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冬小麦秋苗红蜘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蜘蛛在小麦进入成熟期不利其取食时,以卵在麦田越夏,待到秋季小麦播种出苗后再孵化为若虫、成虫。为害秋苗。此期虫量较少,为害较轻。温度降低时该虫即以卵和成虫在麦田表土层中、麦丛中越冬,为下年度提供了繁殖基数。越冬代害虫的繁殖率很高,要发生为害2-3代,造成次年春夏之交麦红蜘蛛的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稻赤斑沫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沫蝉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一年四季土壤中都有早卵,5月-9月是若早期,6月-11月为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为成虫盛发期,6月-8月为产卵期。卵或若虫以稻田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距田距30m-50m范围的旱地作物根系层最多。若早5龄,形态特征分区明显,各龄总历期19天-41天,平均27.7天;1-2龄若虫60%-80%分布在土中15cm-20cm范围内,3-4龄若虫75%-85%在土中5cm-15cm内,高龄若虫90%-95%分布在近地5cm-7cm范围内。饲养发现,1-3龄若虫向上移动的频率很快,从薯根上每隔2天-5天迁移1次,达1cm-3cm;7天-9天可迁移到苕茎叶上去;4-5龄常固定在一处,如不受惊动很少转移。成虫羽化后7天-15天、平均11.9天于上午9-11时、下午14-18时交配频繁,持续交配2h-4h;交尾后3天-8天、平均5.7天左右在有缝隙的土表产卵,散产,每处3-5粒,平均单雌产卵量200粒左右。成虫寿命11天-41天,平均19.2天,雌虫稍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了稻水象甲的生物不特性。描述各虫态和幼虫各龄的形态,报道了成虫取食的植物及幼虫的寄主。该害虫在辽宁东港市年发生一代,部分成虫产第二代卵并发育至二龄幼虫,但不能二代生活史。用阶段性饲养的方法得出了卵,一、二,三,四龄幼虫及茧蛹的历期分别为4-5,2,6,7,-9-10和9天。详细总结了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报道了成虫滞育和发育时间,越冬习性和死亡率,在水稻田及稻田我的飞翔,潜水,取食,趋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毛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松毛虫是福建省柳杉的严重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卵于翌年一月中旬孵化,幼虫七龄,历期133—174天,蛹期64—79天,成虫寿命5—12天。其发生发展与林分的林木组成,气候、天敌等因子密切相关。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甲胺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防治幼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粘虫是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本地历年来都有发生,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掌握粘虫的虫态发育历期,提供预测预报的依据,进行防治,我组对粘虫个体发育的历期及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室内和室外(养虫笼饲养)的初步观察。现将粘虫在张渡湖地区主要为害代第一代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卵一、卵的历期:观察方法是于成虫发生期(三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在晚上从田间捕回成虫,放在室外养虫笼内饲养,待成虫产卵后,对卵的历期进行了观察。其观察记载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东方蝼蛄是四川烟草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凉山、攀枝花、泸州、宜宾和广元等地烟区.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地中取食烟苗幼根、咬断烟苗根茎,呈"麻丝状",造成烟地大量死苗、缺苗和断垄,严重影响烟苗的正常生长. 一、东方蝼蛄在烟田的生活习性 东方蝼蛄在四川烟区1年只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越冬.每年4月中旬,成虫、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烟苗,5月份是东方蝼蛄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产卵前深入5~ 10cm土壤做扁圆型的卵室.1头雌虫可产卵数窝,每窝有卵30 ~ 50粒,1头雌虫可产卵33~250粒,成虫产卵后即死去.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区茶毛虫生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巴山区茶区茶毛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卵块越冬,卵粒量一般在100~200粒,幼虫具群集生活,3~4龄有在茶丛两侧分布的习性。成虫羽化有明显节律,约67.8%的成虫在17~19时羽化。在自然情况下,茶毛虫成虫雌虫数量多于雄虫,约占70%。本文还报道了茶毛虫成虫消长规律,幼虫适宜生境及天敌对茶毛虫发生为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云南水叶甲(Donacia tuberfrons Goecke)是凉山地区水稻的主要地下害虫。在海拔1700—2200m,冬春干旱达半年以上的高寒稻区发生更为普遍。越冬后的幼虫为害水稻根部,一般减产3—4成,严重的可达7—8成,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云南水叶甲在凉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冬炕田10—30cm 土层内越冬,严重为害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稻移栽后。发生区内的植被组成、产卵及土壤质地是影响幼虫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雌雄性比为1:0.9。各虫态历期平均为:成虫6.6—9.5天,卵15.3—19.5天,幼虫291—323.8天,蛹7.7—8.1天。彻底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眼子菜 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减少产卵场所,是控制该虫发生的有效途径;用毒土(50%甲胺磷乳油1:150倍土)于水稻移栽前撒施耙匀,对控制和消灭幼虫为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2):49-52
短额负蝗在北纬39°以北的大同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卵期为270~280天。翌年6月上旬开始孵化,蝗蝻共5龄,蝻期为59~66天。8月中旬开始羽化,10月上旬成虫开始死亡,成虫期为41~52天。负蝗卵的孵化要求5cm土温达到19℃以上,土壤湿度在15%~20%;羽化需要在20~25℃的晴朗天气。交尾期平均为28天,有雌虫背负雄虫和多次交尾的习性,每头雌虫产卵120粒左右。雌虫三龄前主要集中在荒坡,地埂上为害双子叶杂草,四龄后转移到田间暴食为害双子叶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抓住防治适期进行农业、化学、生物防治,均可取得8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永丰县早春辣椒自1983年实施大棚栽培以来,不断地得到发展,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首批、江西惟一的“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其主栽蔬菜为辣椒,2003年保护地栽培辣椒面积达7.05万亩(1亩=1/15公顷)。 一、发生为害特点 烟青虫在永丰1年发生4~5代,蛹在土中越冬,成虫4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均可见。气温高低直接影响成虫羽化的早晚、卵的历期和幼虫发育的快慢,其生长发育适温为20℃~28℃。各虫态历期:卵期5~7天,幼虫5~7龄15~21天,蛹期7~10天(越冬代近6个月),成虫寿命10~25天。一代幼虫4月下旬始孵,二代…  相似文献   

