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省直至清代仍然有着较为常见的土地崇拜、稷神五谷神和农神崇拜,土地崇拜和对土地神的祭祀仍然非常活跃。与前代土地信仰相比较,清代四川民间抽象化的土地之神的地位大大下降,土地崇拜中自然崇拜的色彩渐渐消失,社神信仰、土地神信仰及田祖信仰等人格化土地神信仰成为主要形式,庙宇化和世俗化成为神灵信仰的展现方式,民间对土地的崇祀体现出典型的务实性、世俗化甚至功利化。  相似文献   

2.
高中华 《农业考古》2002,4(3):88-91
广西的雨神形象包括风雨雷电神崇拜 ;以对雷神的崇拜为突出 ,可从祭祀的时间、场所、祭品和主持者等方面加以区别。雨神崇拜的观念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而且这种自然崇拜 ,作为宗教信仰 ,有其存在的思想基础和自然基础。广西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 ,既融合了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信仰 ,又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增辉添色。  相似文献   

3.
乾隆朝是清代最为兴盛的朝代,为巩固统治,乾隆帝强化了各方面的专制举措,在宗教方面,乾隆帝对道教的管理主要涉及道教度牒、宫观的修造、龙虎山张真人与道士娄近垣以及神乐观的改革几个方面。为限制道教势力的发展,他重新制定和实施新的道教度牒和道籍制度,颁发多条道教宫观的修造禁令,对神乐观进行 “去道教化”的改革。同时,他还对龙虎山张真人及道士娄近垣的地位和权力进行贬抑,强化清政府对道教的管控。这些举措与乾隆帝本人对道教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并最终影响到上层道教在清代中后期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端午等七、八个名称。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民间的传说和学者的研究,有许多种说法。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祭祀那些有德行、驱鬼怪的“正神”和历史人物。比如有纪念屈原的,有纪念汉代孝女曹娥的,有祭祀道教张天师的,有纪念避邪之神钟馗的。又如,...  相似文献   

5.
泰山赤灵芝     
泰山赤灵芝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张冬梅泰山赤灵芝是泰山的珍贵特产。据当地民间传说,神农尝百草,在泰山上发现此药,故称“神草”,将它和人参相提并列为“上上药”。泰山赤灵芝系空菌科,是一种药用真菌。外形似五彩蘑菇,“伞盖”呈不规则云朵状。大者径长10多...  相似文献   

6.
戴方晨 《农业考古》2022,(3):238-243
秦汉时期,根植于原始社会宗教习俗的农事崇拜、农神信仰与春秋诸侯国各地上古神话、帝王传说、阴阳律历等不断融汇,呈现出日渐庞杂、调整频繁的特征。本文选取汾阴后土祠为研究对象,梳理战国秦汉以来后土崇拜的时空线索,指出汉代后土崇拜远承商周时期的社祭传统;在战国楚地南方神话与齐地黄帝五行学说影响之下,后土作为土地神的形象逐渐确立...  相似文献   

7.
徐海翔 《甘肃农业》2005,(12):187-187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各个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无论在祭祀、祈福、占卜、符咒、禁忌这些信仰习俗中,还是在普通老百姓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俗信形式中,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都表达了“吉祥”的母题。这里曾有过图腾的崇拜,有过对“虚的神灵”的崇拜,但最终约定俗成的的民族心理都是人们对美的理想的追求、向往和祈愿,使它成为了中国民俗文化精神内涵的一条红线。它贯穿整个历史,即使在社会文明发展的今天,它依旧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亲和力的重要纽带。吉祥图——是“吉事有祥”的图纹。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艺术内容,最广泛的人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各个领域里,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于传统的祝愿美好、祈求幸  相似文献   

8.
甘满堂 《农业考古》2007,(2):112-113
许多传统行业均有保护神崇拜的习俗,“茶神”却不多见。古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叶解渴提神的传说,但无人将他作为茶神。陆羽因一部《茶经》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化集大成者,也只是“茶圣”,并没有被当成“茶神”。虽然全国没有统一的茶神传说,但在福建闽北茶产区却拥有茶业保护神——张三公崇拜的习俗。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农业信仰和崇拜丰富多彩,其对象大致有山神、土地神、龙神、西王母、祖先、家畜等。随着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这些农业信仰和崇拜习俗正在日益淡化乃至消亡。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和保护,是民俗学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诗经》祭祀诗中体现了一种人与神交流的语辞传递方式,即通过巫身份的祝,将人语.呈告诉于神又转述神对人的赐不。此情形在其它先秦典籍中也可见,好象有一个固定的附话框”,人神“对话”多用之。  相似文献   

