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1989年和2005年对大通县进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大通县森林资源消长状况,结果表明,16a来,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了3626.5 hm2,年净增226.7 hm2,年净增率为6.25%,并对大通县林业的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989年文献调研资料及2006年、2012年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年份调查的人工林、天然林典型树种的面积、蓄积、生物量变化的变化趋势及其林地资源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通县整体森林固碳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大通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分别采用地形图或航片的传统方法和航天遥感图像资料(TM)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林地小班区划调查,蓄积量实测调查,生长量、消耗量调查,图面资料绘制等步骤进行了分析,并从2种方法的工作量、费用及效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3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工作量、劳动强度减少,费用减少,可以大幅度降低调查成本,提高效率,各地类界线准确,从而提高了调查精度.利用"3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陈井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23-9424
为了给森林碳汇树种选择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江西省井冈山市厦坪林场为例,采用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2013年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数据进行碳汇量估算.结果表明,井冈山市厦坪林场森林碳汇量为59 927.300 1 t.  相似文献   

5.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分别采用地形图或航片的传统方法和航天遥感图像资料(TM)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林地小班区划调查,蓄积量实测调查,生长量、消耗量调查,图面资料绘制等步骤进行了分析,并从2种方法的工作量、费用及效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3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工作量、劳动强度减少,费用减少,可以大幅度降低调查成本,提高效率,各地类界线准确,从而提高了调查精度。利用“3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阐述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概念,目的,并结合梨树县森林资源情况,提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步骤,并提出相应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孟关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对其森林资源结构和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经营对策,以期实现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2009年由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完成的镇巴县二类森林资源清查设计规划,在本次设计规划中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到林业调查技术工作中.在其提供的调查成果中有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包含地形图、遥感影像图、报表、文档资料等数据),森林资源虚拟现实系统(三维立体地形)软件.受其启发,在本次林改中将软件中的遥感技术应用到林改勾图工作中,发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森林经理的资源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通县森林资源监测、退耕还林监测和近几年的营造林作业设计和检查验收等林业调查,论述了森林资源监测调查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森林经理工作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很对地区都进行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参考地调查结果做好森林经营工作,对森林采伐予以有效控制。但是,从目前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情况来看,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本论文针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林地权属与社区森林资源的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权属是关系到“为谁种树和管理”和“谁将从中受益”的问题。从农村社区的视角,回顾、分析民族村寨半个世纪以来林权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可看出,国家政策对社区林权制度和山林管理影响较大,社区在不断适应国家权属政策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固有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形成了切合社区实际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林权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40-18942
对浙江省丽水市的云和、龙泉、庆元3县18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林地流转以转出为主;农户大多选择在农户内部进行林地流转的私下协议;林权交易市场并未得到流转农户的广泛认同;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呈弱化趋势等。通过分析,指出农户的主观意愿;流转对象类型少,信息沟通不畅;流转的期望供求价格差距大以及流转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是造成林地流转不畅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制度,明确产权归属,推动流转形式多样化,发展林地市场,培育市场主体等方式,促进林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林地流转在各地进一步展开,林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失衡现象,如不规范的私下流转、基层政府过度干预、采伐限额制约林地流转、林地转让价格偏低以及抵押困境等。究其根源有三:一是林地产权制度的残缺;二是林地流转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三是当前农民的社会生存环境不利于林地流转制度效益的发挥。建议对林地流转方进行生态补贴,加强对基层政府的权力制约,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改善农民的社会生存环境以促进林地流转。  相似文献   

14.
林业用地系统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应用分室理论研究林业用地系统动态特征,研究中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建立了林业用地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对12个子系统各分期数量状态进行模拟,预测林业用地系统动态特征,提出宏观控制对策。研究结果为林业生产的宏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地价格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出发,结合林业经营的特点,建立了以立地质量、集材距离和运材距离为变量的林地计价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有林地和无林宜林地的评估,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的基本因素,并根据地貌、地形、土壤特性等确定林地评价因子,利用指标体系法建立了林地指数模型,用加权指数和法对各个因子的综合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该区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等适宜性林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进行了适宜林种、树种选择及群落构建方式策划.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超宽带信号在林地中的传播特性,依据信道频域测量数据,提出了符合中国超宽带(UWB)技术频率使用规定的林地场景信道模型.信道总体模型采用修正S-V模型.在信道测量信号的后处理中,使用过渡带为高斯滚降特性的类高斯窗来提取符合中国超宽带频谱规范的测量信号,利用CLEAN算法得到高分辨率的离散信道响应,并为信道时域测量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分簇算法,最后统计提取出了信道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林地超宽带信道模型和实测数据有着相近的时延扩展特性和主要多径个数.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逐步聚类法进行林地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当的林地区位划分因素与指标,应用逐步聚类I型法对福建省林地区位特征值进行分类归等,将福建省林地划分为3个区位,形成福建省林地区位图,以期对福建省的地价区域划分、合理利用林地及对林业生产指导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部门与林草部门在土地分类体系和地类认定标准上不统一,国土“三调”数据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给两部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矛盾困扰,亟待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数据底板。本文基于“三调”成果,梳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林地数据之间的地类转换标准,解决了三调成果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在林地分类上的混淆,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有效处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成果融合过程中图斑边界不套合等问题,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更新机制,提出了“高分遥感+林地要素智能识别+外业举证”的地类核实方法,解决成果融合过程中地类不一致等问题。研究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 “三调”成果融合,不断夯实“以图管地”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基础,为自然资源管理履行“两统一”职责打好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20年常州市金坛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以GIS为平台,将上述数据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进行融合研究,在厘清林地、草地、湿地与其他土地范围界线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技术对林草湿图斑进行属性更新,形成金坛区林草资源“图数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