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效率,在收割机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收割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及相关线路展开优化分析。通过分析行走系统与收割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特性,得出其传递函数及实现双闭环控制与调节的条件;采取行进速度智能精确控制,加入PID核心算法控制、辅助电气线路改进与控制、加入实时监测与准确报警装备等措施,实现整机的控制线路优化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收割机主要性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收割效率较优化前提高13%左右。电气控制线路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为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其他结构优化与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小麦收割机作业路径识别与执行的精准度,结合图形学原理与人机交互技术,针对其路径跟踪系统进行了设计。以图形学技术下的小麦作物田间信息处理原理为基点,考虑田间垄距、垄台宽度及收割作业幅宽的因素,搭建小麦收割机路径控制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图形与人机交互下的小麦收割路径控制系统,将人机交互设计在控制系统的顶层决策板块,匹配智能通信、导航定位算法、电子控制单元及相应的I/O接口,执行机构将转向、行进、变速等动作在人机交互界面终端展示。路径规划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融入图形学与人机交互功能,整机的作业路径识别准确率可由86.60%提升至95.20%,系统路径指令执行率与系统稳定性均大于90%,满足农机作业控制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收割机普及程度较高,但整体技术较为落后,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嵌入式技术是在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可以用于对农业机械和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为此,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收割机的电子监控系统,用于对收割机作业参数和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由监控终端设备和各种嵌入式部件组成。在对水稻和小麦的收割试验中,系统运行稳定;在系统的辅助操作下,收割机作业过程顺利流畅,作业效率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而稳步提高。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降低收割机的故障率,提高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玉米收割机的株距的自适应能力、降低漏采率、提升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新的株距自适应玉米收割机,大大提高了玉米收割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依据移动4G信号的传播特性,设计了玉米株距实时测量系统,针对中国4G现场测试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波传播特性测量与建模方法,结合高性能测试仪器和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构建了3.5GHz测量系统。测量得到的株距量由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进行处理,对执行末端发出指令,调整玉米收割机割台分禾器的间距,从而可以对不同株距的玉米进行收割作业。对设计的玉米收割机进行测试发现:其株距自适应能力较好,可以随株距的变化自动调整分禾器间距,玉米穗的漏采率和破碎率较低,符合高精度作业玉米收割机的设计要求,为玉米自动化收割机械装置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远程指令下达后,无人驾驶收割机迅速进入金色稻田,在稻浪中自动规划路线、自动转弯、自如进退、精准作业,娴熟高效地完成一块块稻田收割。近日,国内首个“5G+智慧农机”示范应用场景在上海市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里演示,这片区域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活动现场展示了新能源智能农机、农业植保机器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最新型智慧农机,它们来自中国一拖、丰疆智能和雷沃重工等国内一流农机制造企业。稻田上空盘旋着5G无人机,实时流畅地将现场收割高清视频通过网络回传至崇明区城乡智管平台远程控制中心。结合5G网络,智慧农机已摆脱对人的过多依赖,实现远程一人对多机的操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小型智能叶菜类蔬菜收割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叶菜类蔬菜收获作业基本靠人工完成,收割效率低,且对蔬菜损伤较大。针对叶菜类蔬菜收割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功能树对机器功能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小型智能自动化叶菜类蔬菜收割机。该机能够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智能调节收割蔬菜的割幅宽度与割茬高度,并采用了电池直流驱动技术、丝杆升降技术、双向丝杠技术和分级传动技术。该收割机收割效率高,可保证蔬菜的收割品质,满足国内大部分地区叶菜类蔬菜收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5、水稻联合收割机有哪几种作业技巧?使用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如果遇到水稻形态不同,农机手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收割技术方法,可以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确保收割质量。现根据作业实践,介绍几种不同的水稻收割技术方法:(1)收割低矮水稻的操作方法。调低拨禾轮的位置,调小伸缩杆与割台底扳的距离,提高收割机的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使收割机经常处于满负荷状况下工作。(2)收割高茎杆水稻的操作方法。为使高茎杆水稻收  相似文献   

8.
<正>1、为确保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在收割机作业中应做到哪"五不割"?(1)水稻田中有障碍物,不收割;(2)倒伏过于严重的水稻,不收割;(3)刚下过雨,水稻湿度大,不收割;(4)深泥田,有陷机的可能,不收割;(5)收割机技术状况差,没有调整好,不收割。  相似文献   

