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分析长寿债券的市场发展以及连续型和触发型两类长寿债券的运行机制,采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推导出当死亡率服从双指数跳跃(DEJD)分布时,长寿债券的定价解析式,研究发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设计并发行触发型长寿债券是一种应对长寿风险更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43-144
概述了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属性和作用,阐述了实施中存在的发行门槛偏高、市场规模偏小,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发行不够理性,定价模型不成熟、定价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可转换债券的外部环境,规避可置换债券发行风险,对可转换债券进行正确定价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16-117
天气衍生产品在非灾难性天气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一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品本身的合理定价。作为非传统金融衍生品,天气衍生品市场能够很好提供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同时,在天气衍生品市场上,经纪商扮演着比在传统金融衍生品市场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天气衍生品定价时必须考虑经纪商的做市角色,考虑其套期保值成本对天气衍生品定价的影响。基于基本的衍生品合约的期望赔付和风险赔付,讨论经纪商做市的套期保值成本、风险厌恶水平影响,研究天气衍生品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4,(16):51-51
2004年以来,淮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快速发展,开办区域已扩展到全市所有县区,险种不断丰富,覆盖了农林牧渔的各个方面。据统计,2004~2013年,淮安市农业保险累计向130万户农户支付保险赔款5亿元,户均赔付近400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降低农民承担的风险、弥补农业灾后损失、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保险主要是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进行赔付,仅对生产风险提供风险保障,而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则基本没有保障。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5—2014年中国农业保险赔付率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H-P滤波分解模型分析中国农业保险的赔付风险状况,探讨中国农业保险赔付的主要风险来源,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判断自然灾害与农业保险赔付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风险并不是农业保险赔付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在对农业保险赔付风险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不符合的现象。认为理论与实际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农业风险的特殊性、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以及养殖业保险风险衡量指标缺失,为此,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建立农险基金来进一步分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畜产品市场价格异动关系国计民生,度量畜产品价格极端波动、调控畜产品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等5种具有代表性的畜产品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根据超越阈值模型(POT)和区间选取模型(BMM)模拟预测极端事件对5种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程度。测算了不同级别风险下畜产品月度间价格波动幅度和年内价格波动幅度,结果表明中国畜产品市场总体风险水平较高,且上涨风险大于下跌风险。最后,提出了保障中国畜产品市场稳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巨灾债券定价理论为基础,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将农业巨灾生产风险与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相结合,并以海南省1992-2012年橡胶产量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样条回归模型、核密度估计方法,通过债券参数的不同变化和组合得出多年期农业巨灾风险债券价格,并模拟设计了相应的农业巨灾债券产品.结果表明:农业巨灾债券是当下弥补我国农业在重大灾害下所遭受损失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金融创新;巨灾债券合同设计的触发值、必要收益率水平与债券价格呈负相关关系,面值偿还比例与债券价格为正相关.因此,为保证农业巨灾债券的顺利发行、提高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发行初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培育,债券的合同要素和参数水平也需要根据投资者的偏好程度和行为特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规定.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风险是名义债券的发行者和投资者不可避免的风险,推风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将能解决名义债券所面临的这一实际问题。对比对通货膨胀指数债券进行了介绍,分别从投资者、发行者和决策者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在规避通货膨胀风险、节省财政费用、提供经济决策信息方面的潜在优点。  相似文献   

9.
