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海英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42-144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市场的比较分析,借鉴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经验,从市场供求理论的角度,指出中国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在于就业市场需求不平衡,供给机制失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空缺,就业反馈机制不健全。提出坚持市场导向,吸引企业参与,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的能力,学校做好辅助工作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涉农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和应用生物科学近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分析,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渠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提出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通过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宣传,提高涉农专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实现;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到整个大学生涯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于农业中专来说,这一问题则更为突出.从甘肃省农业中专的招生情况来看,实际招生超过计划招生50%的学校,除了个别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外,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招生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学校培养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要从才艮本上摆脱农业中专招生和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和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招生并轨后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原则、模式与政策导向;高校、部委的中观、宏观调控职能与管理方法;强调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迫切性,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运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以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为基础,对农业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收入、专业相关度以及就业单位分布等进行调查分析,从社会、学校角度和学生自身角度提出建议和思考,为今后如何加强对农业院校本科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进行合理引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和涉农院校扩招范围不断增大,许多涉农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如期望值过高,就业能力不强,社会需求的改变,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就业方向人数在减少等等。如何结合涉农专业特点来提升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重点及实现涉农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就职突破口,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当代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更侧重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而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培养旧处在应用初步的探索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本地就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应主动对接本地企业建设,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培养具有行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以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根据1981-2007届1365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统计数据,利用就业类型集中度及多样化指数分析该专业改革开放恢复招生30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变化特征及阶段趋势,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某地方性农业大学为例,研究了植物保护学科恢复高考以来各层次教育类型的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情况,并结合该校植物保护学科的办学实力以及当前社会对植物保护学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提出植物保护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大力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稳定本科生规模,并在本科阶段实行分流培养,严格控制专科教育,适当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联结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自80年代初以来,高等农业院校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招生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如定向招生、招收实践生、面向农业中专对口招生、招收保送生、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以及“3—1—1”制综合改革等。逐步形成了“多方式招生、多规格培养、多渠道就业”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些改革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农业院校的特点,成效是显著的。这些改革不仅推动了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也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些改革措施已经扩展到其他科类,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的改革也为全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建立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与有效途径的观点,并就如何建立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规律,分析了观念滞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出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谈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心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当今就业难的形势,分析大学图书馆提供就业心理指导的优势和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劳动就业问题中的新矛盾。从高等教育层面探究大学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途径来应对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明确了提升就业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从高校一线就业工作者视角出发,阐述了就业质量的内涵、特点,对就业工作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建立以提高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全新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解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的主观原因,包括职业选择上的偏差、地域选择上的偏差和就业还是创业取舍上的偏差。从辩证思维出发,认为经济危机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同在;从而提出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通过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抓住就业新机遇、拓展就业意向、树立创业雄心,走出就业困境的对策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就业信息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介绍了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对农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牵动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利益的重要问题,农科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基地,学生就业既有高校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生就业工作道路,是农科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上当受骗的案例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安全是事关毕业生顺利就业、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应当引起社会、高校、家庭的重视,认真分析就业安全隐患的原因,并采取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防范意识以及提供一个安全的就业环境等措施,确保大学生安全就业。  相似文献   

20.
天津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为了提高就业的成功率,越来越重视自身包装、公关等方面的花费,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对天津10所高校2008届毕业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学生的求职消费大干预估消费,大学期间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求职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信息,不同的家庭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求职理念。因此,学校应该改革现有教学和实习模式,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等,以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