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氮肥基追比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南疆地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基追比,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基追比(N1,基肥∶追肥=0∶10;N2,基肥∶追肥=2∶8;N3,基肥∶追肥=4∶6)水平,研究氮肥基追比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N1处理缩短花铃期,其生育期较N2、N3提前10~11d,N2、N3处理间差异不大,N1处理显著降低杂交棉株高,茎秆纤细,主茎叶少而窄,果枝数减少,蕾铃数量少。N2处理的杂交棉株型合理,植株健壮,真叶14.4~14.8片,倒4叶宽和果枝数具有优势。3个处理的杂交棉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积累趋势一致,N2处理增大干物质快速积累速率和延长快速积累持续时间,提高花后干物质累积量。"三桃"比例均以伏前桃和伏桃为主体桃,N2处理更为合理。通过增加成铃和提高铃质量使皮棉产量达4 223.3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博州杂交棉适宜氮肥基追比进行研究,探寻杂交棉合理的基追比例。结果表明,不施底肥N1(0∶10)处理表现较差,植株矮小,鲁棉研15号和中棉所43号均以N2(1∶4)处理各项指标表现最佳,N3(2∶3)处理其次,适宜的氮肥基追比能提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从而达到增产效果。鲁棉研15号N2处理籽棉产量达7 823.09 kg/hm2,中棉所43号相应处理为8 805.22 kg/hm2。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南京和盐城两生态点研究总施氮量为225 kg·hm-2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苏啤3和单2两个大麦品种花后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均随着氮肥基追比先升高后降低,在氮肥基追比为7∶3时达到最大.大麦籽粒产量亦呈现相同的趋势,以氮肥基追比7∶3处理的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采用合理的氮肥基追比、保持花后较高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再分配,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氮肥施用策略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明确膜下滴灌棉花不同氮肥施用策略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进行大田试验,对不同生育期棉株干物质积累进行测定.[结果]各处理棉株干物质积累动态都呈"S"型曲线,用Logistic生长函数进行拟合,模型拟合较好;棉花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间在初花期至盛铃期,棉株干物质积累总量与皮棉产量之间存在很好的一致性,各处理间单株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各个处理间单铃重和衣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蕾期、花铃期前轻后重,盛铃期前重后轻的施肥策略能够获得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其产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分析适宜冀南棉区机采棉种植的氮肥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60、120、180、240、300、360和420 kg/hm2共8个氮肥施用梯度,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冀南棉区机采棉株高、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节位、果枝长度、果枝节数、果枝夹角、吐絮率、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叶倾角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用量的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果枝长度和果枝夹角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果枝始节高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棉花吐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N3~N8没有显著差异。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可以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降低叶倾角,使冠层有效光截获量显著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单铃重呈增加趋势,棉花籽棉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N6~N8差异不显著。【结论】氮肥用量会显著影响棉花适宜机采农艺性状,影响棉花株型塑造、群体冠层结构和产量,冀南棉区机采棉的氮肥推荐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实现棉花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以邯棉559为试材,设氮肥(尿素,N含量46.7%)施用量0(不施,CK)、180、270、360和450 kg/hm~2计5个处理,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且指标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氮量≤360 kg/hm~2时增施氮肥效果普遍明显,而施氮量45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适宜的氮肥(尿素)施用量为360 kg/hm~2,该施肥量较为经济,且棉花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铃重较大,产量和衣分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氮肥运筹对雹后重播受旱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方法】主区为正常蕾期灌水处理(CK),蕾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副区为4种施氮比例不施氮(N0)、以盛铃期为界限分为(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3∶7 (N37)、(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5∶5 (N55)、(蕾期肥+花期肥)∶铃期肥7∶3 (N73),研究雹后重播受旱棉花的最佳氮肥运筹。【结果】在同一氮肥处理下,蕾期中度水分胁迫较CK处理生育进程提前,茎粗、有效果枝、倒四叶宽、双铃率以及LAI、Pn均有所降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及出现时间、拐点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有所下降,单铃重、衣分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水分处理下,铃期肥比例增加,生育进程延后,倒四叶宽增加;不同追肥比例在茎粗、有效果枝数、倒四叶宽、双铃率、 LAI、Pn均优于N0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量、最大积累速率、单株结铃数、籽棉产量均高于N0处理;在正常蕾期灌水处理(CK)下N5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DPC喷施三次的处理效果最佳,棉花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在盛铃期,最高值为4.8;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布均匀,并具有提高单株成铃数的效果,较对照增加0.41 ~1.74个成铃数;棉株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皮棉产量达到3 583.3 kg/hm2.