11.
三斑广翅蜡蝉生活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斑广翅蜡蝉(Riconiasp)的主要寄主有荔枝,龙眼,玉米,冬青,甘蔗,花生,大豆等,20多种果木及经济作物,以成,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枝,叶背和幼芽上吸食汗液,导致树势衰弱,落花落果。成虫棕褐色至黑色,体长6.5~7.8mm。在南宁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产卵于寄主组织中越冬,4月上旬孵化,若虫5龄,历期35~45天,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寿命1个月,卵期长达9-10个月,影响该虫消  相似文献   

12.
银杏大蚕蛾Distyoploca Japonica Butler在南充城市生态环境中,年发生1代,以滞育卵越冬,滞育期6个多月。雌雄幼虫均7个龄期,1-3龄有群集为害习性,6-7龄为暴食期,高度分散,造成严重危害。雌成虫无孤雌生殖现象,平均产卵296.5粒。采用人工采蛹及卵堆,保护天敌,在1-3龄期用农药局部挑治等综合治理措施,即可将该虫长期控制在无害状态。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06,(6):20-21
一、生活习性和发生条件 芦柑上经常发生为害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褐天牛、光盾绿天牛3种。 1.星天牛: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蛀道内越冬。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出洞。5—6月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5—8天,然后咬破蛹室从羽化孔爬出,飞向树冠啃食嫩枝皮层和嫩叶。成虫多在黄昏前交尾、产卵,中午高温多栖息在根颈部。交尾后10—15天开始产卵,5月底至6月中旬是产卵盛期。卵多产在离地面30厘米以内的根颈或主干上,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北省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美国白蛾在河北省每年发生3代,不同世代同一虫态的形态,历期,存活时间不同,成虫的交尾及产卵习性,卵的卵化率,幼虫的聚食量及化蛹场所各异。其生物学表现及发生规律受当地气温、RH等气候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杧果切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专一为害杧果(Mangiferaindica L.)嫩叶。该虫在云南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显著,生活史较为复杂。主要以幼虫和极少数成虫越冬。卵期2~3天;幼虫3龄,1~3龄历期分别是1~2、2~3和4~5天;蛹期10~14天;成虫期7~15天。成虫平均寿命114天。雌成虫将产有卵的嫩叶自叶片近基部处整齐咬断而使果树落叶,甚至秃枝。为害盛期5~10月。雨湿条件对该虫的发生程度和为害周期有重要影响。旱季翻耕园地、雨季拾毁切落叶以及药剂挑治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阳木斑蛾是重阳木的一种最重要害虫。此虫在福建福州常间歇性猖獗发生为害,一年发生四代,一至三代严重害叶。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枝干裂缝、木栓层下及粘叠的叶片间越冬,极少数化蛹越冬。冬季气温达8℃以上时,越冬幼虫仍能少量取食,无明显的仃育。成虫产卵于枝干皮下,卵期6—15天。幼虫共6—8龄,幼虫期33—34天(第1—3代)及137天(第4代,即越冬代);蛹期10—20天;成虫寿命长者13天。本文对各虫期形态和生活习性有较详细的记述。天敌有:卵寄生蜂;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另一种茧蜂及日本追寄蝇Exorista iaponica T.-T.等两种寄蝇寄生于幼虫;横带沟姬蜂Goryphus basilaris Holmgren寄生于蛹。人工捕杀、清洁园地、保护天敌和喷撤六六六等农药,防治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7.
钳纹小叶蝉(Togczrltattlx serralus Matsumurs)是为害刺梨的重要害虫,在贵阳花溪一年发生四代。各代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各代若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下旬。该虫以卵在杂草上越冬;成虫产卵前期最长7天;最短4天;产卵量最多20粒,最少5粒;成虫寿命最长67天,最短21天,若虫历期最长18天,最短12天;卵历期最长18天,最短11天。天敌主要为角园蛛等蜘蛛。一般施用常用农药均具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枸杞负泥虫在吉林市1年发生5代,以蛹和成虫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翌年5月上旬成虫出蜇,出蜇后的成虫开始取食为害,各虫态在不同世代的历期不同。10月下旬入土越冬,越冬代有些出现滞育现象。该虫食性单一,仅危害枸杞。  相似文献   

19.
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年发生6—7代,完成一代需28—45d。卵在25℃时历期13—14d,28℃为9—10.5d;二龄幼虫发育至成虫25℃需14.5—19d,在潮湿土中30℃存活70—80d,25℃存活182—190d。此线虫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伸长区侵入,一个侵染点一般只有1条幼虫。在土中,二龄幼虫主要分布于0—45cm土层,最深达90cm,雌成虫多分布于0—30cm深处须根上,数量消长与柑桔物候期有关,沙含量61%—87%、pH值6—8和有机质丰富的土中线虫密度大,植株受害重。  相似文献   

20.
柑桔臀纹粉蚧在上海地区常规栽培管理的十字景天上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或产卵雌成虫越冬。本文报导了此虫的年生活史及各虫态的生活习性、发育进程与历期,并测得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9±0.53℃;有效积温为73.11±3.39日度。以15%铁灭克颗粒剂根施;40%氧化乐果10O倍液浇灌,防治效果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