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不同分为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200d)3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牛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延长,孕牛血清和单个核细胞的cAMP是逐渐减少,而cGMP则是逐渐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cAMPcGMP之比值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随妊娠期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蛋白竞争结合分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西农莎能奶山羊2 ̄5胎泌乳期血浆及乳汁cAMP和cAM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胎次血浆cAMP和cG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乳汁中cAMP含量明显高于其血浆中含量(P〈0.01),不同胎次乳汁cAMP和cGMP含量随胎次有相应的消长,但变化不显著(P〉0.05),乳汁中cAMP和cGMP随产奶量增加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孕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联免疫染色法测定未妊娠,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周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孕与不同妊娠阶段母牛T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亚群和CD4:CD8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妊娠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未孕牛、妊娠早期(〈100d)、妊娠中期(100 ̄200d)和妊娠后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妊娠阶段各组与未孕牛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了妊娠时母体外周血清中IL-2R阳性表达细胞无显著变化,从而抑制机体对胚胎或胎儿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MTT比色法检测孕牛淋巴细胞转化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阶段不同分为妊娠前期(小于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大于200d)3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妊娠母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是妊娠母牛淋巴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未妊娠牛(P〈0.05),不同妊娠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369”牛羊高效增乳剂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泌乳期奶山羊30只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369”牛羊高效增乳剂。结果表明,该增乳剂具有显著增乳效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高于对照组21.6%(P〈0.01)。再组间乳脂、乳糖和乳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cAMP和cGMP明显升高,增长率分别达40.7%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产奶量正相关(rcA=0.921,rcG=0.903)。甲氧  相似文献   

7.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阶段不同分为妊娠前期(小于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大于200d)3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妊娠母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是妊娠母牛淋巴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未妊娠牛(P<0.05),不同妊娠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标双搞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未孕牛、妊娠早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妊娠阶段各组与未孕牛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了妊娠时母体外周血清中1L-2R阳性表达细胞无显著变化,从而抑制机体对胚胎或胎儿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鲜枣贮藏及酒制过程中营养成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温条件下cAMP和cGMP含量均在贮后8d左右出现1个波谷,而cAMP/cGMP值在整个贮藏过程中(24d)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和-25℃条件下,贮后前16dcAMP和cGMP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cAMP含量趋于稳定,而cGMP含量逐渐下降,cAMP/cGMP值分别在贮后8d和16d各出现1个小波谷,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鲜枣酒制过程中Vc含量迅速下降,15d后仅剩下3.0~3.3%;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持续下降趋势,尤以前期下降较为迅速;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在酒制初期有较大幅度上升,后期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
将泌乳期奶山羊30只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369”牛羊高效增乳剂。结果表明,该增乳剂具有显著增乳效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高于对照组21.6%(P<0.01)。两组间乳脂、乳糖和乳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cAMP和cGMP明显升高,增长率分别达40.7%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产奶量正相关(r_(cA)=0.921,r_(cG)=0.903).甲氧氯普胺在乳中残留量很低,平均1.61μg·mL ̄(-1)试验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AMI)患者尤其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电脑心电图采样,测定58例AMI患者与56例健康者体表心电图的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和改良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Lcd)。结果:(1)AMI组QTd各项指标显著延长(P〈0.001),经过治疗后显著缩短(P〈0.01)。(2)32例AMI患者经静脉溶栓再通后,QTd各项指标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12.
选用2个对溴氰菊酯抗药性不同的粘虫种群,用^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三龄幼虫头部环核苷酸水平,发现cAMP和cGMP为含量(按粘虫mg头重计)在不同发育阶段呈平波下降,抗性和感性种群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cAMP水平较高,后者cGMP水平较高,溴氰菊酯处理后,感性种群cAMP和cGMP在0.5和8h分别出现两次峰值,而抗性种群仅出现一次,其峰位也远低于感性种群,抗性种群的多功能氧化酶(MFO)和酯酶的  相似文献   

