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雄蚕1号"、"雄蚕2号"是我站新育成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三元杂交雄蚕品种,为进一步探讨雄蚕品种的良繁技术,了解良繁效果,在实验室开展小批量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雄蚕1号"、"雄蚕2号"一代杂交种正交的克蚁制种量分别为11.67张、12.20张,公斤茧制种量分别达3.72张、3.64张,达现行常规品种两广二号的良繁效果。但因反交不制种,种茧的总体斤茧制种量只有2.5张,较常规品种的明显偏低,有待探索有效的途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原蚕区是蚕种场一代杂交种生产的"第一车间",原蚕区冬消冬管工作是原蚕区生产重要一环,对稳定原蚕基地、提高蚕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原蚕区坚持扎实开展冬消冬管工作,蚕种合格率99%以上,克蚁收茧量、公斤茧制种量均较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贵蚕5号"是以贵蚕3号(57A、渝1、92A、24)为育种基础材料导入家蚕黑蛾基因后育成的带黑色蛾标记新品种。为了掌握"贵蚕5号"原蚕性状,为品种的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奠定技术基础,开展了"贵蚕5号"原蚕饲养技术、老熟结茧、营茧习性、发蛾速度、集中发蛾时间、交配性能、产卵、卵质的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黔.山"、"贵.遵"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抗性较强;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对交蛾为一白交一黑或一黑交一白;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接近常规品种,克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5号"(黔.山×贵.遵)是一对抗性较强、产量性能好、又带有黑色蛾标记的四元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环保型蚕药——蚕用仁香散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全茧量、茧层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蚕用仁香散对于家蚕真菌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对家蚕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养蚕条件下,选取9户蚕病多发户对防治细菌和僵病的新蚕药“蚕病清”的效果做了同户对比实验调查,与同批添食常规药物氯霉素对照区比较,添食“蚕病清”实验区由于蚕病发生率降低,平均张种下茧量减少33.3%,下茧率降低46.9%、20粒茧壳重增加8.5%,单张产茧量提高11.2%,单张产值增加14.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7.
选取市场销售的其中7种不同牌子的蚕用营养饲料,4龄饷食后第二天起连续添食,发现:试验B的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略低于对照,其他试验区蚕的发育经过、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上车茧率、一茧丝长和干茧出丝率与对照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的蚕用营养饲料对家蚕没有增产和增丝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积阳 《广西蚕业》2003,40(3):35-37
“养好小蚕一半收”这句俗语言简意赅说明了养好小蚕在养蚕生产中的重要性。小蚕共育是养好小蚕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但这项措施在一些原蚕基地或老蚕区却未能推广,原因是农户居住分散,而且已经习惯了各家各户独自饲养小蚕的模式。2002年上半年,我总站在武鸣、郊区两个原蚕点各进行了两批小蚕共育,共育的效果十分明显,张种产茧量、种茧质量、公斤茧制种量都有很大提高。实践证明,原蚕点只要全面推广实施小蚕共育,原蚕点的种茧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1原蚕点实施小蚕共育的必要性1.1原蚕点原蚕由各家各户饲养,由于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结果造成种茧质…  相似文献   

9.
粤蚕细纤1号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的具有高附加值特殊用途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2016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在连南县进行了原种繁育和杂交种试养试验,结果表明:粤蚕细纤1号原种的体质强健,易饲养,交配性能良好,产附好,繁育系数高,中日系的50 kg茧制种量分别为213张和190张.其一代杂交种的蚕体发育较快,体质强健,大蚕结实,熟蚕齐一,上蔟营茧快,全龄经过19 d左右,公斤茧颗数772粒,全茧量1.30 g,张种收茧量29.02 kg,茧丝纤度细(1.800 D左右),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干毛茧出丝率等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种,深受试养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夏秋蚕的重要性 随着夏秋蚕生产的不断发展,夏秋蚕饲养数量在全年养蚕总量中所占比重增大,一般占到 60%左右。很多地区的夏秋茧产量超过春茧的产量。 夏秋蚕亦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夏秋茧占全年总产茧量的一半以上。夏秋季节养蚕,气温较高,桑叶和蚕的生长快,桑叶供应量充足,蚕期短,对充分利用养蚕设备,合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家蚕4龄眠起与5龄眠起时推迟饷食以及在5龄第3天进行饥饿处理,调查蚕体的生长发育、产茧和产卵情况,为制定新的家蚕共育模式技术规范以及一代杂交种生产的发蛾调节技术规范等提供试验依据。4龄起蚕推迟8 h饷食对幼虫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质量及蚕蛾羽化率、产卵量和良卵率均没有不利的影响;推迟16 h、24 h饷食,雌蚕的5龄经过延长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蛹体质量等性状成绩显著下降(P0.05),对雄蚕的影响较小(P0.05)。5龄起蚕分别推迟8 h、16 h、24 h饷食,5龄经过延长,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及产卵量、良卵数量等均显著下降(P0.01)。5龄第3天幼虫分别饥饿12 h、24 h,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饥饿48 h后结茧率显著下降(P0.01),雌蚕和雄蚕分别仅为60.67%、42.66%。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农村养蚕如采用集中共育至4龄起蚕的模式,为方便共育蚕的分发配送,可适当推迟4龄起蚕的饷食时间,但推迟时间不应超过8 h;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可将4龄起蚕饷食时间推迟8~16 h,调节对交品种发育进度;无论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不宜使旺盛生长期的5龄幼虫遭受饥饿,需预先调节好桑叶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2.
如东县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蚕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如东县农村蚕桑生产以及蚕病疫情的发生情况,选取了30个农户调查了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蚕病疫情。结果显示,蚕农平均年龄55.7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6.5年。养蚕户平均拥有桑田0.128ha,全年平均亩桑养蚕4.16张,产茧166.51kg;蚕种全年平均孵化率为97.21%,平均发病损失率5.28%,平均结茧率为84.95%,平均遗失蚕率为9.77%;全年农药和空气污染等中毒损失最多,占总损失的69.64%,其次是病毒病,僵病在晚秋蚕期威胁最大。年中养蚕次数多,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养蚕量和蚕茧产量,年养蚕4批蚕的农户,平均每亩桑园养蚕4.55张,产茧185.54kg,比平均水平高出11.43%,比3批蚕户分别高出23.64%和26.24%;比养2批蚕户分别高出48.69%和38.14%。如东县养蚕消毒总体规范,但仍有使用非蚕药药剂、已淘汰蚕药或未通过农业部兽药审定蚕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选择多种中西药研制添食类多功能新蚕药、探讨复配工艺、对象动物人工攻菌感染后添食药物对比试验、扩大区域应用中试及毒性试验的方法和结果。表明复方药剂防治多种蚕病、增茧增丝效果极显著优于氯霉素等,特别是能抑制病毒增殖、推迟感染蚕发病时间,增产上茧10%以上,茧层量提高7%,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瑶蚕的品种性状特点,促进家蚕资源的保存利用,通过试验设计调查保存的"瑶蚕"品系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瑶蚕"品系为中国系统,一化三眠蚕,卵短椭圆形,大卵,灰绿色或灰紫色,卵壳淡黄色或白色,单蛾产卵量少。蚁蚕灰黑色或黑色,壮蚕分为姬蚕(素斑)和黑色(普斑),食桑较快,龄期经过短。茧无固定形状,全茧量和茧层率低,茧色金黄,无缩皱,不能缫丝,仅能生产平板丝。蛹体褐色,有裸蛹。蛾体白色,无飞翔能力。  相似文献   

