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果树害虫天敌的分类 害虫天敌是与害虫同时存在的虫群,主要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菌等.在果园用农药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2.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生物活体代谢产物或通过仿生合成的具有特异作用的制剂,对农业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治的一类新型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及生态环境影响小、对农产品无污染、对靶标害虫针对性强、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以及不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优势特点,是现代农业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保护害虫天敌是无公害果树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果园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果树生长长期遭受多种害虫危害,但捕杀害虫的天敌种类也很多,它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若害虫一旦失去天敌的控制。将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保护天敌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不能片面理解为不使用农药就是保护天敌的唯一措施。保护天敌,首先要查明本果园害虫与天敌之间的主要种类和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的发生数量、危害轻重与虫口基数、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天敌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按照孕穗期与抽穗期防治并重的原则,采取孕穗期撒施毒土和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前喷雾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静 《河北农机》2022,(3):163-165
园林植物的生长受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严重影响,造成园林植物的死亡,大大降低了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但也会杀死害虫的天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相比较之下,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影响就会较小,因此,我们应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病虫害进行简单概述,界定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园林植物的生长受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严重影响,造成园林植物的死亡,大大降低了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但也会杀死害虫的天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相比较之下,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影响就会较小,因此,我们应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病虫害进行简单概述,界定了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意义,提出了生物技术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从而有助于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有效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治在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天敌昆虫或者微生物制剂对烟草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已经受到很多烟草种植经营者的关注。通过增殖、散放天敌昆虫或直接引进天敌控制外来害虫,保护与利用本地的害虫天敌,运用微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是今天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辛学 《河北农机》2009,(3):36-36
一、果树害虫天敌的分类 害虫天敌是与害虫同时存在的虫群.主要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菌等。在果园用农药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果树害虫的防治一直依赖广谱性杀虫剂的使用。虽然它们可以迅速杀死许多害虫,但是频繁使用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安全风险、由自然天敌正常控制的次级害虫的暴发、环境污染、牛物多样性的下降和杀虫剂的抗性。随着人们对环境、有益昆虫、应用和食品安全等意识的增强,微生物制剂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0.
淹灌和间歇灌溉对晚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采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了淹灌和间歇灌溉2种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增加了水稻各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科数和种数,有效提高了天敌类群种类数和数量,全生育期种类数平均增加24.4%,数量平均增加26.2%,在拔节孕穗期种类数和数量增加率均达到最高,种类数高于淹灌125.0%,数量高于淹灌50.0%。间歇灌溉有效提高了稻田节肢动物天敌群落多样性,降低害虫群落多样性,害虫、天敌类群D_(MG)、H′、S和E在间歇灌溉下受环境波动影响小,各多样性指数的消长基本一致,整体天敌与害虫群落分布具有稳定性。节水灌溉有助于实现对稻田害虫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王成英 《河北农机》2024,(5):109-11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防控技术以其环保、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病虫害管理的重要趋势。本研究聚焦于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艺防治以及植物免疫诱导等技术的深入分析和田间试验,本文评估了各类措施的效果与适用性。研究表明,引入天敌昆虫和施用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减少害虫种群数量;物理防治如光诱捕和机械阻隔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合理的耕作和栽培管理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而植物免疫诱导剂触发了玉米自身的防御机制,增强了其对病害的抵抗力。综合应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甜菜筒喙象是北京市新发现的一种危害藜麦的重要害虫。通过田间观察试验,了解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1~2代的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种子包衣、清洁田地、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5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比较频繁而且严重,发生面积已超过4亿公顷次,受害的作物品质变差、产量降低,甚至可能绝收,如不及时防治会致使农业生产损失惨重。因此,必须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做到经济有效,防重于治,把病虫害消灭在危害之前,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1植物保护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植物保护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4种。一是农业技术防治法,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增施有机肥、选择合理的播种期和及时迅速收割、改进栽培方法、加强田间管理等;二是生物防治法,利用害虫的天敌,生物间的寄生关系或抗生作用来防治病虫害;三是物理机械防治法,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一些危险性虫害病情发生,给蚕桑生产带来威胁,本文就近几年来丹阳市桑园害虫的发生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主要虫害的对策。1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我市桑园害虫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害虫的种类逐年增多;二是春季桑园害虫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三是鳞翅目害虫的危害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一些害虫秋季爆发;四是桑橙瘿蚊的危害逐渐扩大,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环境条件适合害虫的生存一是气候方面的原因,近几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显示,冬季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以前,相对低温天气持续时间短,雨雪偏少,致使越冬害虫成活率增加,构成了对春季桑园的危害;7-8月份雨水较为集中,持续高温,促使桑橙瘿蚊的发生和鳞翅目害虫的虫口密度增加;8-9月份为高温少雨天气,使得桑螟、桑尺蠖、野蚕等鳞翅目害虫以及桑蓟马、红蜘蛛等微体型害虫加剧。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时刻面临着害虫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引起了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杀伤天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用新的害虫控制技术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桦甸市3个乡镇6个村,开展了连续6 a的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玉米被害株率为31%~89%,茎蛀孔数为30~282个,百株活幼虫平均为41.62头;其中2011年为偏重发生,其他年份为中等发生。分析桦甸市玉米螟为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区域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角度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桦甸市玉米螟防治和玉米产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赤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林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由于化学防治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近年来人工和生物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总结赤松毛虫习性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常用的人工和生物防治措施,以期为赤松毛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对光、波、色、味的趋向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诱集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电压网触杀害虫,使其落入杀虫灯的接虫袋中,达到杀灭成虫的目的。同时,由于选用了能避开天敌习性的光源和波长、波段,因而对天敌相对安全,达到了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娟霞 《河北农机》2024,(3):130-132
林业病虫害是指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而导致的林木生长受限、林木死亡和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林业病虫害防治对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松材线虫病这种破坏性极强的森林病害,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迫切。松材线虫病不仅严重威胁松树种群的生存,还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和实施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减轻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针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监测、管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和传播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化学农药因为效果好、见效快、使用方便而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使用。目前传统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如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人畜中毒事件增加、害虫产生抗药性、天敌害虫数量骤减、生态平衡遭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