[结论]在肥水适量的基础上,适期运用DPC对棉花进行系统的化学调控,其中化控三次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水氮运筹对棉花塑型的影响,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66cm+10cm)田间试验,在总灌溉量和总施肥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溉量(W1、W2、W3)和追氮量(N1、N2、N3)对棉花个体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氮肥处理对棉花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高产处理W1N2的株高79.9cm、株宽42.4cm、茎粗9.67mm、每株果枝数9.1、单铃质量5.90g、单株有效铃数5.8、籽棉产量7 845.88kg/hm2。精细化水(W)氮(N)运筹对棉株内围铃、外围铃的构成比例以及上、中、下部棉铃分布比例影响不显著,高产处理W1N2的下、中、上部棉铃分配比例达到36%、33%、31%。通过机采棉膜下滴灌精细化水肥运筹,可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有效调控,实现优化棉花产量结构,增加籽棉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盆栽种植方式,在避雨棚内对苗期棉株进行淹水,研究不同淹水程度下棉花形态、产物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棉花产量、单株成铃率、单铃重、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减少,而衣分没有变化;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各指标将进一步降低,淹水20天后,叶片SPAD值急剧下降,皮棉产量减少了80%以上,基本绝收。综合分析表明,淹水15天可以认为是棉花苗期适应涝害胁迫的临界时间,在此之前棉花可以通过栽培技术措施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高校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难点问题,基于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经验做法,探索了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创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总结了以试验基地为载体,创新群体为骨干,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承担重大课题、出重大成果,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创立现代农业先导型样板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等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畜禽粪便污染与治理利用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病原微生物,氮、磷,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对水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出发,剖析了畜禽粪便的污染和危害,探讨了畜禽粪便污染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治理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合理布局建设用地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该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运行和发挥其作用,通过从政策制度、整理潜力分析、土地整理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研究,并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增减挂钩工作的合理开展。  相似文献   

15.
宁乡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历了从小范围试验示范逐步发展到大面积普及推广,从水稻到其他经济作物,应用技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介绍了统防统治工作中的经验,包括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引进高效施药机械、引进竞争机制、优化专业化防治队伍等,以及农业植保部门热诚服务,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力保障了专业化防治效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加快技术更新、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经营、实施集中连片,以达到提高防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果蔬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果蔬仍然具有生物特性,在贮藏或销售过程中会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伴随着热量交换和质量传递,研究该过程有利于掌握果蔬的品质变化规律,优化贮运设备.在阐述果蔬传热传质过程中水分迁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在果蔬传热传质研究上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包括试验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和CFD方法,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其中,试验研究具有准确、直观性强等特点,但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数学模型方法为果蔬品质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途径;数学模型和CFD方法具有不受果蔬季节性限制等优点,但需对结果进行修正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宁乡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历了从小范围试验示范逐步发展到大面积普及推广,从水稻到其他经济作物,应用技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介绍了统防统治工作中的经验,包括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引进高效施药机械、引进竞争机制、优化专业化防治队伍等,以及农业植保部门热诚服务,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力保障了专业化防治效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加快技术更新、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经营、实施集中连片,以达到提高防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西果树、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以及防治效果情况,总结了5点经验:领导重视是保证;技术支撑是核心;示范样板建设是关键;机制创新是动力;群众广泛参与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媒介尤其是影像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突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以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校园院线等为代表的影视资源运用,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挖掘影视资源独特的"以文化人"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应用影视资源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20.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前人有关缓控释肥料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缓效途径和研究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缓控释氮肥的分类、控释机制和评价方法;并展望了控释肥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