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小径材、枝桠材等低等级的木材,对香樟干、枝材木射线、导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干、枝材木射线宽度分别为33.16 μm和31.15 μm,高度分别为227.49 μm和263.84 μm,干、枝材木射线形状因子分别为0.152和0.125.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干、枝材的木射线宽度差异不显著,而干、枝材的木射线高度及形状因子差异均显著.干、枝材导管弦向直径平均值分别为84.07 μm和86.88 μm,属于"略小"级别,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将悬铃木干材与枝材进行比较研究,为小径材、枝桠材等低等级的木材充分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求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悬铃木枝、干材的纤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枝、干材纤维长度、直径、双壁厚、胞腔径和长宽比平均分别为1.441、1.380 mm,17.833、16.317μm,9.388、8.543 μm,8.445、7.794 μm和83.964、89.395,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显著.枝、干材纤维壁腔比和柔性系数分别为1.180、1.168和0.477、0.478,两者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兰考泡桐全树木材构造和基本密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考泡桐全树根材,枝材和干材解剖构造和密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树木材基本密度和木纤维比量为枝材〉干材〉根材;木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导管长度和早、晚材管孔直径、木射线高度和宽度大小顺序为根材〉干材〉枝材。全树木 解剖构造和密度等15个因子多元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三者之间总体上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了解棕榈藤材性能、提高我国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和加工利用水平,选择高地钩叶藤为对象,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该藤2 m处的节间和节部的纤维形态特征及组织比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节间与节部纤维的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径腔比、壁腔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 154.50 μm和1 573.22 μm、17.34 μm和18.11 μm、1.48 μm和5.33 μm、6.98 μm和7.78 μm、124.51和86.69、2.30和2.48、2.33和2.59;节间和节部的纤维、筛管、导管、薄壁细胞组织比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89%和10.77%、4.50%和4.78%、12.09%和12.67%、74.52%和71.81%。经F检验,节间与节部的纤维长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在显著性水平0.01下差异极显著,而纤维径腔比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节间的纤维形态特征优于节部。  相似文献   

5.
淹水程度对滩地枫杨木材含水率和年轮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淹水程度对2组枫杨材(湿林、气干材)年轮宽度、含水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组间湿材含水率均达到210.0%以上,气干材含水率约为13.0%;第1组和第2组生材含水率分别为89.9%和105.3%.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2组间只有生材含水率差异显著.年轮宽度由髓心向外逐渐变窄,但年轮宽度与树木年龄回归显著性不高,相关系数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为竹材资源合理开发、高效科学加工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果显示:(1)气干密度、基本密度,都随毛竹自身轴向高度及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山脚与山顶的毛竹基本密度分别为0.699、0.715 g·cm-3;气干密度分别为0.798、0.827 g·cm-3,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显著.(2)山脚与山顶毛竹的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分别为12 368.28、11 934.07,55.858、59.840和183.203、196.293 MPa,海拔高度对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影响,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间伐材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松间伐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与成熟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间伐材管胞显著较短、宽度窄、胞壁较薄,长宽比明显较大,纤维素含量略高而木素和浸提物含量较低.年轮较窄、晚材率大.生材含水率低,干缩性小.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成熟材差异不显著,冲击韧性明显较大.同时对间伐材中应力木的超微构造和材性,也进行了观测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零距拉伸方法,研究了4株长白落叶松早材管胞的纵向拉伸强度株内变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早材管胞纵向拉伸强度均值为373.69 MPa,早材管胞纵向拉伸强度年轮内和株内纵向的变异差异不显著,径向的变异在0.01水平上显著。通过对水分、微纤丝角和密度等因素的研究表明,早材管胞的纵向抗拉强度随着微纤丝角的增大而减小,气干态和饱水态的管胞纵向抗拉强度在0.05水平差异显著,早材管胞纵向抗拉强度与气干密度在0.01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1。  相似文献   

9.
