番茄总产量和一级果产量,相对增量分别为23.35%和30.73%,无二级果和次果。由此可见,壳寡糖锌具有广谱抑菌性以及较好的防病、促生、提质、增产的功效,药肥两用,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植物性农药引起重视。植物性农药不仅对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可保证农产品安全,而且来源广泛。现介绍部分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植物。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植物性农药引起重视。植物性农药不仅对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可保证农产品安全,而且来源广泛。现介绍部分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植物。  相似文献   

17.
<正>苦皮藤素是一种具有胃毒作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胃毒、拒食、驱避和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商品名:苦皮藤素、绿意得,主要剂型:90%可湿性粉剂,0.2%、1%、20%乳油,0.15%苦皮藤素微乳剂。主要用于防治部分鳞翅目、直翅目及鞘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后果蔬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十年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利用天然植物产物、混合菌剂防治采后病害以及拮抗菌活体筛选是研究的热点。活体筛选出的拮抗微生物容易定殖,适应性强;混合菌剂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且防治效果好。概括了常用的几种拮抗菌的筛选方法并阐述了拮抗菌生防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 由南开大学研制成功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效锡,可有效防治对铜杀菌剂敏感的各种病害,效果比铜制剂高10~20倍;田间药效及试产大面积实验证明,对甜菜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多菌灵药效相当,但增产幅度和糖分含量远远高于多菌灵;对  相似文献   

20.
南方根结线虫在生产中对植物根部造成危害,本实验为了探究竹醋液和植物浸提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利用浸渍法用不同浓度的竹醋液、植物浸提液及其混合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和虫卵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竹醋液,竹醋液与植物浸提液1:1 的混合液在5 mL/L浓度下对二龄幼虫可达到100%的校正致死率,植物浸提液的致死效果低于竹醋液,在浓度5 mL/L 处理72 h 时为75.79%;浓度为10 mL/L 时,竹醋液、植物浸提液和混合液对虫卵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96%、64.33%和87.49%;处理24 h 时,竹醋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LC50值最小,为1.1190 mL/L。综上所述,竹醋液和植物浸提液对南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抑杀作用,相较于植物浸提液,竹醋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