11.
祈雨扫晴摭谈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陶思炎一、雨旱信仰在古代农业型社会中,雨水是农耕的命脉,也是造神诱因。先民所谓“神”者,多因其能“为风雨”而称之。《礼记·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荀子·天论》曰:“列星随旋,日月...  相似文献   

12.
熊梅 《古今农业》2006,(2):22-30
在我国隋唐时期,村从法令上被肯定为地方行政末梢组织。唐代的乡村盛行着男耕女织、犁耕火耕的劳动习俗,农业“望天收”的局面相当明显。农人们通过唱歌、聊天的方式进行娱乐消遣,乡间开展的占卜、祭祀带有浓厚的“农本”色彩。由于畏官尚客、重情重义的大众心理特征流行,农家有着不同的待人之道。此外,唐代田家服饰取材广、实用性强,颜色多以白、绿、黑为主,具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依据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以明代一个较有影响但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的道派——灵济道派为研究对象,厘清灵济道派的源起与形成、发展、衰落的基本史实过程,梳理灵济道派的历史脉络及其现状。指出:灵济道派是明代一个以灵济真君为主要崇拜对象、以灵济宫为主要活动场所的道派,它源于五代宋元时期闽人对二徐真人的信仰,形成于明永乐年间,成化年间发展到鼎盛,之后逐渐衰落并流入民间,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崔莉 《古今农业》2007,(1):100-107
清代皖江流域的圩区中,圩民拥有相似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皖江圩区宗教信仰形式多样,普遍建有寺庙庵堂,并有举行家祭的传统。皖江圩区祭祀既具有其它地方祭祀的共性,也体现出圩区的特点:首先是对保护圩区农业安全神灵的格外崇拜,体现出重农观念。第二,许多对圩区做出卓越贡献的官绅成为圩民祭祀之神。这些神灵都是保佑圩区风调雨顺、为农业、渔业消灾避难的庇护之神。通过祭祀活动的举行,圩民之间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张经 《农业考古》2002,(1):154-159,223
商代社会重鬼轻人,逢事必卜,凡事必问,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甲骨卜辞,为我们今天研究商人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从卜辞中可以看出,商人有着多神崇拜系统,在这个内容丰富而又井然有序崇拜祭祀系统内,诸神因为身份不同,其权能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些神灵可以作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产生影响。本文即试图通过对相关卜辞进行分析,讨论诸神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探讨其中存在的差异和演变趋势,以期对于商人的精神世界和农业观念有更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张巡和许远是我国唐代"安史之乱"时为国捐躯的忠烈英雄,世称"双忠公"。自唐肃宗下诏立庙祭祀开始,双忠公就成为官方承认的"正统"的忠义之神。其后,经过民间的演绎和历代官方的加封,逐渐演绎出阴司之神、瘟疫之神、司水之神等神职面貌。双忠信仰传入泉州和台湾后,在两地信仰环境与农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衍化出前所未见的农业神职,展现出独特的地方化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信仰环境改变,人们对神灵的农业生产诉求逐渐减少或消失,双忠公的农业神职也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甲马信仰为例,辨析了民间信仰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云南甲马的民俗功能、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艺术造型视角来讲,甲马是一种单色的黑白木刻版画,用图像的形式传达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从民俗视角来讲,甲马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人们通过使用甲马来表达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精神依托和慰藉,是人们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从宗教视角来讲,云南甲马的神仙位业和仪式均以道教为主体,是一种准宗教的民间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流域壮族崇拜多神。诸如天地龙王,山川巨石,古木花草,鸟兽虫鱼,三界,祖先师圣等,都被立为神,敬仰而膜拜。但其中最突出的最独特的是对蚂(虫另)(青蛙)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将超越存在的天理与个人内在的人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儒家人文之道的形上依据 ,实现了儒家人文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6,(5):210-213,228
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