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对商研9658荚果、籽仁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商研9658适宜播期为5月1~28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3.5万~16.5万穴/667m2,本试验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商研9658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可达到5340kg/hm2和3754kg/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适宜的播期与密度,我们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对商研9807荚果、籽仁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商研9807的适宜播期为5月1~28日,适宜密度为13.5万~1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3.
根据商研9938栽培试验研究结果,制定了商研9938麦垄套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适宜播期为5月10~20日,适宜种植密度15万~18万穴/hm2,科学调控肥水,适时化控,综合防治病虫害是实现商研9938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商研9938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研993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主持选育的高产、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荚果产量4421.25kg/hm2,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2.64%;籽仁产量2958.0kg/hm2,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6.26%。2007-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商研9938籽仁蛋白质含量21.83%~22.39%,脂肪含量51.04%~53.30%,油酸含量44.6%~45.1%,亚油酸含量33.9%~35.1%,油酸、亚油酸比值1.27~1.33。2008年,商研9938变异系数3.6145,为13个品种中最低,产量主效应值0.3628,回归系数0.9727,其稳产性表现好。  相似文献   

5.
以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播、麦套期播和麦后夏直播3种播种期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荚果产量随播种期的变化趋势是春播>麦套期播>夏直播,播种期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推迟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有一定差异,在12万~21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荚果产量增加,而密度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试验,冀花4号适宜春播和麦套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6.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7.
冀花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高油小果花生新品种。2013~2014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63.7 kg/hm2、籽仁产量为3 681.3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6.62%和2.61%。2014~2015年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37.5 kg/hm2、籽仁产量为3 600.2 kg/hm2,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64%和3.41%。2015年河北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753.4 kg/hm2、籽仁产量为4 239.2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11.52%和9.59%。平均粗脂肪含量56.37%。2016年5月冀花20号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7个不同的肥料配比处理.研究肥料配比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对花生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生荚果、籽仁产量均有显著增产,增幅为5.25%-18.31%和4.64%-17.62%。在氮、磷、钾施肥基础上,增施氮肥处理5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883.25kg/hm^2、3349.95kg/hm^2,增产18-31%、17.62%;增施磷肥处理4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744.35kg/hm^2、3245.25kg/hm^2,增产14.94%、13.94%,两处理之间荚果与籽仁产量均不呈显著关系。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在氮、磷、钾肥施用一定基础上,增施氮肥、磷肥能显著地提高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8个处理水平的密度试验,研究了大蒜茬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密度为15.00万墩/hm2(每墩2粒)时个体与群体结构协调合理,产量最高。大蒜茬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5.00万~17.25万墩/hm2,最佳播种密度为15.00万墩/hm2。  相似文献   

10.
以驻花一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荚果、籽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驻花一号夏播适宜密度为16.5万穴-18万穴/hm2。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的生理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商研9938生理性状、品质和产量均不相同.PK和NPK处理对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增加作用;NK处理可明显提高脂肪含量,对蛋白质的增加作用不明显:NP处理对脂肪和蛋白质的影响不大;NPK处理还可明显提高籽仁中O/L比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荚果和籽仁产量上,以NPK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PK处理,NK处理产量最低。NPK和PK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荚果的出仁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荚果、籽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花23号中等肥力适宜播种密度为18.0万~19.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3.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探讨黑皮花生中花9号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分水镇露地栽培中花9号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11日,荚果产量可达4 666.7 kg/hm2,荚果饱满度为0.51,饱满籽仁产量达2 388.0 kg/hm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远杂9307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远杂9307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荚果产量最大差异达21.8%,籽仁产量最大差异达29.77%;不同种植密度对远杂9307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远杂9307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25日,适宜密度范围为18.0 ̄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5.
桂花26(原编号508-4)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91/8030-2(贺县大花生×四倍体半野生种A..monticola-2)F8作母本,粤油223作父本进行复交选育而成的栽野杂交种,具有单株结荚多、出仁率高,抗叶斑病、抗锈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2000~2002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试,3年18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012.5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2.1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籽仁产量2809.2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6.10%,增产极显著,每公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在七个参试品种中均列第一位.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2年12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622.50kg/hm2,比当地栽培品种粤油116增产9.9%;平均籽仁产量2535.75kg/hm2,比粤油116增产12.42%,该品种于2004年获国家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6.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濮花17号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审会审定命名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白沙型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50.23571.8kg/hm2和2151.752654.1kg/hm2,籽仁比对照增产10%以上,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到6000kg/hm2。其生育期105d左右,适合于夏直播。中抗锈病、叶斑病、网斑病,且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29.69%,亚油酸含量40.52%,荚果美观,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可以为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时播期和密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用型向日葵YK18-1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播期、种植密度)裂区试验设计,其中播期(主因素)设5月15日、5月30日、6月14日和7月1日4个水平,种植密度(副因素)设8.3万、6.7万、5.6万、4.8万、4.2万和3.7万株/hm2计6个水平,在行距60 cm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向日葵生育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会导致向日葵各生育期均缩短,其中出苗到开花阶段历经时间受播期影响较大,开花到成熟阶段历经时间受播期影响较小.播期对籽仁粗脂肪含量、结实率、单盘粒重和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籽仁率具有极显著影响;播期×种植密度对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均不显著.不同的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除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指标达到最高值的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不同.综合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分析认为,播期5月30日、种植密度8.3万株/hm2组合效果最好.该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1888.89 kg/hm2,籽仁粗脂肪含量为59.54%.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垄宽、密度对多粒型品种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院花1号适宜90 cm垄宽,密度14万穴/hm2,本试验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达到3533 kg/hm2。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远杂9847选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杂984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豫花15号为母本、(豫花7号×Arachis sp.30136)F1为父本,利用远缘杂交技术选育出的高产、高油、综合抗性好的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180·88 kg/hm2,平均籽仁产量2878·58 kg/hm2;2009年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715·70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454·50 kg/hm2。2008-2009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736·70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366·75 kg/hm2;2010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373·2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226·65 kg/hm2。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55·79%,高抗网斑病,抗叶斑病、锈病、病毒病和根腐病。远杂9847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0006),于2011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1003)。该品种适于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等大花生种植区推广种植。远杂9847的成功选育说明花生远缘杂交技术是实现品种突破、全面提升品种综合性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