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堆肥茶生产自动控制输送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堆肥茶的堆肥茶生产单元和用于储存堆肥茶的堆肥茶容器,堆肥茶容器通过管道与堆肥茶生产单元相互连接,该系统还包括控制部件,用于自动控制堆肥茶输送到预定用肥场所。文章将堆肥茶输送到预定用肥场所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2.
回顾肥料的发展史,介绍堆肥茶的优越性,展望堆肥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堆肥茶就是以水充分浸泡和通气的堆肥,根据作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叶面喷洒或淋在土表。堆肥与堆肥茶施用效果不同。堆肥茶虽然是在堆肥的基础上再加工,但堆肥茶的施用效果更神奇更持久;叶面喷洒堆肥茶可使农作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加速作物对有害毒素的分解;施用堆肥茶的农产品增加了营养价值,给消费者更好的风味和口感。所以光使用堆肥而不将其作为堆肥茶使用实在是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国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方便、有效的堆肥茶已传入国内,除了大规模的生产之外,小规模自制堆肥茶也成为日益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小麦秸秆堆肥茶灌根对设施蔬菜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秸秆堆肥产品,研究堆肥茶的最佳灌根使用量,促进秸秆堆肥化使用,以小麦秸秆添加尿素和腐熟剂混合发酵制作堆肥茶。以番茄和辣椒作为供试材料,全生长期定期采取5种不同灌根方式使用堆肥茶,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和番茄的生长发育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堆肥茶的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及生物量有差别,其中番茄和辣椒的最佳处理均为每穴盘180mL堆肥茶。在该处理下,番茄和辣椒的植株生长形态和生物量的数值均高于其他几种处理,辣椒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58%、9.5%;番茄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9.52%、3.06%。综合比较认为,灌根小麦秸秆制作的堆肥茶每盘灌根180mL,能促进番茄和辣椒的植株形态的建成,提高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适宜番茄和辣椒生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腐熟堆肥的浸提液(1∶3,W/V)和由浸提液制备的堆肥茶作为盆栽番茄的液态肥,以评估其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种群的影响。盆栽番茄苗并于4周龄时接种根结线虫第二期幼虫(J2)。试验期间用30%稀释的堆肥浸提液和堆肥茶原液淋灌。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35 d后,堆肥茶使根部的根结数量约下降56.9%,土壤和根中的线虫数量分别下降了45.5%和33.9%;接种70 d后,根结数量约下降51.4%,土壤和根中的线虫数量分别下降了49.4%和66.3%。随着堆肥浸提物和堆肥茶使用浓度的增加,根结数量和最终种群数量均呈指数降低,堆肥茶的效果略优于浸提液。  相似文献   

7.
堆肥茶是应用生产生活中的植物废料如杂草、蔬菜叶、秸秆、动物粪便等经过有氧发酵提取营养物质和有益细菌及真菌的提取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天然有机肥料,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废弃资源在农业经济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减少外部资源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准则。堆肥茶是一个易发挥种群优势的微生物资源库、土壤微生物的营养源和促生物质代谢库,它能够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和结构,改善土壤质量,并具有一定的抑制真菌抵抗植物病虫害的作用,因此堆肥茶具有重要的生物效应和改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8.
牛粪堆肥茶最优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粪堆肥茶的最有发酵条件。[方法]以腐熟牛粪为发酵原料,研究不同发酵条件下制取的堆肥茶对白菜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堆肥茶发酵的最优条件为:肥水比1:5,曝气量0.175L/h,发酵时间2d。[结论]该研究为堆肥茶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堆肥茶对植物病害的控制技术及制备装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曝气堆肥茶及非曝气堆肥茶在各种试验中对各种作物的抑制病害作用。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详细阐述了对于白粉病和其他疾病的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堆肥浸提物和堆肥茶抑制爪哇根结线虫的盆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腐熟堆肥的浸提液(1:3,W/V)和由浸提液制备的堆肥茶作为盆栽番茄的液态肥,以评估其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种群的影响。盆栽番茄苗并于4周龄时接种根结线虫第二期幼虫(J2)。试验期间用30%稀释的堆肥浸提液和堆肥茶原液淋灌。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35d后,堆肥茶使根部的根结数量约下降56.9%,土壤和根中的线虫数量分别下降了45.5%和33.9%;接种70d后,根结数量约下降51.4%,土壤和根中的线虫数量分别下降了49.4%和66.3%。随着堆肥浸提物和堆肥茶使用浓度的增加,根结数量和最终种群数量均呈指数降低,堆肥茶的效果略优于浸提液。  相似文献   

