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民培训的重要阵地,是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民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水平,特对浦东新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并针对当前浦东新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培训条件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周边地区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民素质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在青铜峡市邵岗乡甘城子村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受训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步增加,积极参与到GEF项目的实施中,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GEF项目所体现的效益十分显著,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临近的大沟村、玉西村及周边村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操作规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彦 《甘肃农业》2016,(12):52-54
对现阶段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我省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标准和培训流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农民田间学校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民素质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农民田间学校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及我国的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受训农户综合素质和效益,吸引农民参与.  相似文献   

5.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首先是农民自愿参与,然后通过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模式,让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6.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首先是农民自愿参与,然后通过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模式,让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8—2019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共举办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FFS)3间,培训农民学员91人,以学员为中心,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学员鼠害防控意识及灭鼠技能均有了明显提高,测试题总体正确率由训前的74.51%提高到训后的89.67%,正确率提高了15.16%;学员总体满意率达100%,其中非常满意率为98.67%,满意率为1.33%,无不满意评价;农民田间学校质量控制指标总体执行良好,"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总质量控制指标的91.27%,"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73%。农民田间学校创新的培训模式,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认可,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鼠害防治工作,加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田间学校普及率。  相似文献   

8.
<正>1什么是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上而下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农民田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谭芸 《云南农业》2011,(2):49-49
近年来,东川区农业局积极开办IPM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取得较大的成效。实践证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技推广新手段和新机制的大胆探索,是新体制下较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普及科学灭鼠技术,持续创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贵州省余庆县于2022—2023年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方式,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2间。此次共培训农民学员60人,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6.50%,训后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93.83%,正确率提高了17.33个百分点;学员优秀、良好评价达100%,其中优秀评价占99.33%,良好评价占0.67%,无较差评价;“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8.10%,“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19.90%。整体来看,此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明显,满意度高,培训得到学员的充分认可。这表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促使科学灭鼠技术进村入户、下田落地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新型的农民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集新颖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农民易于接受且普遍欢迎。研究和推广这种培训模式,对于改革农民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农民田间学校的概念及特点的分析阐述,研究了农民田间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和应用内容,提出了将农民田间学校更好地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农户设施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民田间学校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意识影响的净效果。【结果】目前条件下,北京市农民在番茄生产上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比例还不足20%。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使田间学校学员采用环境友好灌溉技术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14.7%,而采用环境友好施肥技术农户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8.3%。【结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生产上较多地采用了环境友好型灌溉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田间学校"是当今世界上正在积极推广的培训农民最为直接、直观的培训模式,是大力推进水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普及IPM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是完善综合防治实施体系、巩固"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畜牧农民田间学校”开发农民智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农民田间学校"是北京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一种全新形式,可以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此,北京市房山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和区畜牧兽医总站非常重视,2007年派出9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北京市"畜牧农民田间学校"的辅导员培训。然后,接洽有关乡镇、养殖场户,安排人员、时间、地点,选择确定教学和活动内容,并在三江肉鸭养殖农民田间学校、宏利肉鸭养殖农民田间学校和瓦沟肉羊养殖农民田间学校等3所"畜牧农民田间学校"进行了试运行。试行效果显示,"畜牧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新的培训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由世界粮农组织提出:要求培训过程中,采取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颠覆以往填鸭式培训;提高培训成效;湟中县已经成功开展两年,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田间学校效果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15年以来的农民田间学校效果研究,并将主要观点划分为4类。同时,指出了这些观点存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世界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概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素质培训与农民技术推广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已经在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本文回顾了田间学校的缘起,并且总揽了世界不同地区田间学校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今后中国农民田间学校的成功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东平县以开展农民田间学校为培训农民的主要方式,在培训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的培训,增长了农民防病治虫的意识,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培养了一批种地能手,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土专家。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12,(7):26-26
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启动了“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八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00多名田间学校辅导员;青海、宁夏、重庆、内蒙、吉林、湖北等10多个省(区)也先后举办了20多期省级师资培训班,陆续开办了3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实践证明。参训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环境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