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等渗(-0.53MPa)PEG-6000、NaCl、Na^+-盐和Cl^--盐溶液分别处理野大豆种群BB52(耐盐性较强)和N23232(耐盐性较弱)的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除PEG处理对两种群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外,其余各等渗盐处理下其相对发芽率均显著下降,其中Na^+-盐处理下降最明显;两种群所有处理幼苗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这些处理对N23232的影响大于BB52,其中Na^+-盐的影响最大,PEG影响最小。可见,NaCl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伤害中,离子毒害较渗透胁迫重,其中又以Na^+毒害大于Cl^-毒害。  相似文献   

2.
柚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和沙培试验结果表明,20mmol/L和40mmol/L NaCl胁迫,不影响坪山柚种子萌发率,但萌发时间延长2—4d;60~100mmol/LNaCl胁迫,随NaCl浓度的增加,坪山柚种子萌发率、胚根及芽长度下降,种子相对盐害率升高,相对盐害率和芽长度可作为柚种子耐盐性的评价指标。40mmol/LNaCl胁迫对坪山柚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大,80-200mmol/LNaCl胁迫,明显降低坪山柚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根冠比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耐盐性。坪山柚幼苗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地上部及根部吸收了较多Na^ 和Cl^-,从而产生离子毒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NaCl和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处理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海蓬子幼苗的生长需盐,-1.76 MPa NaCI为其生长的最适浓度,其地上部积累的Na^ 和Cl^-分别是对照的6和8倍;但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强,其幼苗干物质积累显下降。在等渗透势胁迫下,向日葵和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与保持体内高的K^ /Na^ 比率有关。盐处理下海蓬子维持K^ 稳态的能力较强;向日葵对盐分的适应主要取决于盐分在根系和茎杆的积累,对K^ 的选择性吸收、运输较强;而芦荟主要是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与等渗PEG处理对荞麦幼苗渗调物质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Cl胁迫与等渗PEG处理均引起不同耐盐性荞麦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NaCl胁迫下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说明离子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根部和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量相对较少,变化率低,表明荞麦的耐盐性与渗调物质的累积量呈负相关.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渗调物质大量累积可能是盐胁迫导致代谢失调造成的,应该是一种盐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H2O2对盐胁迫下黄瓜品种“津春2号”幼苗根、茎、叶中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各器官中Na^+含量升高,茎和叶中Cl^-含量升高,Na^+和Cl^-主要在茎中积累;与单纯NaCl胁迫相比,NaCl+H2O2处理的黄瓜幼苗根中Na^+含量、根和茎中Cl^-含量均提高,叶中Na^+和Cl^-含量降低,幼苗生物积累量增加,明显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硝酸镧对大豆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大豆“晋豆1号”幼苗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硝酸镧(La(NO3)3)对大豆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la(NO3)3处理可促进一定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生长,使其干物质产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增强保护酶系统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膜相对透性,使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了幼苗对盐渍环境的抵抗能力,缓解了盐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离子通道抑制剂Zn2 、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A)对盐胁迫下野生大豆种群BB52(耐盐)和N23227(盐敏感)、栽培大豆品种Lee68(较耐盐)幼苗离子含量、膜透性、渗透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0 mmol·L-1 NaCl处理6 d后,供试3种材料的幼苗体内K 、叶片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显著下降,Cl-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外加20 μmol·L-1 Zn2 处理后,与NaCl单独处理相比,K 、NO3-与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均有明显提高,MDA和Cl-含量及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明显下降.外加20 μmol·L-1 NA处理后,情况则相反.就所用大豆材料而言,这种效应在栽培大豆中更明显.可见,NaCl胁迫下Zn2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豆幼苗的氯/盐害.  相似文献   

8.
