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大豆杂交成活率因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早春温室内大豆人工杂交试验中发现:花蕾大小、授粉时间、去雄和授粉间隔时间等因素对杂交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花蕾大小、授粉时间的影响为主。一般花蕾大的(未自花授粉之前)、授粉时间在上午7~8时,杂交成活率高,而去雄后次日早晨授粉与同时授粉对成活率影响较小,但前者杂交荚生长速度稍快。  相似文献   

2.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及其利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并探讨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大豆组合配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在成活荚数、成活率、真杂种数、真杂种率等方面均优于常规去雄杂交技术,杂交成功率较常规去雄杂交技术提高28.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提高福建气候条件下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加快我省菜用大豆育种效率,为菜用大豆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在福建秋季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试验,选择不同时间的花蕾、萼片保留方法、不同授粉时间段等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组合,研究对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和成功率的影响。【结果】选择始花期的前3 d花蕾去雄授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分别比第5 d提高了11.34%、12.00%、8.67%,同时真杂种率在90%以上;保留萼片有效地保护了雌蕊柱头及幼荚,使菜用大豆杂交成活率提高了5.34%,真杂种率达97.92%;去雄后次日授粉有利于提高杂交的成活率,比上午去雄即授粉提高了21.34%。【结论】福建气候条件下提高菜用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法是:秋季高畦双行播种,父母本相邻播种并连续播种7 d,其中父本提前5 d开始播种;非雨天配制杂交组合;选择始花期的前3 d的花蕾,去除2个萼片保留3个萼片,去除全部花瓣和雄蕊,下午进行花蕾处理,次日上午6∶00~8∶00授粉;整个生长期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各地大豆杂交各主要环节的不同做法,分析了这些做法的优缺点及产生背景,并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比较合理的杂交方案,即父本条播,母本穴播,既利于母本保花保荚又利于杂交操作;去雄采用整体去雄法,去雄后l~2 h再授粉,适当的间隔时间可以增加适宜花的数量,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成活花的绝对数量进而提高杂交效率;去雄应在早晨6:00之前完成,可大幅降低伪杂种率;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杂交后无需包扎,只需用彩线对杂交花朵进行标记,选中适宜花后其它花荚全部去除,这样既利于杂交果营养的供应,又便于摘荚收获.  相似文献   

5.
以利用外引转基因材料为契机,探讨解决生育期较长的外引材料与当地材料杂交应用的有效方法,着重研究了解决花期不遇的方法和授粉方式、杂交后处理方式等环节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对外引材料遮光处理与当地材料分期播种相结合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花期不遇问题,采用在每个早晨先去雄再授粉,杂交后用硫酸纸袋加湿棉球的方式,可以大幅提高杂交的成功率.去雄时采用整体去雄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大豆杂交方法不尽相同,结合黑河市高纬寒地地区大豆多年杂交经验,介绍了一种适合高纬寒地大豆杂交的方法。具体杂交方法为:一般在母本盛花期的当日4∶00选择大花蕾没散粉前去雄,5∶00左右选择中、小花蕾去雄,8∶00以后花粉极佳时进行授粉。先去雄后授粉的方法有利于大豆的雌蕊发育,可提高杂交成活率。适当选择母本大花集中去雄,间隔一段时间后集中授粉,既提高了成活率,又可避免伪杂种。  相似文献   

7.
提高绿豆有性杂交成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类不同熟期的各两个绿豆品种的杂交成功率研究表明,授粉前一天16—17时去雄较授粉当天5时前去雄可极显著的提高杂交成功率;上午7—8时授粉的杂交成功率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授粉。不同熟期的品种,在同一时间去雄和同一时间授粉,其杂交成功率基本一致。在杂交过程中还要注意去雄花蕾和采雄花蕾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用三类熟期六个品种对绿豆的杂交成功率研究表明,授粉前一天16—17时去雄较授粉当天5时前去雄可极显著的提高交成功率;上午7—8时授粉的杂交成功率显著高于其它时间。不同熟期的品种用同一去雄授粉时间其结果基本一致。在杂交过程中还要注意去雄花蕾和采雄花蕾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的蚕豆杂交育种方法,提高蚕豆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方法]方法一与方法二均包括去雄、授粉、套牌、整枝四个步骤,区别在于其去雄的具体操作不同。[结果]杂交新方法一的每小时去雄数、每小时一次性去雄成功数、一次性去雄成功率、授粉时间、每小时杂交花数、工作效率、座荚数和杂交结实成功率分别为:181朵1、26朵、69.61%0、.89 h、95.77朵2、.53、117个和64.64%。杂交新方法二的每小时去雄数、每小时一次性去雄成功数、一次性去雄成功率、授粉时间、每小时杂交花数、工作效率、座荚数和杂交结实成功率分别为:194朵1、67朵8、6.08%、0.95 h9、9.5朵2、.651、24个和63.92%。[结论]两种新方法的工作效率都比传统方法高出2倍以上,其杂交结实成功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约1倍。  相似文献   