13.
对5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应用尿激酶(UK)静脉治疗前后行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 Ⅱ)、醛固酮和心钠素的检测结果显示:溶栓组(25例)与非溶栓治疗组(20例)AMI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和ANP水平均升高,经治疗后溶栓组PRA、AngⅡ和ALD降低明显(P〈0.01 ̄0.001),ANP升高明显(P〈0.01)与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AMI)患者尤其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电脑心电图采样,测定58例AMI患者与56例健康者体表心电图的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和改良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Lcd)。结果:(1)AMI组QTd各项指标显著延长(P<0.001),经过治疗后显著缩短(P<0.01)。(2)32例AMI患者经静脉溶栓再通后,QTd各项指标显著缩短(P<0.01)。(3)AMI患者QTd≥60ms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QTd是无创测量AMI后心室应激性恢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可用以协助判断溶栓治疗的疗效,对评价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腺垂体分泌细胞的储备功能。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行药物腺垂体兴奋试验前后的血清PRL、GH、FSH和LH水平。结果:兴奋腺垂体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GH增高(P〈0.05)、FSH降低(P〈0.05)、LH(P〉0.05)和PRL(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兴奋后垂体激素均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P〈0.01,P〈0.05,P〈0  相似文献   

16.
对确定为大肠埃希氏菌腹泻病狐用TM制剂、氯霉素和氟哌酸进行同步治疗经4d的疗程,结果表明,TM制剂治愈率最高,为95%,氯霉素治愈率为88%;氟哌酸治愈率为76%。TM制剂与氯霉素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而TM制剂与氟哌酸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提示,TM制剂治疗大肠杆菌性腹泻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及血液粘稠度的变化 60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PA及血液粘稠度进行检测结果:慢支、肺气肿组病人PA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肺心病组患者的PA比慢支、肺气肿组增高(P〈0.001),慢支、肺气肿组血液粘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0,肺心病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比容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分别为P〈0.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鲜王浆和10-HDA溶液灌胃小鼠,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增重与繁殖量,结果表明,每天灌胃0.1mL鲜王浆的雌雄鼠,10d和20d后的平均体重都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每天灌胃0.1mL 10-HDA 20g·L^-1溶液的雌雄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无显著增加(P〉0.05)。另一项试验结果显示,灌胃鲜王浆和10-HDA溶液会加速小鼠的成熟,缩短雌鼠的产仔期,增加每只雌鼠的产仔量。  相似文献   

19.
取河套蜜瓜(Cucumis meloL.cv Hetao)在MS增减基上生长至5d的幼嫩子叶,在MS+6-BA0.9),IAA1.0的增减基中直接诱导生芽,待再生芽长至0.4cm~0.6cm时,切下转入芽伸长拳头基中(MS+6-BA0.9),待芽伸长至0.8cm~1.2cm时,再转入生根诱导(MS+IAA2)中,待植株长至8cm~9cm时,转入沙质土壤中炼苗。整个过程约需65d~75d,单个外值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Cd、Zn污染对中华稻蝗生理生化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Cd、Zn溶液(Cd 0+Zn 0,Cd 20+Zn 0,Cd 20+Zn 50,Cd 20+Zn 100,Cd 20+Zn 200)mg·L-1培养麦苗饲喂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进行慢性染毒,测定麦苗和虫体(4龄若虫)中Cd与Zn蓄积量、虫体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结果显示,在Cd浓度恒定的情况下,随Zn处理浓度的增大,麦苗和虫体中Zn含量显著上升,(Cd 20+Zn 200)mg·L-1处理组麦苗和虫体Zn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3和1.63倍;Cd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d 20+Zn 100)mg·L-1处理组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40、4.35 μg·g-1,(Cd 20+Zn 200)mg·L-1处理组下降到7.36、3.35 μg·g-1。在Cd和Zn联合作用下,随着Zn浓度的增加,中华稻蝗体内的MDA含量升高。SOD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Cd单一处理组GPx活性增加,随着Zn的加入,其GPx活性降低。T-Aoc在(Cd 20+Zn 100)mg·L-1处理组活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Zn的加入可以增加中华稻蝗对Cd的富集,Cd和Zn的联合作用能够引起中华稻蝗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