从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和分子结构3个方面对葡萄藤(Vitis vinifera Linn.)材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显示:葡萄藤材纤维素质量分数约为40%,半纤维素质量分数约为38%,木质素质量分数约为21%;纤维平均长度为1 584.17 μm,平均宽度为38.61 μm,长宽比为41.96.由红外光谱特征初步分析出葡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cv.‘Zhonghan-22’)、皖林1号杨(P.×deltoidscv.‘Wanlin-1’)、Z9(P.×deltoidscv.‘Z9’)和B3(P.×deltoidscv.‘B3’)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其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材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10 g/L NaOH抽提物的含量,在所测的5个杨树无性系试样中分别为749.7~830.7,398.1~434.1,177.1~198.0,8.8~14.8和190.2~237.2 g/kg。5个杨树无性系成熟材中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幼龄材,木质素含量均低于幼龄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除皖林1号杨外,其余无性系均表现为成熟材大于幼龄材;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不同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苯醇抽提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无性系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和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木质素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从化学成分来看,5个杨树无性系均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由于无性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制浆造纸原料时,应优先考虑无性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欧美杨107(以下简称107杨)应拉木与正常木的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为杨树应拉木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直立生长和倾斜生长的107杨为研究材料,通过合理方法区分正常木和应拉木,再对应拉木的解剖构造进行电镜观察,着重比较了107杨正常木和应拉木在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的差异。【结果】107杨应拉木具有典型的应拉木解剖构造,即细胞壁中存在明显的胶质层。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形态比较结果表明,应拉木的双壁厚、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均高于正常木,而正常木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胞腔径、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均大于应拉木。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木与应拉木之间纤维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宽度、胞腔径、双壁厚、壁腔比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形态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正常木与应拉木化学组成比较结果表明,应拉木的综纤维素、纤维素、α-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木,而正常木的半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含量、10 g/L氢氧化钠抽提物含量均高于应拉木;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10 g/L氢氧化钠抽提物含量的差异在P=0.001水上显著,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07杨正常木与应拉木的主要纤维形态指标和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木材加工利用时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樟树5个品系精油组分含量和木材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樟树5个品系精油组分含量及木材纤维、导管分子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樟树5个品系间精油含量及精油中主要成份含量差异显著。品系间木材纤维形态(纤维长度、宽度、直径、壁腔比、腔径比、长度比、壁厚)、导管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多数性状差异不显著,品系间热水浸提物含量差异显著。浸提前木材基本密度与浸提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5个品系中仅芳樟型类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成显著的负相关;根中精油含量与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不同树种木材性质对抗台风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林木风害的主要材性因子,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强台风过后6个树种风害情况及8个材性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对沿海防护林的破坏以1级风害(风折或风倒)和2级风害(严重风斜)为主;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re,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最抗台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巨尾桉Eucalyptus grculdis × Eu.urophylla次之,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最不抗风;树种总风害率分别与纤维宽度(r=O.958 0,P〈O.05),纤维长宽比(r=-0.868 0,P〈0.05)存在显著相关;树种抗风值分别与纤维宽度(r=-0.944 0,P〈O.05),纤维长宽比(r=0.890 0,P〈0.05)存在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总风害率为因变量,只有纤维宽度(r^2=0.917 8,P=0.002 6),抗弯弹性模量(r^2=0.972 5,P=0.009 2)这2个性状纳入了方程,它们对总风害率影响最大;以抗风值为因变量,只有纤维宽度(r^2=0.890 5,P=0.004 7)这个性状纳入方程,其对树种抗风值影响最大;以1级风害率为因变量,纤维长宽比(r^2=0.825 9,P=0.012 1),顺纹剪切强度(r^2=0.974 0,P=0.176 9),抗弯弹性模量(r^2=0.919 5,P=0.158 6)纳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纤维宽度(r^2=0.818 8,P=0.106 4),冲击韧性(r^2=0.882 4,P=0.055 6)对2级凤害率影响最大。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其他树种抗凤性能的预测及评价。图2表4参19  相似文献   

14.
