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如何提高阿坝州高寒牧区牦牛产品的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牧业和牧区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实践证明,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本文回顾了阿坝牧区牦牛产业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牧区牦牛产业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阿坝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资源.麦洼牦牛、藏系绵羊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地方优良品种,以饲养牦牛、绵羊为主的本地畜牧业,是阿坝州牧区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阿坝州畜牧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畜牧产业经济效益低、产业链不完整、养殖管理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等问题.针对阿坝州牧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旨在为阿坝州畜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四川阿坝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投资3万元自行安装调试出全省第一台用于高寒牧区牦牛、绵羊颗粒饲料加工机,该机于1999年10月27日试机成功。颗粒饲料加工规模日产2~3吨,已研研制出牛羊冬春补饲、夏秋育肥、泌乳三个饲料配方,填补了阿坝州饲料加工业空白,为探索和制定牦牛、绵羊饲养标准迈出可喜一步。开发饲料加工业不仅是牧区冬春补饲和抗灾的需要,亦是“人草畜”三配套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效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的需要。阿坝州畜科所开发的牛羊颗粒饲料在我州具有应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高寒牧区牦牛生产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高寒牧区牦牛养殖现状和牦牛产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牦牛科学养殖模式以及牦牛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之一,是雪域高原生命的象征.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商品率低,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和牦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加强牦牛品种质量建设的同时,培育牦牛的产业化发展是提升海北州及环湖牦牛生产和牦牛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斌 《草业与畜牧》2012,(10):25-29
立足阿坝州草原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现状,针对阿坝州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准推进阿坝州牧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出加强对草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高寒草原生态平衡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快草业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草原综合承载能力,是实现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阿坝州地处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畜牧业资源丰富,有草地资源452万公顷,各类牲畜存栏366万头(只),其中牦牛140多万头,占全国牦牛存栏总数1100万头的12.7%,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充分发挥牦牛资源特色,挖掘资源潜力,我们把全州畜牧业发展目标定位为打造全国最大的牦牛产品加工区和绿色养殖示范区,大力发展牦牛经济。  相似文献   

8.
牦牛产业是阿坝州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本文分析了阿坝州牦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牦牛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加快牦牛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阿坝州牧区多年来在成年牦牛上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群众称为“牦牛拉稀病”。牦牛发病后,生长发育停滞,生产性能降低,不孕甚至死亡,造成很大的损失。当地兽医部门曾使用牛副伤寒菌苗进行预防,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均无显著效果,且发病区域逐年扩大,当地迫切要求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明确病因,笔者从2002~2006年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0.
1牦牛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阿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10 369.6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8.81×10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5.08%,系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四川省10个纯牧业县之一.牦牛是阿坝县草地畜牧业的当家畜种,现存栏36万余头,约占牲畜总数的77%.牦牛是阿坝县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系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较长时期内,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牦牛业的发展和壮大.牦牛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和牦牛产业化进程,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保持阿坝县政治社会稳定,保护长江源头草地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牦牛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华德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6):15-17,50
四川是一个畜牧业大省,不仅川猪饲养量和出栏率居全国之首,而且还拥有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以牦牛业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在四川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加入WTO后,畜牧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牧区牦牛业如何抓住入世机遇加快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面前应当加以重视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加快牦牛产业化应是四川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牛蜱是严重危害牦牛的体外寄生虫.在阿坝州半牧区普遍存在,在自然环境中放牧的牲畜(牛、羊)易受感染,生产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还易传播家畜的多种焦虫病和传染病,导致牛羊死亡.2012年4月,红原县安曲乡哈拉玛村发生了牛蜱病的危害,造成牦牛大量死亡,给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使用双甲脒药物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牦牛蜱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解变化、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草原畜牧业作为川西北高寒牧区重要经济支柱,是国家实现藏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藏区长久稳定的根本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最后一道防线,如何做好川西北高寒牧区动物防疫工作,是全州畜牧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阿坝州牧区防疫工作实际,对当前形势下牧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高寒牧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平均海拔3 400m;有天然草地1 212万亩,其中有1/3的草地为沼泽地或半沼泽地,且分布较为广泛;年均饲养牦牛43万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阿坝牧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冬春草料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冬春秸秆粗饲料的储备能力、提高冬春青干草和青贮饲料的储备能力、普及牧民牦牛养殖基本知识,提高广大牧户冬春草料储备能力等措施,加强冬春草料储备,提高牦牛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结果从金川、黑水两县引进的黑黄杂种公牛的适应性最好;从甘肃临夏引进的西黄杂种公牛次之,黑黄杂种公牛稍差.建议在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建立(黑×黄)和(西×黄)黄牛改良制种点,为牧区牦牛三元杂交改良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17.
全面分析了阿坝州牦牛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阿坝州牦牛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牦牛高热、肺炎、间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器官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牧区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工作就牦牛出败的综合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发展的独立板快,其独特的遗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文中从牦牛的遗传改良、杂交改良利用、牦牛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甘南州是甘肃省最主要的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甘南牦牛是当地最重要的家畜品种源。然而广大农牧民受靠天养畜观念的影响,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得甘南牦牛养殖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甘南牦牛生产效率低,环境依赖性强,草场压力大、圈舍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以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甘南牦牛养殖环境生态化治理技术措施,进而促进甘南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维护草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