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际养猪生产过程中,应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引起猪应激因素有很多,如饥饿、寒冷、高温、疾病、拥挤、运输和转群等。应激的猪由于机体代谢失调,免疫力下降,比正常猪更容易感染疾病,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通过介绍应激发病机理和主要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以期为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应激危害。  相似文献   

2.
生猪生长各阶段,保育猪的养殖管理很重要。因为该阶段的应激因素最多,一旦疏于管理,对后期的育肥效益造成极大影响,养猪人一定要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文章介绍保育猪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应激因素做汇总阐述,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保育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症状与发病机理,并提出防制措施,以期为猪应激综合症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综述了猪应激的概念、发生原因和诱发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等,旨在为养猪生产中猪应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建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晓霞 《现代农业》2011,(5):177-177
猪的应激综合征是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表现各种特异症状的综合征健康猪因环境的突然变化易发生该征而出现全身颤抖、呼吸困难、肌肉僵硬、下痢、水肿病等综合病症。介绍了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以期降低该征给养猪户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是由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和环境应激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两耳变蓝、呼吸困难、黄尿为特征的疾病总称。本文介绍了规模猪场发生高热病的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永久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11-311,314
猪的应激综合征是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表现各种特异症状的综合征。健康猪因环境的突然变化易发生该征而出现全身颤抖、呼吸困难、肌肉僵硬、下痢、水肿病等综合病症。介绍了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与防治方法.以期降低该征给养猪户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猪应激综合症容易持续、反复患病,致使猪只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减弱,从而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产生继发感染。并且出现应激综合症的猪只猪肉品质严重下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可以通过选育淘汰易感猪,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中应激因素有效预防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V_E对生长育肥猪的应激、免疫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试验性应激方法诱发试猪产生应激,其结果反映了应激和血液激素的相关性,揭示了应激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证实V_E可降低猪对应激的敏感性和提高猪的免疫力,说明V_E作为猪的抗应激剂和免疫增强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彭学成 《农技服务》2007,24(1):79-79
介绍了猪应激性疾病症状以及宰后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应激因素、相关疾病鉴别、免疫与药物预防等的角度阐述如何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6,(11)
正猪应激综合征是指猪在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后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应激性综合征的特征变化是死亡或者屠宰后的猪肉出现颜色苍白、质地柔软以及水分渗出等。引起猪应激综合征的因素有很多,如对猪进行驱赶、殴打、注射、电击、捆绑以及长途运输等。猪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外界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以及出栏转移等。体型矮小、四肢短小、肌肉丰满的猪容易发生该病,也与遗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416-1420
养猪生产中,猪受到的应激主要包括冷应激、热应激、免疫应激、断奶应激、氧化应激、运输应激等,这些应激都会影响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导致猪生长、繁殖以及肉质性状下降。近年来,通过缓解技术的应用,以减少应激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已成为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概述了免疫应激、断奶应激和氧化应激对养猪业的危害,在减缓应激方面所采取的营养调控技术,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彭国瑞  谈晨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24-25,77
生产中随着猪饲养密度的提高和应激因素的增加,猪病种类明显多,病性也日趋复杂,病害成为养猪业最大的威胁。红尿是许多猪病的常见伴发症状,引起猪排红尿的原因很多。着重从各种红尿的成份出发,对能引起这一病症的传染性因素、营养性因素、中毒病、遗传因素、药物性因素等常见病因进行了分析,为猪病确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引起应激的因素及其对现代养猪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应激是指在非特异性的应激因素(如运输、转栏、高温、预防注射、配种等)的作用下,猪发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肌肉僵直、后肢呈现痉挛性收缩,并伴随突然死亡的一种症状.应激使育肥猪日增重降低28%,使全世界养猪业每年损失近10亿美元,我国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给广大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应激就是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激原)的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全身性应答反应.是一种非特异反应。应激综合症,就是由于各种有害的异常刺激。作用于机体的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特异性障碍与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的统称。广泛发生于牛、马、猪及家禽,尤以猪和家禽最为常见。猪应激综合症,又称运输性肌变性,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瘦肉型猪尤为多发。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猪应激综合症是由于遭受不良因素的刺激,因而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必须科学防治。 一、发病原因 引发该病原因:一是刺激:如长途赶运、鞭打、捆绑、电击、狂风暴雨、注射疫苗、兴奋、恐惧、使用全身性麻醉剂、配种、分娩等。二是环境突然改变:如转移运输,出栏,长期垫圈饲养、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三是遗传因素:猪应激综合症与体形和血型有关,发生该病的几乎都是短腿、体矮、肌肉丰满的卵圆形猪:杂交猪和含有某些血缘的瘦肉型纯种猪,如兰德瑞斯猪、皮特兰猪等发生较多。四是饲料营养成分不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可引起营养应激。  相似文献   

18.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9.
孟凡祥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37-337,340
介绍了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形式、发病机理、发病症状,提出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