运用显微自动成像技术和双侧Z 值检验显著性,对1 年生、3 年生、5 年生毛竹来鞭的纤维形态特征及差异性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茎来鞭平均纤维长度698.555 m、纤维直径21.710 m、纤维腔径11.375 m、双壁 厚5.167 m、壁腔比0.483、腔径比0.522、长宽比34.723。2)纤维长度与长宽比均有1 年生与3 年生差异极显著、 1 年生与5 年生差异不显著、3 年生与5 年生差异极显著的特点,纤维直径与纤维腔径均差异不显著,双壁厚、壁腔 比与腔径比均有1 年生与3 年生差异显著、1 年生与5 年生差异极显著、3 年生与5 年生差异不显著的特点。毛竹 地下茎来鞭的纤维形态特征符合纸浆材要求,但与双子叶植物相比不是十分优质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松人工林正常木和应压木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应压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比正常木大0.060 6 g·cm-3、0.046 0 g·cm-3和0.050 4 g·cm-3,呈极显著差异; 云南松应压木全干和气干顺纹干缩值分别比正常木干缩值大5.65和3.92倍,较易发生干燥缺陷。另外,除气干径向干缩率差异显著(p<0.05),应压木与正常木的其他各干缩率差异均显著(p<0.05),较正常木更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 应压木和正常木的气干差异干缩差异显著(p<0.05),全干差异干缩差异不显著; 正常木主要力学性质与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应压木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气干密度紧密正相关,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东至县池杉人工林木为试材。研究不同间歇性淹水对池杉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间歇性淹水,池杉成熟材强度高于幼龄材,其差异极显著;间歇性淹水使池杉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下降,幼龄材差异极显著,成熟材差异的差别较大,有极显著,一般显著,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借助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生物数码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福建特有阔叶树种闽西青冈木材的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特征,并测定分析木材解剖特征的36个定量指标。结果表明,闽西青冈心边材区别略明显,散孔材,单管孔,管孔呈溪流状径向排列,导管内含侵填体,单穿孔,管间纹孔互列;导管组织比量平均为10.60%,导管密度均值为6.67个/mm2,管孔弦向直径平均为138.51 μm,导管分子壁腔比平均为0.097,导管分子长宽比平均为3.74,导管分子实质率平均为15.92%。闽西青冈木材纤维状管胞壁上具缘纹孔形小、数少,木纤维组织比量平均为49.85%,木纤维平均长度为1 249.63 μm,平均长宽比为66.74,壁腔比为3.52,实质率为85.61%。轴向薄壁组织发达,多数为星散-聚合状,少数为离管带状,排列不规整,宽1~4细胞;轴向薄壁组织比量为8.41%。木射线非叠生,同形单列及多列,稀异Ⅲ形,主由横卧细胞组成,直立和方形细胞偶见;单列木射线高3~19细胞,宽木射线多数夹杂着木纤维等其他轴向分子,高许多细胞,往往超出切片范围;木射线组织比量为31.14%。结晶细胞主要出现在聚合木射线中,少见结晶细胞链;导管-木射线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少数大圆形;具有环管管胞;胞间道缺如。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核桃与核桃、核桃楸木材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种美国黑核桃 (Juglansnigra)与国产核桃 (Juglansregia)、核桃楸 (Juglansmandshurica)木材解剖构造和主要木材材性的测定表明 ,美国黑核桃的心材解剖特征与核桃、核桃楸相比没有区别 ,而边材的木纤维壁厚、木纤维腔径比和壁腔比、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 ,其它特征没有差异 ;美国黑核桃主要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国产核桃、核桃楸以及北方常见的速生树种杨树、泡桐相比 ,木材材质好 ,但木材干缩性略差 ;美国黑核桃木材化学性质能满足胶合板生产要求。综合分析表明 ,美国黑核桃是可以在我国适生地区进行推广发展的优良工业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20.
以50年生天然林闽楠(Phoebe bournei)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码光学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软件对闽楠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了闽楠木材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闽楠木材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壁腔比、长宽比平均值分别为1079、21.93、14.56、7.31μm和0.55、49。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规律较为明显,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增-稳定”的变异规律;纤维双壁厚和壁腔比随树龄的增长径向变异规律总体上呈波动性递增的趋势;纤维宽度、腔径随树龄的增长变异规律不明显。经方差分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随树龄变异在0.01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双壁厚随树龄变异在0.05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宽度、腔径和壁腔比随树龄差异不显著。采用有序聚类最优分割法,划分出天然林闽楠幼龄材和成熟材的界限为21~2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