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北京市大兴区甘薯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大兴区甘薯产业发展现状、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机械应用以及机械化种植效益分析5个方面,用农机推广的思维模式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大兴区甘薯产业如何向标准化、规模化栽培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在甘薯生产每个环节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山东农业大学和莱芜市南冶镇农技站共同承担的“甘薯切块直播栽培增产机理”研究项目,目前已通过专家验收,在投入和管理与传统播苗相当的情况下,增产80%~100%,经济效益显著。甘薯切块直播栽培新技术集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机与农艺完美结合的目的,介绍甘薯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模式创制过程、相关配套机械开发等,为甘薯种植大户采用大型拖拉机作业提供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的创新点是垄距与拖拉机轮距相同,在起垄栽插后拖拉机仍可进地,完成中耕、追肥、切蔓、挖掘等工序。  相似文献   

4.
甘薯覆膜栽培是实现甘薯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在肥力低下的薄沙土地,地膜覆盖产生的增温、保墒、灭草及防止肥料营养流失等效果,对甘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甘薯生产过程中,起垄与覆膜是劳动强度最大、基础性最强的工序。传统生产中,应用人工或简单的铧式犁耕翻式起垄,然后人工覆膜的作业,其质量难以达到甘薯良好生长对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1彰武县甘薯产业化发展现状甘薯是彰武县的传统栽培作物,至今已有100余年的种植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彰武县是甘薯生产大县,广大农民把甘薯作为粮食生产,是全县农民解决温饱的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达15万t。但传统种植方式的运作,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大的收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后,多数农民改以"杂粮"为主粮,甘薯种植面积和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襄汾县主要粮食作物,2011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万hm^2,总产1.6亿kg,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玉米叶龄管理高产栽培技术”是襄汾县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提炼总结出的玉米高产技术经验,根据叶龄来判断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营养需求,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玉米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达到玉米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该技术比传统的栽培模式平均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7.
围绕甘薯新品种明水1号的选用,将大垄双行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化学调控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阜新地区甘薯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加以推广应用,以期为实现阜新地区甘薯大面积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甘薯是一种经济系数较高的作物,除富含淀粉、糖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类,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途。为充分挖掘甘薯的高产潜力,我们试验探讨的甘薯高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一般每667m2产量在300kg以上,比常规小高垄单行栽培增产13889%。...  相似文献   

9.
一、襄汾县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状况 1.襄汾县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 襄汾县是山西省粮食生产大县,2010年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3万hm^2,在玉米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0.
<正>2ZYZ—2型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是山西省运城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产品。甘薯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垄作铺膜种植为主,在秧苗移栽中,破膜、开穴、注水、栽苗等环节,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了满足甘薯种植专业户的需求,该所于2011年至2013年研制了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填补了我国北方垄作铺膜栽植机械的空白。该机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襄汾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襄汾县农机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省、市有关母猪补贴、标准化养殖等一系列项目及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襄汾县生猪生产快速发展。生猪产业已经成为襄汾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11年襄汾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一县一业"生猪基地县以来,生猪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摸清襄汾县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省襄汾县在用果蔬烘干机进行走访调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襄汾县生态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句容市属丘陵山区,每年甘薯收获后,在贮藏中由于冻害、湿害、干害等造成薯块大量腐烂。特别是甘薯种植大户,常因难过冬贮关而损失更大。根据甘薯专业户多年来冬贮经验,要预防烂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窖址选择。应选择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爽水、保暖性能好的坡地上,坡度?..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襄汾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襄汾县小麦生产的结构特点及土壤养分现状,总结出小麦优质高产的施肥技术,旨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农机管理,加强农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建设,增强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反应、部门联动、快速处置"的能力,山西省临汾市农机局于近期在襄汾县景毛乡西郭村举行了"临汾市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临汾市农机局、市安监局和襄汾县人民政府的负责同志,以及平川七县(市、区)农机局分管局长、监理站长和襄汾县农机局全体人员及各乡镇农机管理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应急演练.襄汾县公安110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保险公司理赔中心等相关单位同时参加了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7.
襄汾县专版     
襄汾县专版推广化肥深施有力度严格执法中不忘热情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大见实效襄汾县是农业部1994年化肥深施技术推广100个蹲点县之一,1995年、1996年又被省农机局列为省级化肥深施技术示范县。在襄汾县,化肥深施技术以其显著的节本增效功能被广大群众所接...  相似文献   

18.
襄汾县赵康镇北赵村依照“深耕保水、培肥地力、因天施肥、依地用种、壮苗促穗、看苗管理”的原则,大力实施机械化旱作小麦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使小麦连年夺得高产。他们的经验是:1.技术搞“五变”综合配套技术的变化表现在:①变伏耕为伏前早耕,把机耕深翻提前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甘薯作为重要农产品,在农业和经济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课题组旨在深入分析广东甘薯田间全程机械化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政策考察,为推动广东甘薯全程机械化进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课题组从播种与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后期处理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广东甘薯田间机械化的实际应用。目前,播种与栽培阶段已初步实现机械化,种植机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病虫害防治方面引入了自动喷洒设备,减轻了劳动负担。然而,在收获和后期处理方面,仍然面临技术难题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甘薯田间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一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针对广东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开发适用的机械化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二是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农民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三是提供财政激励,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同时鼓励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机械化种植生态系统。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创新不足、初始投入较高以及市场需求不稳定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降低机械化成本,同时进行市场前景评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山西省襄汾县农机推广队伍的现状,通过对襄汾县、乡两级农机推广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完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