孙婧 《北京农业》2012,(30):174-175
为了保障整个保险业的正常运作,将巨灾风险向再保险市场转移是分散巨灾风险的方法之一。从目前实践来看,各省市未形成统一的巨灾风险再保险分散机制,北京市政府同意承担160%以上赔付率的无限超赔责任,河南省承担赔付率200%~300%赔付率之间责任的一部分,但更多省市政府未明确其赔付责任。对于高额的赔付必须进行有效的再保险费率厘定,才能使农业再保险在巨灾风险下有效运转。以河南省小麦为例,按照河南省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风险控制方案对再保险费率进行厘定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能够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必须注意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各种风险,从应对债券发行中所存风险及风险防范机制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规模、条款、风险收益特征和套利机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可转债市场规模仍远不及美国,尤其对创新性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上差距更大。中国可转债的条款设计更多替发行人考虑,而较少关注投资者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扩股融资动机。从风险收益特征和套利机会来看,发现美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债性凸显,股性较弱,而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具有偏股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台风损失分布进行拟合,根据我国台风损失数据特征,选择一种能对具有尖峰、厚尾、偏态特征的分布进行较好拟合分布的g-h分布进行分析;在均衡定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台风巨灾债券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定价分析,将模型应用于三种台风巨灾债券并计算出其利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巨灾债券,由于利率均高于同期国债利率,对投资者来说都具有较大吸引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巨灾风险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梳理绿色债券相关理论基础上,以16个二级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林业企业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与股价相关性、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市场价值,探索发行绿色债券的林业企业市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融资对提升公司长短期的市场价值具有重大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是经济实体发展绿色经济的表现,是符合经济趋势和其自身发展趋势的行为。林业企业对绿色债券的发行,持积极股价效应,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由于其项目投融资的绿色性,对市场效应有更好的显著性和持续性,对绿色债券的发行表现出积极市场效应,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依据绿色债券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林业企业自身的生态特性,从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政策制度、融资优势、自身特征三个方面,在详细阐述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行性基础上,提出林业企业推动绿色债券发行相关建议:构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制度规范、增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融资意识、提高林业企业绿色债券运营能力、加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利用胺分子中氮原子成键的空间特征,接上3个含有S,N杂原子的氨基酸侧链从而合成了穴醚状含N三臂类肽,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对客体识别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Several well-characteriz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contain a metal-carbon double bond or a metal-carbon triple bond. In other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catalyst systems in which the metal is likely to be in a relatively high oxidation state, such as molybdenum(VI) or tungsten(VI), metal-carbon multiple bond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Some rec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even supposedly well understood reactions such as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may actually involve catalysts that behave as if they contained a metal-carbon double bond instead of a metal-carbon single bond. The chemistry of metal-carbon double and triple bonds should eventually complement and perhaps. overlap the known chemistry of complexes containing metal-oxygen double bonds or metal-nitrogen triple bonds, respectively; unique catalytic reactions involving carbon, nitrogen, and oxygen ligands multiply bonded to transition metals are therefor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基准利率没有变化的前提下,研究国债交易市场内部对国债日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18支记账式国债从2009年4月20日到7月29日每日收盘价及成交量等数据,在进行修正后得到基础数据。通过系统聚类的方法将选取的国债样本分为三类。进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短期,利息水平对当期收益率的影响为负向,而长期中,则为正向。前日的收盘价以及收益率水平,对当期的收益率影响为负向。而价格走势对于国债日收益率影响最为显著。可见投资深交所记账式国债时,无论债券期间长短,债券的价格对于该支债券的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方法研究了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MF)体系中三聚氰胺(M)羟甲基化机理和缩聚反应结构中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MF反应体系中羟甲基化程度大于缩聚程度,OH~-离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形成M氮负离子或羟甲基氧负离子中间体后参与羟甲基化和缩聚反应。由于ESI-MS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无法清晰描述MF体系中生成桥键和醚键等结构的竞争关系;在~(13)C-NMR研究中表明甲醛(F)与M的摩尔比可以显著影响缩聚产物分布,在低F与M摩尔比条件下醚键与桥键具有明显竞争关系,随着摩尔比升高,醚键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在MF体系中醚键结构一直具有优势的原因可能与π-π堆积超分子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8.
Elementary chemistry distinguishes two kinds of strong bonds between atoms in molecules: the covalent bond, where bonding arises from valence electron pairs shared between neighboring atoms, and the ionic bond, where transfer of electrons from one atom to another leads to Coulombic attraction between the resulting ions. We present a third, distinct bonding mechanism: perpendicular paramagnetic bonding, generated by the stabilization of antibonding orbitals in their perpendicular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n strong fields such as those present in the atmospheres of white dwarfs (on the order of 10(5) teslas) and other stellar objects, our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is mechanism underlies the strong bonding of H(2) in the (3)Σ(u)(+)(1σ(g)1σ(u)*) triplet state and of He(2) in the (1)Σ(g)(+)(1σ(g)(2)1σ(u)(*2)) singlet state, as well as their preferred perpendicular orientation in the external field.  相似文献   

19.
Hydrogen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probe of the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surfaces. Such surfaces consist of bond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bond strain, and hydrogen can react with each selectively depending on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is selectivity is derived from a reduced barrier to reaction associated with strained bonds. In this manner, hydrogen can be used to pick apart the surface one bond type at a time, thereby revealing the structure of even complex multilayer reconstructions. This method is used to directly show that the rest-layer of the Ge(111)-c(2 x 8) surface has a bul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