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柑橘溃疡病发生与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溃疡病对柑橘生产危害严重,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从柑橘溃疡病害发生、预报、抗性机制和抗性利用等方面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对柑橘溃疡病研究取得的进展。对影响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不同柑橘种类或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差异、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由于苗木的盲目调运引种和生产上的疏忽,各地柑橘产区的溃疡病有上升蔓延趋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一、农业防治1.严格实行检疫制度。严禁病区苗木及砧木、接穗外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温湿气候变化对‘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基于2013—2018年贵州猕猴桃主要种植区的水城县猴场、米箩、勺米、六枝特区郎岱、盘州市普古共5个试验区3—4月溃疡病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温度、湿度、持续降雨日数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溃疡病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持续降雨日数的联系。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始发的气象条件为持续4天及以上有降水天气(日降水量≥0.1 mm)出现,且日平均温度≤15.0℃、日平均相对湿度≥80%,同时溃疡病始发之后继续维持1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溃疡病流行的气象条件为持续4天及以上有降水天气(日降水量≥0.1 mm)出现,且日平均温度≤18.0℃、日平均相对湿度≥80%,同时溃疡病流行之后继续维持1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贵州西部‘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流行对温湿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溃疡病是近年来发生比较严重的番茄病害之一,我国最早于1985年在北京发现,后陆续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发生。该病一旦发生,危害极其严重,而且防治非常困难,所以菜农要高度重视,正确识别并做好前期预防工作,一旦发病,要及时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一、发病症状溃疡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髓部中空、变褐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另外,病斑具有一侧性:一侧叶片  相似文献   

5.
茄镰孢霉在欧美杨溃疡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美杨溃疡病是国内广泛栽种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品种上新发现的病害,其中分离到的Lonsdalea quercina和Fusarium solani在室内外接种,均可在欧美杨上产生症状,但L. quercina引起的症状更为典型,F. solani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为了明确欧美杨溃疡病发生过程中2种微生物的关系,通过拮抗试验、接种试验和野外调查,并将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L. quercina和F. solani两者间不具有拮抗关系,L. quercina和F. solani混合接种与L. quercina、F. solani单独接种时所形成病斑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9和0.8以上,L. quercina与病害发生相关性更高,起主要致病作用;F. solani在溃疡病发生中后期出现较多,致病力较低,常常伴随L. quercina发生,扮演着加重病害发生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巴西柑橘基金会目前正合作研究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即使用激光来检测柑橘病害,尤其是柑橘溃疡病。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用绿色激光照射甜橙树或以甜橙作砧木的其他柑橘树时,会因树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目前研究人员已研究出了怎样用此方法鉴别柑橘及实验室苗木上的溃疡病,该技术有望在1年后推广到生产中。在此之前,检测柑橘溃疡病的惟一方法就是目测。当人们目测出溃疡病时,该病可能已大面积传播开了。巴西圣保罗州法律明确规定,当柑橘园内有0.5%的植株感染了柑橘溃疡病时,种植园周边的柑橘树就都要移除;…  相似文献   

7.
花鲈皮肤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星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100-104
为了确定海水池塘养殖花鲈发生皮肤溃疡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方法。利用莆田市人工饲养的花鲈中挑取具有皮肤溃疡病明显症状的幼鱼,从体表病灶和体内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细菌形态观察及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养殖场皮肤溃疡病的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该菌对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米诺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表现出耐药。在实际生产上采用饲料中添加复方新诺明和维生素C的方法来治疗花鲈皮肤溃疡病,连续用药10天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剑麻溃疡病是近年来在剑麻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为明确剑麻溃疡病的致病菌,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分离得到致病菌株JM-HN0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菌株鉴定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0℃,最适pH值为7.0;完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葡萄糖为碳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其次为果糖和蔗糖;牛肉浸膏和胰蛋白胨2种氮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本研究给剑麻溃疡病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极能耐低温的细菌性病害,侵染传播具有隐蔽性,发生具有暴发性,危害具有毁灭性,对猕猴桃产业最具威胁,广大种植户应抓住关键时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有徐香、金魁、华优、海沃德等品种较抗病,红阳等品种最易感病,应慎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溃疡病是一种对猕猴桃产业具有重大威胁的病害,近年来发生面积越来越大。陕西省眉县园艺站组织技术人员于2009年春季和2010年春季对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发病果园约占50%,严重发病果园占20%左右,2010年呈中度偏重发生。现将溃疡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该病害毁灭性极强,具有感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致病能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已对全世界猕猴桃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笔者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状况、症状表现、发生规律、鉴定检测、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发生时间有区别猕猴桃伤流大致发生在3月20日左右,基本条件是日均气温近10℃,树体处于萌动时期。但溃疡病在春季旬平均气温0℃左右,病害即开始扩展,旬均气温10℃左右时,遇低温阴雨或扬尘有雾天气病害易于流行。一般情况下春季溃疡病多发生在伤流前,早于伤流。发病部位不相同伤流出现的部位是树体修剪后未愈合的剪锯口处,或绑枝拉枝时造成的新伤口处,其他部位基本不会出现伤流。溃疡病除了会发生在剪锯口和农事操作形成的伤口部位外,在主干、叶柄痕、皮孔、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溃疡病是近年来危害广西兴安县葡萄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枝干病害之一。为筛选适合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为葡萄溃疡病田间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广西特色作物研究所联合广西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400g/L氟硅唑乳油、22.2%抑霉唑乳油、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0g/L  相似文献   

14.
<正>红阳猕猴桃自1997年开始在金华市栽培,与传统绿色猕猴桃相比,红阳猕猴桃口味浓甜,香气浓郁,品质极优,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好,近几年在金华市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该品种极易感染溃疡病,此病是严重影响猕猴桃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应引起种植户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将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该病以为害1~2年生枝梢为主,一般不为害根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脐橙果园树龄逐年增加,病虫发生基数也越来越高,给果园管理增加了难度和投入成本。近两年,溃疡病、锈壁虱在某些脐橙园的为害呈现上升趋势,造成大量病斑果、"乌皮果",有些受害重的果园次果甚至达数万斤,降低了果品经济效益,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之一,发展速度快,分布面积广,为害严重,防治困难。目前许多杨树品种上都有发生,导致树势衰弱、生长力下降,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经过多年调查、分析、总结,现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为明确云南省发生的猕猴桃溃疡病种类,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田间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比较,对疑似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8.
<正>1.培育无溃疡病的嫁接苗,预防此病的发生凡外来无病苗木、种子、接穗需要进行严格消毒,如种子可用5%高锰酸钾液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苗木和接穗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一些种植越夏西红柿的菜农反映,近期西红柿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如细菌性髓坏死、疮痂病和溃疡病等。在使用同一种农药进行防治时,有的菜农反映效果很好,而有些菜农则反映效果却不理想。既然同是细菌性病害,为什么同样用药,防治效果差别却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我国对外制种面积最大,制种时间最长的一种农作物,是我国制种创汇的主要农作物。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外商对此病害十分重视,合同明确规定种子不能带此病菌。近几年来,制种的渠道越来越多,制种面积越来越大,细菌性溃疡病的流行和传播途径越来越复杂,生产的种子因带细菌性溃疡病病菌被外商拒收的现象时有发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