9.
基于WSN和嵌入式系统的收割机智能监测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收割机作业的故障率,提高收割机的实时智能化监测水平,提出了基于WSN和嵌入式系统的收割机智能监测优化方法,并据此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嵌入式监控系统硬件架构和功能软件。根据收割机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结合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采集数据的误差融合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收割机滚筒信息的监测精度,降低了WSN数据传输时延和离散性带来的误差。以收割机作业为基本条件,对嵌入式系统和WSN进行了可行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发生滚筒阻塞时,收割机的滚筒和搅龙的转速突变的趋势是相同的,与现场查看阻塞情况时收割机的作业情况相符合,从而验证了WSN和嵌入式系统在收割机智能监测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玉米收割也从传统的人力收割转变为机械收割。玉米籽粒收割机能够完成玉米收割、脱粒等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传统玉米收割机的不足,探讨了玉米籽粒收割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优化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收割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基于ANSYS分析理论,对易产生共振的核心装置进行三维系统建模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联合收割机工作机理及运动特点,根据机械振动理论和激振频率模型,利用UG软件,选取收割机的机架和收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后得出三维系统物理模型,并导入ANSYS分析软件进行模态求解分析得出前4阶振型。从振型图可知:优化设计较好避开了共振点。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的固有频率与振动试验值误差在±8%范围内,机架与割台质量分别降低15. 3%和8. 8%。由此验证了三维系统建模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从而为类似收割机的振动分析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玉米精播机的综合作业效率,以性能优化提升作为研究目标,基于智能逆变技术的深度应用展开分析。以电控逆变处理与调速机制相融合为出发点,建立正确的电控模块逆变应用数学模型,通过控制分析与硬件优化,进行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智能逆变技术应用的玉米精播机性能优化效果明显,排种精准率与播深合格率分别可提升至94.46%与94.05%,满足精量播种机的设计要求;同时,种子的重播率与漏播率可降低至3.83%与3.06%,整机作业运行稳定,各零部件指令执行协同性好,综合效率相对提升了5.88%,充分体现了智能逆变应用的准确性与适应性,可为类似农机播种装备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使用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如果遇到不同状况的水稻,农机手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收割方法,以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确保收割质量。(1)收割低矮水稻。调低拨禾轮位置,调小伸缩杆与割台底扳距离,提高收割机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使收割机经常处于满负荷工作。(2)收割高茎秆水稻。为使高茎秆水稻收割铺放、输送良好,将拨禾轮上的拨齿调整向前倾斜8°~15°,以加大对水稻收割时的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海峰 《农机化研究》2021,(1):109-113,118
以提升植保无人机的通信系统性能、改善无人机作业效率为目标,结合先进数据传输网络平台技术,对其通信系统进行了设计。在植保无人机通信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上,搭建基于网络控制与传输平台的通信模型并增设控制补偿模型,根据实现功能目标需求,针对系统进行软件模块功能设计与硬件架构配置,形成完整的植保无人机地面监控与机体飞行通信系统并进行通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植保无人机通信内部数据处理丢包率、系统通信强度、无人机作业通信距离等指标均得到改善,系统有效通信距离大幅度提高,系统收发数据信号反应灵敏度较一般传统通信提高21%,系统平均丢包率由1.5%可提升至1.36%,并实现了分级、分功能的数据准确传输与显示,为无人机进行远距离作业提供通信数据传输控制便利,可为类似农机设备通信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韩贵黎 《农机化研究》2021,(1):207-210,215
为了提高收割机车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嵌入式系统和智能PID控制技术引入到了车载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并以车载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为例,设计了底层硬件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以收割机自主导航为研究对象,对收割机使用智能控制技术前后的避障轨迹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未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时,收割机自主行走时容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造成作业事故;而使用智能控制技术后,收割机可以成功地躲避障碍物,这对于收割机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以小麦收割机全局路径优化为研究目标,对小麦收割机从起始点到终点的收割作业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利用Mat Lab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的优化路径比驾驶员主观的随机路径缩短路线19km,节省费用和时间各为10.8%和7.8%。这说明,该算法可以对小麦收割机全局路径进行有效优化,能够大大提高小麦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正使用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如果遇到水稻形态不同,农机手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收割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确保收割质量。以下介绍几种不同的水稻收割技术方法:(1)收割低矮水稻的操作方法。调低拨禾轮的位置,调小伸缩杆与割台底扳的距离,适当提高收割机的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使收割机经常处于满负荷状况下工作。(2)收割高茎秆水稻的操作方法。为使高茎秆水稻收割铺放、输送良好,须将拨禾轮上的拨齿调整向前倾斜8~15°,  相似文献   

18.
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保养、安全使用及存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割机是农业生产、收割作业过程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但联合收割机有其使用的特殊性,主要是收割机存放的时间较长,工作时间较短,投资大并且结构复杂等。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与保养,尽可能的提升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有效的降低收割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作业损失,切实提升收割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使用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如果遇到田块和水稻生产环境不同,农机手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收割方法,提高收割机作业效率,确保收割质量。1收割低矮水稻调低拨禾轮位置,调小伸缩杆与割台底扳距离,提高收割机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使收割机经常处于满负荷状况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收割是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作物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稻麦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但收割机的控制系统相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包括对行走速度的控制。为此,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收割机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作物图像中的谷粒信息计算作物密度,依照设定的喂入量对收割机行走速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保持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在试验中,收割机对水稻和高密度种植小麦的作业效率较高,对大麦和低密度种植小麦的作业效率较低,需要设定较大的喂入量值。结果表明:系统从拍摄作物图像到启动步进电机的整个过程耗时1 s,可以实现对收割机行走速度的实时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