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子的积累和分配特征,通过分根的方式控制不同根区盐分的浓度,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幼苗根、茎和叶中的Na^+、K^+、Ca^2+、Mg^2+和Cl^-的分配以及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局部盐胁迫时,盐胁迫根系中的Na^+和Cl^-含量略高于无盐胁迫的根系;叶中的Na^+和Cl^-含量显著低于均匀盐胁迫处理,但是显著高于对照;局部盐胁迫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根系中的K^+、Ca^2+和Mg^2+含量,提高了叶片K^+/Na^+,而对叶中Ca^2+和Mg^2+的影响不明显。局部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叶中的脯氨酸的含量,而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绒毛白蜡能够显著降低叶片中Na+和Cl-的积累,提高了叶片K^+/Na^+,降低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缓解局部盐胁迫。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豆种子萌发期以0(CK),40,70,110和1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12个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豆品种,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盐害指数、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鲜重及相对胚根长等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40 mmol/L NaCl)对某些大豆品种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NaCl浓度在70 mmol/L以上时,大豆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明显加重。综合比较发现,黑农49、合丰41和北疆1均是萌发期耐盐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根、茎、叶3器官中离子的相对含量,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K^+、Ca^2+和Mg^2+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部皮层和髓细胞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增幅较高,茎中的Na^+和Cl^-主要积累于表皮细胞,皮层中分布较少,叶中Na^+和Cl^-在表皮细胞中积累较多,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在高盐胁迫下,地上部分Ca^2+含量明显高于根部;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不同器官K^+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根和茎中K^+含量均降低,而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K^+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盐胁迫对P^3+含量影响较小,其分布特点是主要积累于根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遗传多态性的差异,以期为大豆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20对ISSR引物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及其10份杂种F_1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此次试验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12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72.45%;杂交F_1代材料与其母本中黄19及父本ZYD04350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5和0.47。[结论]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F_1代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杂交F_1代从母本获得的遗传物质多于父本。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 Mse 和 Eco R 酶切 ,筛选了适宜大豆 AFL P指纹分析的引物组合 ,并利用 17对引物组合 ,建立了我国 92份代表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 AFL P指纹图谱 ,分析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指纹图谱的特点与差别 ,发现了具有大豆种间特异性的带纹 M- CG/E- CGA- 4、M- CG/E- CGA- 12和 M- CGG/E- GGC- 14 ,并探讨了应用 AFL P指纹图谱鉴别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新选育出的大豆早熟品系D73作棉豆间作研究,结果表明,大豆D73品系是一个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小,适宜于棉豆间作的新品系。在间作栽培上D73品系应以4月中旬与棉花同种播种为宜,对采取大豆育苗移栽的应适当增加D73品系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和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子粒中粗蛋白含量高于栽培大豆,粗脂肪、总糖、总异黄酮及粗纤维含量低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均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含量较高,野生大豆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均检出16种氨基酸,野生大豆的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及赖氨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总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确定甘氨酸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数量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甘氨酸含量和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含量。[结果]发酵液中甘氨酸浓度在0~0.9 g/L范围内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量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103.3X-4.5。[结论]确定了发酵液中甘氨酸与酿酒酵母生成甲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蔬菜品质,减少生产中叶菜类硝酸盐累积严重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无菌溶液培养技术,在以硝态氮(NO_3~--N)为氮源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甘氨酸态氮(Gly-N),对小白菜根系形态、生物量、叶片硝酸盐含量及相关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白菜鲜重、根冠比和叶片硝酸盐含量随着添加Gly-N浓度增加而降低(P0.001),同时根系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P0.05);相反,干物质、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游离态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却增加(P0.05)。当NO_3~--N浓度为2和10mmol/L时,添加0.5、2.5、12.5mmol/L Gly-N处理主根长与单一硝态氮相比分别减少38.2%(P0.05)、47.7%(P0.05)、68.2%(P0.05)和33.4%(P0.05)、43.6%(P0.05)、51.2%(P0.05);添加0.5、2.5mmol/L Gly-N处理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单一硝态氮相比分别降低56.0%(P0.05)、75.1%(P0.05)和20.9%(P0.05)、51.4%(P0.05);并且硝酸盐含量与根表面积、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当NO_3~--N浓度为10mmol/L时与2mmol/L处理相比,小白菜根直径、SPAD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P0.05);而叶片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增加(P0.05)。这些结果表明,添加GlyN可以明显降低以硝态氮为氮源下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的累积,并且抑制根系生长,对小白菜品质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甜菜碱与不同南瓜耐盐性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甜菜碱在耐盐生理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黑籽南瓜和青栗南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甜菜碱(GB)对浓度300mmol/LNaCl胁迫下2种南瓜幼苗细胞膜透性、MDA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渗透率以相对电解质渗透率表示;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1∶1)混合液提取法。[结果]在合适的浓度下,外源甜菜碱能降低盐胁迫下2种南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植物的根系活力。[结论]甜菜碱处理盐胁迫下的南瓜幼苗能够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缓解盐害,提高南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8.
石凉  黄德辉  孙家羿  童晓琪  秦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07-22608
[目的]制备一种能螯合钙离子的蚕蛹壳聚糖化合物。[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对蚕蛹壳聚糖进行分子修饰,制备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其分子结构。[结果]甘氨酸已被接枝到蚕蛹壳聚糖分子上,成为在C6-OH发生醚化反应的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体外抗凝血试验提供了依据,为新型抗凝血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大豆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杰  王宝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62-4464
通过对中黄13号和科丰6号2个大豆品种进行不同浓度的盐处理(01、002、00 mmol/L NaCl)后,测定其干重、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其生长及生理指标变化,比较2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并探讨其耐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2个大豆品种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均增加,最终导致幼苗干重的下降,但品种间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不同,科丰6号较中黄13号变化缓慢,说明前者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野生及栽培大豆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即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70%、60%、50%、40%、30%的土壤分别栽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测定其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及干旱胁迫程度下,相对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表现出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由此可以说明野生大豆的抗干旱能力高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