10.
茄子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5~30℃,17℃以下,40℃以上,不能受精结果.花开放为早晨6时左右,7时以后花药开始开裂,因此每天适宜的授粉时间为8小时以后.杂交授粉要在母本花开放的前1天下午,选择花冠伸出花蕾1/2,淡紫,尚未开放的花蕾去雄,去雄必须彻底,以免产生假杂交.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苦荞的有效杂交方法及苦荞性状表达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为苦荞的杂交育种提供良好的方法.试验以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为杂交亲本,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3种杂交方法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5%,但后代无分离现象;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为35.3%,后代具有分离现象;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1.8%,后代具有分离现象.具分离现象的F1代植株生长势强,茎、叶、花、果、分枝和落粒性等性状表型与父本及母本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杂交是真杂交.  相似文献   

12.
大豆杂交方法受不同生态区影响较大,为摸索适合黑河生态条件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选择大豆杂交过程中花大小、去雄与授粉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杂交方法,研究杂交方案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的成活率、伪杂种率与选花的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黑河生态条件下方案3A的方法最优,杂交成功率极高。4∶00-5∶00时选择中、大花进行去雄,8∶00时进行授粉,既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伪杂种的发生。个别伪杂种的出现也是可控的,根据实际杂交操作的经验,极少数伪杂种的发生也是在5∶00左右,光照增强,空气中的温度升高,迅速促进发育促使散粉。  相似文献   

13.
改进谷子有性杂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一般在0.5%左右。杂交育种是当前谷子育种的主体,人工有性杂交的主要过程是整穗、去雄、授粉,但整穗费工,去雄不易彻底,成功率低。在郑州地区,多数谷子品种开花时间集中在早晨5∶30—8∶00,午夜和傍晚开花的很少。每天能够进行人工杂交的时间很短,更不用说少数品种闭花授粉或花药伸出不完全及受天气条件影响(风、雨、低温等)带来的困难。谷子是典型的多花作物,小花细  相似文献   

14.
苕子人工去雄杂交授粉,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一般成荚率只有1.6~3.4%,如花期阴天多,则基本上不能成荚.1980~1981年,我们在玻璃温室内进行苕子品种内不同组合的杂交,使成荚率提高到19.6~32.4%,最高成荚率达4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大豆杂交成功率,研究去除大豆植株非杂交节位上的花荚对杂交荚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非杂交节位上的花荚可以有效减少杂交荚脱落的数量,提高杂交荚的保荚率,去除花荚的节位越多,保荚率越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当去除3个节位的花荚时,保荚率达到9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新蓝莓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方法]以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杂交,设5个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研究赤霉素对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去雄授粉,以去雄后直接授粉的结实率最低,去雄后5 d授粉的结实率最高。参试6个高丛蓝莓品种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坐果率不同且不呈正相关,同一对亲本的正反交结实率有较大差异,薄雾×夏普兰结实率、坐果率最高(分别为87.2%、62.8%),莱格西×奥尼尔结实率最低(为65.4%),布里吉塔×南金坐果率最低(为41.5%)。杂交果实的成熟期提前,杂种果实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始发芽时间均显著缩短,200 mg/L赤霉素是奥尼尔×南金发芽最佳处理,大于600 mg/L赤霉素浸种不利于奥尼尔×夏普兰发芽。赤霉素处理不同组合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在35.0%~75.0%,始发芽时间在20~30 d。[结论]相同倍性蓝莓品种杂交亲和性较高,授粉以去雄后3~5 d为宜,赤霉素处理能显著缩短杂交种子的始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 为提高大豆有性杂交成活率和真杂种率,我们对影响大豆杂交授粉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试验,报道如下。一、调解花期大豆人工授粉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花期是否相遇。在杂交亲本的生育期差异较大时,发生花期不遇。解决的办法是错期播种、遮光处理或两者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8.
蔓生菜豆人工杂交授粉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棚蔓生菜豆采用不同的人工杂交授粉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午去雄后,马上授粉,套袋的结荚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人工杂交育种是郁金香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人工杂交技术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郁金香的人工杂交技术,包括母本种球露地定植、父本种球容器定植、花粉采集、花粉萌发率检测、人工去雄、人工授粉和授粉后管理等技术,以期为郁金香杂交授粉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豆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工作十分重要,杂交结实率低下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和成本,必须采取相应手段进行育种。有性杂交育种是大豆育种工作中最常见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较为普遍的是人工去雄授粉,但由于大豆花是很小的蝶形花,一般长只有6~7mm,去雄授粉有一定的难度,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杂交。为了提高大豆杂交结实率,加快农作物品种选育进程,本文对导致大豆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及提高办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