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东北天然次生林阔叶树种枝条基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树冠结构是定向培育森林的技术手段,目前树冠模型常采用枝解析的方法。该研究用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10个阔叶树种的枝条解析数据建立树冠结构相关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模拟阔叶树种枝条基径的模型,用逐步回归拟合枝条基径与总着枝深度、胸径、树高、冠幅、冠长之间的多项式回归关系,相关指数在0.9以上。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冠长与着枝深度的组合对模型贡献率较小,白桦和椴树的相关指数较小。该研究对抚育整枝提供理论指导,为森林经营措施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径及截干高度对高阿丁枫实生苗枝条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月的高阿丁枫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套设计进行苗木地径及截干高度对枝条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苗木地径极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枝条总长、有效枝条数和穗条产量;(2)截干高度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和有效枝条数;(3)促进苗木萌发枝条各指标的最佳地径和截干高度组合为地径D>6.50 mm,截干高度13 cm相似文献   

3.
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及枝解析木法调查树冠生物量,并采用标准枝法与枝条模型估算法对估测的树冠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枝长与枝基径,枝条生物量与枝基径、枝长等各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一级枝长模型及枝条生物量模型。通过对枝条生物量估测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枝基径与枝条生物量、叶生物量有很高的相关性,幂函数拟合的精度较高,参数估计较稳定;虽然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较大,但因参数变动较大,预测不稳定。在树冠生物量模型研究中,基于胸径建立异速生物量模型,相关系数R2值达0.906以上;通过对估测树冠生物量模型的比较,枝条模型估测法优于标准枝法,同时对模型进行F检验,F值达极显著水平,所选枝条生物量模型对长白落叶松树冠生物量的估测具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银杏因结果晚而俗称"公孙树",通过嫁接可提早结果。为探索不同的嫁接方法对银杏丰产的影响,对定植9 a的实生银杏树进行高接换冠,选用不同的接穗和嫁接方法进行试验,嫁接后第5年和第8年测定产量和树冠偏冠度。对单株产量和偏冠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a生和3 a生枝条高枝接换冠既能保证早期产量,又能解决银杏偏冠问题,后期丰产优势明显,可延长盛产期限。  相似文献   

5.
巴旦杏丰产树形培育及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旦杏(Amygdaluscommunisl)属强阳性树种,特喜光。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成年巴旦杏树冠高达7m~8 m,冠幅6m~7m,叶芽萌发力强,成枝力高,潜芽寿命长,大部分品种分枝角度小,有的品种枝条还有轮生习性(如双果巴旦木)。巴旦杏栽植后如不加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则往往枝条紊乱,直立竞争枝多,使树冠很快造成郁闭,冠内通风、透光不良,内膛枝干枯,结果部位外移,结果量减少,最后只有树冠表层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为培育丰产树形结构,使主枝层次明析,分布合理,有足够的有效光合面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调…  相似文献   

6.
回归分析法是构建单木生物量模型进而估算群体生物量的基本方法。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市马店河一个麻疯树4年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模型的构建过程,运用相关生长定律分析参数合理性,并筛选了适宜的模型构建参数。首先,用地径、高度、D2H、树冠直径、冠幅、枝下高、树冠垂直投影体积这些灌木生物量测定中经常采用的外部形态指标构建麻疯树单木生物量模型,得到拟合性最好的幂函数、抛物线、对数函数模型。其次,采用树体构型指标,如枝条数量(不同年龄枝级)与分支率(总体分支率、)参数构建单木生物量模型,得到相关性不等的幂函数、抛物线模型。用年龄平均法与直径增量法同时估算了麻疯树单木生产力,分别为Pa=4.93±3.92 kg.a-1,Pd=4.59±3.82 kg.a-1,方差分析差异不明显。经回归,获得单木生产力模型。通过排序,获得对生产力贡献较大的因子,并对筛选的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到Y=∑AiXi(其中Ai为第i个常数,Xi为第i个变量,i为测定变量总个体),提高了估算的精确度。分析表明,地径、冠幅直径、冠幅、冠幅垂直体积都能较为准确的估算单木生物量、生产力,但生殖生物量估算相关系数在0.8以下(0.607〈r2〈0.753),精确度不高,表明生殖自身特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8.
2008年在新疆尉犁县的苗圃地,通过测定不同咸水滴灌量(3000,4 500,6 000 m3·hm-2·a-1)下5种植物的主要形态指标的生长量,包括株高、地径、冠幅和根冠比,确定了各植物合适的咸水滴灌量.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3个咸水滴灌量中,多枝柽柳和银新杨的合适咸水滴灌量为6000m3·hm-2·a-1,9月份时该咸水滴灌量下多枝柽柳的株高生长量为26.2 cm,冠幅生长量为9 925.7 cm2;银新杨的株高生长量为8.3 cm,地径生长量为0.242 cm,冠幅生长量为605.0 cm2;中天杨和四翅滨藜的合适咸水滴灌量为4 500 m3·hm-2·a-1,9月份时该咸水滴灌量下中天杨的株高生长量为23.5 cm,地径生长量为0.269 cm,冠幅生长量为4 560.0 cm2;四翅滨藜的株高生长量为50.8 cm,冠幅生长量为24 900.0 cm2.不同咸水滴灌量下,土壤表层0~5 cm的含水量最低,而含盐量最高;当土壤深度超过10 cm时,土壤的水盐变化已经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石岩寨林场10000亩华山松林中选取29块样地,实测2439组不同径阶树高,冠幅及枝下高数据,利用营养面积技术,建立树冠面积与立木胸径的回归方程,确定不同径阶应保留的标准密度,间伐强度蓄积为40.1%,间伐强度株数为39.98%,间伐蓄积为51359m3,出材量76838.4m3.  相似文献   

10.
在永安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林中选择不同的林分设置若干个标准地,在标准地中进行每木检尺与树冠冠幅等林分因子调查,分径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标准地中树冠冠幅与胸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巨桉树冠冠幅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冠幅面积与冠幅的关系导出林分各径阶的基本密度和最大密度,建立巨桉的合理经营密度表和合理经营密度图.从而为生产经营单位调控林分密度、进行营林抚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7.
18.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