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的范畴,历来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庸》所蕴含的知行观,以及《中庸》中知行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庸》之“诚”具有历史的起源、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完满的功效。因此,道德主体的人要在道德修养中,努力把握《中庸》之“诚”的深厚内蕴,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实现“诚之”功夫,从而获得个体有限生命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3.
朱子学在后世传衍中逐渐显出异化为记诵口耳之学的一面,元代吴澄传承晚宋以来勉斋学派的批判创新精神,对朱子思想加以修正,彰显了潜伏已久的朱陆合流之思潮。以《中庸》诠释为例,草庐批评《中庸章句》过于精详而流于分裂,对全书章句作出了新的划分,突出尊德性对道问学的优先性,重新诠释“本心”概念,显示出宋元时期朱子学者经典诠释的创新能力,表明元代“朱陆合流”实为朱子学内部自我更新调适所至。  相似文献   

4.
《中庸辑略》系朱子删定石《中庸集解》而成,原本辑录的十先生《中庸》说被芟节多达134条,比例几近30%。经此“再造”的版本异同,固已不同于一般而论的版本文字差异,而宜视作删订者的主观故意行为。本文采用文献考证、数量统计等方法,结合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揭示朱子芟节的“义例”及其潜在的诠释意图,并将此置于朱子学术思想的发展环节来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中庸”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平常不易 ,并逐渐成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滞碍社会进步的思想工具。但是 ,在明清之际社会大动荡、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 ,王夫之以实有、体用 ,对传统中庸观作了重要辩正。王夫之的中庸辩正是中庸观的重要发展 ,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贡献 ,是明清之际反省理学 ,反思传统 ,早期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先秦农家农业辩证法思想初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刘辉平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长期坚持“以农立国”的方针,农业生产素来发达。以土为本的农业文明成为中华民族辩证智慧滋生繁衍的最深厚的土壤。我们的先人仰观俯察,“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第三十章),扩展了...  相似文献   

7.
《尚书》、《华阳国志》记载:“武王灭纣之后,巴蜀及庸国均以地产生漆、茶叶作为周王朝的贡品”。而湖北竹溪县梅子垭地处古庸国国都西南数十公里,为贡茶的主产区。唐朝以后,梅子茶更是被世人所椎崇,被钦定为“贡茶”。进入上世纪90年代,梅子垭有名无茶,规模过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发展桎梏日趋显现,最终形成“抱着金碗讨饭”的尴尬处壤。  相似文献   

8.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物我同源”的“一体观”、“崇敬自然、遵循规律”的“自然观”、“天人调和、平和淡然”的“中庸观”以及“精行俭德、清心御欲”的“道德观”四个方面。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深入分析《茶经》的生态哲学内涵,并尝试从“整体观”、“系统观”、“自然观”等角度寻求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契合,实现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理论的结合,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义盛中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处事理情时具有一种和谐适度的精神,即“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做事时讲究“分寸”,把握“火候”,“无过无不及”,以期达到“恰似好处”。这种和谐稳固的粮神内涵,亦使得中华民族社会进程中长期保持一种稳固安定的社会状态。中华民族这种入文精神的构成,心理内蕴的建构无疑得益于中华儒学先哲孔老夫子的“中庸”思想的精辟阐释。关于孔子“中庸”思想.学术界历来分歧已久,为正确认识,评价和把握孔子“中庸”思想,似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即孔子中康思想建构的时…  相似文献   

10.
以《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治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近现代学者对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诠释与发展.提出其给当代学人的治学启示主要有:(1)博学、审问、慎思是培养当代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有力借鉴;(2)明辨、笃行是成就当代学人政知与力行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3)学风、文风、德行是衡量当代学人治学真伪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华书目报为例,指出图书馆传统采访方式的缺点,详细分析了网络采访模式的现状、基本条件、优越性和工作流程,及其对图书馆工作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网络采访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关于西域史地的著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农业资料。本文以物产、土壤和气候为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目,对此做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简单考证了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整体农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真人图书馆是近几年来图书馆界兴起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在此介绍了真人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引入真人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必然,并以黑龙江省图书馆的真人图书借阅活动实践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运用真人图书馆理念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高职学校办学定位和图书馆期刊馆藏结构的特点与现状,分别论述了如何解决重点建设专业与其相关专业群期刊、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期刊资源和图书资源等4方面动态平衡问题,得出这是期刊资源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将每本图书都加上RFID(射频标识器),这些图书便会将自身的信息,以无线方式提供到接收端,这样一来,图书的借还过程,就会自动通过接收端传输到图书管理系统中,这便是物联网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图书馆运营管理,可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减少读者等候时间。文章以某图书馆引入物联网运营管理,展现了物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这部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兵书,作为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资源,它的理论在选择教师、教师做好授课前的准备、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等方面给古汉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是坚持改革开放、保护私人财产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宣言书。它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长期以来渴望由法律对物权进行确认的愿望。纵观《物权法》有喜亦有忧,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抽样调查中最优轮换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林业信息资料的抽样调查中,最优样本轮换率的问题,根据抽样理论构造均值加权估计量,应用解条件极值的数学方法,确定最优样本轮换率就是样本的老化系统,并分析了几种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将个案研究方法引入图书馆藏书补充过程,意在揭示在图书馆界已普遍存在的临时增拨经费及运作,即决策过程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水摆夷风土记》这一部详细记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20世纪30年代风土人情的游记体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了书中记述的滇南茶马古道交通状况、沿途主要城镇及滇南部分茶区当时的茶叶发展状况,认为此书对滇南普洱茶区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