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60只18周龄海兰褐壳品种母鸡分成3组(各20只),单笼饲养至35周龄,比较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添加水平组合对试鸡健康与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试鸡试验始重、末重、日均增 与开产日龄一致(P〉0.05);各组间产蛋率(相应为67.2%、65.7%、64.4%)、蛋重(56.85、56.44、57.97g)和料蛋比(2.89、2.96、2.94)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组的  相似文献   

2.
产蛋鸡暴发鸡白痢王有林(辽河油田钻井一公司养鸡场,辽宁盘锦124010)本场饲养的两批红羽罗曼商品蛋鸡暴发鸡白痢。1993年5月12日,189日龄产蛋母鸡共11892只,发病率为30%,死亡率为2.71%,产蛋率由70%下降到48%,病程5天;199...  相似文献   

3.
对240日龄京白938种公鸡20只、高产母鸡(产蛋率90.5%)20只、低产母鸡(产蛋率51.3%)20只和1日龄母雏的血样进行生化测定,结果见表1。表1京白938鸡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24日龄公鸡高产母鸡低产母鸡1日龄雏鸡血清总蛋白(g/L)47....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红宝父母代鸡为材料,连续进行4个世代的自繁与杂交,结果表明,父母代母系母鸡300日龄产蛋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60枚左右);商品代鸡8周龄体重比引种时增加7.2% ̄11.3%;红宝与苏北土种鸡杂交改良,杂种70日龄体重比苏北土种鸡增加103.74%;此外,对红宝苏北土种鸡以及杂种AKP、SGPT、CPK与生产能力关系分析,发现红宝与土种鸡杂交的杂种鸡AKP活性比土种鸡减少91.26个单位,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120日龄伊莎褐(ISABROWN)商品代蛋鸡23363羽进行开产情况观察,结果发现伊莎褐商品代蛋鸡有明显的早产现象,而且群体开产期延续较长(123-162日龄)。随日龄增加,每日开产鸡数在147日龄较集中,在此前后较低,呈正态分布。本试验同时根据不同开产日龄阶段设置四个试验组,对它们在产蛋前期(开产到25周龄)的生产性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早期(123-129日龄)开产鸡的开产体重达到标准(1651±50克),属生长发育较好的个体,从开产到25周龄期间产蛋性能较好,但平均蛋重略有下降;后期(155-162日龄)开产鸡中有20%属于过肥的个体(开产体重2040±50克),80%属过轻、发育不良的个体(开产体重1450±55克),在产蛋前期产蛋性能显著低于早产及正常开产鸡(p<0.05)。早产(140日龄前开产)和推迟开产(155日龄后开产)鸡只数分别占群体的22%和1.1%。从产蛋前期产蛋性能来看,早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开产日龄对初生蛋重、蛋壳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开产日龄阶段鸡只的开产模式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麒麟鸡的生长性能,选用1日龄雏鸡204只,分为公母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17只,进行为期16周龄的试验。结果表明:1日龄公母体重分别为34.74g和33.85g,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6周龄体重分别为2465.01g和1791.36g,第2~16周公母间体重差异一直处于极显著水平(P〈0.01)。麒麟鸡母鸡的料重比均高于公鸡。公鸡的生长速率均高于母鸡,随着日龄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用父母代海星101肉鸡公鸡与商品代海赛克斯蛋鸡母鸡杂交,其商品肉蛋杂交鸡30日龄育雏成活率96.7%:公鸡饲养70日龄体重3.14kg;母鸡56周龄产蛋量144枚。经效益分析,繁育、推广海星101肉鸡×海赛克斯蛋鸡杂交鸡,在农村专业户低档日粮条件下每只商品鸡刨毛利润10.41元,比同等条件下饲养红宝×罗曼杂交鸡多创收2.0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京海黄鸡三系配套系商品代的生产性能,试验选择1日龄京海黄鸡FBJ配套系商品代公母雏鸡各200只,测定了0,2,4,6,8,10周龄体重、料重比、成活率,采用Gompertz非线性生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海黄鸡三系配套系商品代4周前生长缓慢,4周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在6~8周龄达到增长高峰期,公母鸡周增重分别达到279.83 g和210.33 g,8周后增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公母鸡在2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2周龄后公鸡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母鸡;Gompertz非线性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京海黄鸡三系配套系商品代公母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为1.000;公鸡最佳上市日龄为56日龄,体重为1 658.22 g,料重比为2.21,成活率为96.50%,拐点周龄为6.847周龄;母鸡最佳上市日龄为70日龄,体重为1 702.86 g,料重比为2.69,成活率为97.00%,拐点周龄为6.074周龄。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鸡减蛋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10个养鸡场采集不同日龄、品种、性别和不同用途鸡的血清样品103份,以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鸡群的减蛋综合征(EDS)血清抗水平,结果,10周龄以下鸡的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7%,其阳性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高;不同品种鸡群中,迪高鸡和地方土鸡的EDS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而伊萨褐鸡阳性率高达100%;公鸡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6%,母鸡为73.4%;商品鸡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8.95,种鸡阳性率为62.5%;全部检测各的平均阳性率为67.9%,多数血清EDS HI效价为1:32-1:1024之间,最高的达1:4096。  相似文献   

