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文章以6 a来对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西山生态园区开展的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考察数据为基础,对园内调查记载的49科179属277种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园内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较高,并针对当前野生植物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植物进行踏查和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植物科、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84科、594属、1090种,种子植物的科和属都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3.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有维管植物109科402属74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分别占河北维管植物区系科、属、种数的67.7%、46.9%、28.2%,是河北省维管植物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本区维管植物科数较多,属、种数相对较少;木本植物较少,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性质的植物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22科267属377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23属28种,裸子植物4科5属7种,被子植物99科239属342种。分析了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并探讨其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建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名录调查资料,对该区动植物G-F多样性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有127科509属1088种,属的多样性DG指数、科的多样性DF指数和DG-F指数分别为5.8640、99.5689、0.9411。DG指数、DF指数、DG-F指数,双子叶植物分别为5.5036、75.9170、0.9275,单子叶植物分别为4.5064、17.9979、0.7496,裸子植物分别为3.0428、5.6539、0.4618。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有41科91属147种,兽类有15科34属47种;DG指数、DF指数、DG-F指数,鸟类分别为4.3527、20.9733、0.7925,兽类分别为1.7351、2.5993、0.3325。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和鸟类多样性较高,兽类多样性较低,应加强对重点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维护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李剑雄 《热带林业》2006,34(3):49-51
据区内的本底调查统计,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60科987属2242种。有苔藓植物33科49属79种;蕨类植物34科65属167种;裸子植物10科20属32种;被子植物183科853属1964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5种;用材树种1173种,药用植物1174种,观赏植物209种,纤维植物182种等,文章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概括其特点,旨在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江门市锦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232 科,370属,1 179种,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科19种,珍稀濒危植物15科17种。该区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527种,用材植物216种,观赏植物198种,油脂植物132种,蜜源植物63种,纤维植物85 种。文内并对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开发、科研、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徽十八索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7科329属446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5科15属15种,裸子植物有4科9属9种,被子植物有98科305属422种;生长在湖区及滩涂的湿地维管束植物共有38科77属10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复杂多样,以世界范围、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的生态涵养、生态旅游功能,满足首都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对北京西北部中低山区的典型地段八达岭林场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摸底清查。结果表明:林场共有维管植物95科324属57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8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被子植物84科308属547种。在这些植物中,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珍稀濒危植物6种,药用植物303种,观赏植物183种,用材植物46种,食用植物128种,蜜源植物10种,油脂植物43种,芳香植物14种,色素植物6种,鞣料植物17种,纤维植物37种,水保植物24种。最后对八达岭林场植物资源保护和多功能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香港果洲群岛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洲群岛共有维管植物140种,隶属于54科115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8科108属133种。该区的资源植物有52科103属120种,按其经济用途划分为10个类型,即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饲用植物、材用植物、油脂植物、精油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以及有毒植物。对其植物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彩叶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野外调查发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彩叶植物63种,隶属于33科48属。其中春色叶植物28种,秋色叶植物32种,常色叶植物3种。木本植物49种,占总数的77.78%,草本8种,藤本6种。介绍了彩叶植物的种类、性状、观赏性、资源量等,并对彩叶植物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崔杰 《林业科技情报》2019,(2):122-124,127
以森林公园为对象,探讨其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具体方法及效果,结合某市森林公园实践经验,基于对该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其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情况,并针对其现有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营造要求,进行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3个准则10个评价指标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3种羊蹄甲属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及其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三大因子的权重排序为美学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在10个评价因子中,权重排名靠前的为植物景观的尺度、色彩和季相变化。在不同配置方式的景观评价中,列植和群植被评为Ⅱ级,孤植、对植、丛植为Ⅲ级;在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景观评价中,其与道路、建筑、水体搭配的景观为Ⅱ级,与山石小品、其他植物搭配的景观为Ⅲ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查找、路线调查、样地调查等方式方法,对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豆目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豆目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生活型多样、观赏价值较高,大多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在此基础上针对豆目野生植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级森林群落著称于世,公园内森林风景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景观优美、生态质量优良,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和科学价值。公园规划以生态优先和保护性开发为理念,重点打造"国际生态名片、国际性森林浴场以及多彩石门"三大主打品牌,把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人文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性国家森林公园和特色专业化的户外游憩基地。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内代表性的园林绿地春季观赏植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及校内植物等。调查表明,福州市主要春季观赏植物90种,其中观花植物56种,色叶植物34种。福州市春季观花植物中以木兰科、蔷薇科包含的植物较多,另外还有山茶科、杜鹃花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紫葳科等。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州市春花植物进行评判,得到相应的美景度值。其中具有较高观花价值的亚乔木12种,灌木9种,草本或藤本3种。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选择和配置2方面初步探讨了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的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华  张宁 《陕西林业科技》2012,(4):48-50,56
研究了金丝大峡谷特色植物,报到了该区域野生特色植物16科19属20种。  相似文献   

19.
对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垂直分布按100 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指数在总体上是随着海拔上升呈下降趋势;在海拔、坡度、坡向3个因子中,海拔因子是对群落分布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