15.
雄蚕品种的茧质性状研究及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龙 《蚕桑通报》2011,42(2):14-18
对现行推广的雄蚕品种与3个常规品种茧进行了茧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幅整齐度高、全茧量低、含胶率低等特点,雄蚕蛹的鲜量、干量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品种。绘出了雄蚕茧的恒温干燥曲线图,确认雄蚕茧的干燥规律与常规品种相似,但干燥速度快于常规品种。分析了雄蚕茧的茧质性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蚕品种选育多用途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蚕桑生产发展多元化和提升改造传统蚕桑业发展需要开展的特殊用途蚕品种选育进展迅速,本文就以蚕丝生产为目的如雄蚕品种、细纤度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人工饲料育品种及广食性蚕品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等的选育,以及非蚕丝生产为目的如吐平面丝蚕品种、吐丝胶茧蚕品种、生物反应器专用蚕品种、药食专用蚕品种等育种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为解决养蚕劳力年龄偏大、技术欠缺、饲养期蚕时有中毒发病问题,自2012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小蚕共育为基础的"十天养蚕法".历经8年发展,取得了很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得蚕农欢迎和肯定,为稳定淳安蚕桑提高淳安茧质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从某种意义讲,没有"十天养蚕法",就没有淳安县现在的茧量和茧质.千岛湖品牌茧品牌丝多年蜚...  相似文献   

18.
梁方 《广西蚕业》2002,39(4):51-51
去年十月中旬 ,笔者到老蚕区指导养蚕生产时 ,曾有一蚕户说 ,其上一批蚕因工作忙 ,养蚕只在蚕前消毒、蚕中喂饱桑叶 ,未曾添食任何蚕药 ,也未使用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病 ,饲养0 .2 5张蚕种 ,产茧 9.5公斤 ,产值 1 50 .1元 ,未见死蚕。他问是否可以今后养蚕不用添食蚕药和石灰了 ?我当时就说 :“你是偶尔成功 ,不值得提倡”,对他解释如下 :您可能是养蚕前消毒较彻底 ,批饲养量少 ,叶质好 ,喂叶足 ,加上 1 0月份的天气 ,也较适合蚕的生长发育 ,只要蚕生长健壮 ,饲养环境没有太多的病源存在的情况下 ,一般蚕依靠自身的抵抗力 ,都能正常上蔟结…  相似文献   

19.
对于蚕种场来说,一个原蚕点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该点公斤茧制种量的大小,公斤茧制种量越高,张种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反之,利润越低。因此,作为在原蚕点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要在茧量一定的情况下多制优良蚕种少淘汰,也就是如何提高公斤茧制种量。笔者通过几年在如东原蚕点工作,不断总结,摸索规律,坚持以防微为重点,以提高公斤茧制种量为目标的方针政策。连续几年公斤茧制种量都在4.5张以上(主要成绩见附表),种场和农户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01~2005年如东掘西原蚕点五年生产情况表年份饲养品种蚁量收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育出可以专养雄蚕的品种,突出雄蚕个体体质强健、好养、桑叶利用效率高、茧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以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选育素材,经过多年的筛选与组配、鉴定,育成了专养雄蚕特殊用途的强健性家蚕新品种桂蚕3号,并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平均雄蚕率97.70%,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5.46%、92.33%,茧层率22.601%,万头产茧量13.770 kg,万头茧层量3.115 kg,茧丝长984.4 m,解舒率74.10%;干茧出丝率43.17%,净度94.1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雄蚕率为98.90%;死笼率为7.74%,张种产量31.64 kg,茧层率21.255%,干茧出丝率40.25%,茧丝长855.0 m,解舒率72.60%,净度94.16分,茧色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