10.
115只3周龄母鸡被分为4组,分别为39只、33只、31只和12只。四种日粮分别含氯化胆碱(CCC) :0 mg/kg(对照) ;5 mg/kg从第14周龄开始(5 mg/kg A) ;5 mg/kg从3周龄开始(5 mg/kg B) ;50 mg/kg从第3周龄开始(50 mg/kg B)。基础日粮根据生长期配合,并进行等氮等能处理。第3~8周日粮干物质CP和ME分别为17.99 %和12.7 MJ/kg;第9~20周CP和ME分别为14.63 %和12.75 MJ/kg。对鸡采食量、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通过杂交组合途径提高大骨鸡生长性能,建立大骨鸡近交系。试验比较原种大骨鸡和根据原种大骨鸡近交得到的4个近交家系(青脚体大、青脚高繁、黄脚高繁、黄脚体大)以及多家系混合输精所获商品大骨鸡的0、6、12和20周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结果显示,与原种大骨鸡相比,6、12、20周龄近交系大骨鸡公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6周龄近交系大骨鸡母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12周龄近交系大骨鸡母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商品大骨鸡公鸡13~20周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原种大骨鸡(P<0.01)。在1日龄及6、12和20周龄,各近交系大骨鸡公鸡和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通过建立自交系、筛选杂交组合方式可改善大骨鸡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2.
用父母代海星101肉鸡公鸡与商品代海赛克斯蛋鸡母鸡杂交,其杂交鸡30日龄育雏成活率90.7%;公鸡饲养70日龄体重3.14kg;母鸡56周龄产蛋量144枚。在农村专业户低档日粮条件下每只商品鸡创毛利润10.41元,比同等条件下饲养红宝×罗曼杂交鸡多创收2元。  相似文献   

13.
用脱毒棉仁粕代替部分豆粕饲喂商品蛋鸡试验孟祥东(山东省金乡县畜牧局)1、试验鸡的选择。选用伊沙褐商品代蛋母鸡850只,在同一条件下饲养至117日龄,挑健康鸡80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0只,装笼,于同一鸡舍内饲养,160日龄时开始试验。2、饲料原...  相似文献   

14.
选用同日出壳公母健雏各222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海波罗肉鸡早期生长发育等有关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公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母鸡快,平均日增重比母鸡高4.53g,公母鸡7周龄体重分别为2197.06g和1976.47g;累计耗料量公鸡比母鸡多16.33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为2.10和2.33;经7周龄饲养公母鸡成活率均达92%,抗逆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鸡种。  相似文献   

