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内引起出血性肠炎、血便,雏鸡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寄生于肠道内的球虫有多种,但以致病力最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2.
鸡球虫病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原虫病 ,主要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 ,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毒力较弱。感染后可引起肠道病变 ,肠道炎症和出血 ,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 ,导致病鸡消瘦 ,发育不良 ,拉血痢。重者 ,病鸡衰竭、死亡 ,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正确、及时诊断和防治此病 ,对指导养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要注意鸡舍环境的卫生消毒球虫病是土源性寄生虫病 ,鸡由于大量吞食了外界环境中的孢子化卵囊而发病。因此 ,如果能防止鸡吞食环境中的孢子化卵囊 ,就能防止球虫病发生。有…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常见的原虫病,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其在肠壁上繁殖,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采食和消化过程中营养吸收紊乱。临床上以消瘦、血痢和贫血为主要特征[1]。根据其在肠道寄生的部位不同,主要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两种,盲肠球虫主要易感鸡龄为3~5周龄,而小肠球虫易感日龄常在60日龄左右。1病原学病原为原虫中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球虫。世界各国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种。如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尤其饲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肉鸡容易发生此病,急性型死亡率达50%左右,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的寄生虫病。鸡球虫病几乎全球每个国家都有发生,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各类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感染引起的肠炎、贫血、腹泻、消瘦、产蛋量下降等症为主的寄生虫病。球虫种类较多,分布广泛,鸡感染率和死亡率极高。主要以感染15~50日龄的雏鸡为主,病死率高达80%。常见的球虫有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等,不同类型的球虫感染引发的症状不同,危害也不同,临床诊断难度也大。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鸡感染球虫病后,肠道会受到严重损害,消化功能因此也受到影响,并可能引起亚临床症状,生产力也会降低,甚至引起死亡,危害很大。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来防治球虫病。  相似文献   

7.
球虫病是养禽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给养禽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不同球虫株攻击家禽方式不同,导致临床症状变化不一。球虫病又很容易被忽略,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来防制呢? 一、球虫病的病原体及临床症状 鸡球虫病是由顶器亚门艾美耳属的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引起的,它们在肠道上皮增殖,虫体很小。现在已经知道,艾美耳球虫具有动物特异性,只能感染鸡,在小鸡体中已检测到9种艾美耳球虫,其中5种证实为致病性的,它们是:堆形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球虫病的爆发从轻度到重度感染状况不一。球虫有种的差异,但它们引起的普遍的临床症状:有血便,死亡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消瘦,腹泻,蛋鸡产蛋下降,病鸡蜷缩而立,眼半睁半闭,羽毛脏乱,翅膀下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多种病原的孳生和传播,其中鸡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场易发生的二种寄生虫病,能引起发病鸡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鸡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华南地区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鸡肠道寄生虫病。该病感染途径是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养禽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艾美耳科的8种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为严重。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故称盲肠球虫病;其余7种球虫寄生于小肠,因而称为小肠球虫病。病鸡表现贫血、消瘦和血痢,急性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中轻度感染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