15.
蛋鸡饲喂稀土饲料添加剂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11月到1996年7月在平安县种鸡场对罗曼商品代蛋鸡进行234d饲喂稀土试验。试验设4个组,每组295只。试验1,2,3组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015%和0.02%的RCT-3有机稀土饲料添加剂,对照组鸡不喂稀土。结果:试验1,2,3组母鸡日产蛋总重比对照组鸡分别提高13.91%(P<0.01),8.36%(P<0.05)和0.97%(P>0.05);产蛋率分别提高9.59,5.72和0.83百分点;只均纯收入增加8.52元,5.01元和0.21元。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42日龄罗斯父母代母雏450只,研究12.5%(1组),14%(2组),12.5%-16%(3组)三个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育成鸡的生长发育成后的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3组14周龄体重分别为本品种推体得的95.8%,101.4%5 103.8%;20周龄体重2分别为标准体重的95.7%,1005和10.7。21周龄改为同一蛋鸡饲粮后,23-43周龄产蛋率1-3组分另显78.25%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去势对乌蒙凤鸡肌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体重约500 g的45日龄乌蒙凤鸡300只,公母各半,公母组均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使用手术法摘除睾丸或卵巢,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分别于180、240日龄和300日龄屠宰测定肌肉物理性质,每组各日龄随机筛选公、母鸡各3只测定其他肌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对乌蒙凤鸡肉品质物理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去势增加公、母鸡肌苷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P<0.01),对公、母鸡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去势仅导致180日龄试验组公鸡粗蛋白降低及粗脂肪含量升高(P<0.05);去势降低公鸡肌纤维直径与面积(P<0.01),提高公鸡肌纤维密度(P<0.01),去势对母鸡肌纤维特性的影响与公鸡一致,母鸡随日龄增长,去势的影响逐步降低(P<0.05),说明去势可有效改善乌蒙凤鸡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含dw基因矮脚黄鸡早期胫长生长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质黄鸡中引入矮小型dw基因,培育成既有矮脚纯合型,又有快羽纯合型和不带有隐性白羽的纯系鸡群,可作育种测交和杂交制种,提供多功能的用途。探测N301矮脚优质黄鸡胫长的早期生长规律,从50日龄至100日龄,按家系翅号,每10d逐个测量统计,结果:60日龄胫长的平均相对生长率,小公鸡(15.25%)比小母鸡(8.39%)约快1倍左右,60日龄以后,呈波浪式地逐渐下降,至100日龄时,公鸡胫长5.60~6.20cm左右;母鸡胫长4.70~5.20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营养对星杂579商品代公鸡育雏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营养因子对蛋用商品代星杂579公雏育雏期的生产性能及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冬、春、夏三个季节内完成,分别选用700、630和600只试验鸡。试验期从3日龄至30日龄。试验鸡被随机分为3组。组Ⅰ日粮按我国蛋用鸡0~6周龄饲养标准配制;组Ⅱ日粮按商品代星杂579母鸡0~6周龄饲养标准配制;组Ⅲ日粮按我国肉用仔鸡0~4周龄饲养标准配制。试验结果为:1.各季节均以组Ⅱ的鸡生长最快,其中冬季组Ⅲ比组Ⅰ生长快(P<0.05),夏季则相反;2.育雏期各周次的增重(△W)与对应的日平均采食量(FI)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W=2.55FI-4.03,r=0.96;3;料肉比与增重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4.夏季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冬春两季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选育发育正常的13 周龄罗曼商品蛋鸡600 只, 随机分为3 组, 每组200 只, 每组4 个重复。7 天预试期,其间调整各组鸡使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正式期98 天。3 组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相同,干粉料每天饲喂两次,自由采食及饮水。各组日粮钙水平随产蛋率的增加而增加。试Ⅰ组14 ~18 周龄为2 .0 % ,18 周龄~5 % 产蛋率为2 .0 % ,5 % ~50 % 产蛋率为3 .4 % ,> 50 % 产蛋率为3 .4 % ; 试Ⅱ组四个阶段日粮钙水平分别为:0 .9 % 、2 .0 % 、3 .4 % 及3 .4 % ;对照组分别为0 .9 % 、2 .0 % 、2 .0 % 及3 .4 % 。试验期间每日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及粪便情况;每日按组别测定采食量、产蛋率等;每7 天测一次蛋壳厚度及蛋重。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两试验组鸡健康状况良好,对照组有2 只鸡瘫痪。②产蛋率达5 % 的日龄三组间接近; 达50 % 产蛋率的日龄对照组稍迟于两试验组; 达90 % 产蛋率的日龄试Ⅰ组早于试Ⅱ组2 天,早于对照组4 天。③试验期间三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 52 .4 % 、56 .3 % 及54 .7 % 、试Ⅰ组与试Ⅱ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试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