11.
贺淹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81-1082
国际生态农业中正在流行的“堆肥茶” ,是以水充分浸泡、通气处理的堆肥液体 ,根据作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叶面喷洒或淋在土表。它具有效果持久 ,加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对有害毒素的分解 ,可产生抗生素抑制有害微生物 ,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口感等许多优点。笔者介绍了堆肥茶的作用原理、制作方法和一些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技术是从堆肥及蚯蚓泥中萃取和大量繁殖有益的好氧微生物,形成液态肥料应用于土壤和植物。与目前市场上众多堆肥茶制作设备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可在20分钟内完成拆卸和清洗。大多数部件非胶粘连接、可直接拔开。本技术仅需使用气泵即可真正实现循环,使用时配备筛网均可。这是通过在管道中插入一个空气扩散器来实现的,该空气扩散器在进行循环时将氧气注入水中,流入含有堆肥的萃取器或含有堆肥的水体中,同时再用另外几个扩散器将氧气注入该水体中。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的设计及环境湿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是采用人工在车间内自然渥堆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能保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湿度的均匀性,对普洱茶生产厂房和发酵车间进行设计和研究,将微生物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融为一体,使普洱茶的生产规范化,并具有科学性。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结合了传统发酵的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控制技术及设备,由湿度传感器、PLC主控设备、计算机处理系统、加湿设备和监控系统等构成。本文通过构建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对车间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使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的环境稳定,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了生产试验,得到试验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从试验数据中找出普洱茶发酵湿度对普洱茶品质形成影响的一些规律,为普洱茶发酵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应的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茶皂素具有降解作用的菌种对茶粕进行固体发酵,结果表明,菌种发酵原料茶粕的含水率只有6.2%,发酵开始堆肥含水率是50%,发酵后堆肥含水率仅15%。茶粕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增加,还原糖含量降低,发酵前后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曝气系统,大幅度增加了液态堆肥茶成分中有益菌的数量,提高堆肥茶质量,为土壤和植物提供大量活性有机物质的肥料。这套曝气系统包括:一个风机,垂直部分与通风管相连,通过扩散管的管壁上面分布着许多气浮装置,把空气通入液态肥中。  相似文献   

16.
唐娟  张波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199-201
为了解决牛粪带来的污染问题,利用堆肥设备将牛粪和稻壳、木屑混合好氧发酵成高效有机肥料.介绍了牛粪好氧发酵堆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堆肥发酵设备关键部件物料混合器、物料输送装置和好氧发酵仓的设计要点,该设备的研制为牛粪资源化提供了高效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赵天涛、梅娟、赵由才主编本书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中的一分册,内容共分为11章,主要介绍了固体废物简述、固体废物堆肥原理、固体废物堆肥工艺、堆肥过程的物料和能量衡算、有机 无机复混肥生产工艺、堆肥的过程控制、堆肥腐熟度评价、堆肥设备、堆肥质量标准与应用、堆肥在控制污染等领域的应用、堆肥系统及运行。书中结合典型实例介绍,对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堆肥影响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堆肥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矿质化、腐质化、无害化的过程.影响堆肥化进程和堆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C/N、C/P、粒径、温度、含水量、pH及通气条件等.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现代堆肥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对堆肥质量作出客观的评述,提出现代堆肥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确保生产优质的堆肥产品.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中国果蔬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利用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对果蔬废弃物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发现厌氧发酵技术处理果蔬废弃物对发酵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与粪便混合发酵是处理果蔬废弃物的一个发展趋势;相对于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对设备和操作管理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粪便进行混合堆肥明显改善了堆肥品质;探讨了接种微生物自然堆沤和果蔬废弃物固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初步研究结果。通过混合发酵还田试验对比了各项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对促进果蔬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不同畜禽粪便堆肥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以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和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春季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堆肥过程的温度变化.【结果】春季堆肥较冬季堆肥升温速度快,高温(60~65℃)期持续时间长(9~12d),堆肥周期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堆肥至第30天时,即可达到腐熟标准,冬季堆肥需要40d方可达到腐熟标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以鸡粪为原料的堆肥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最多,在高温阶段下降的幅度最小,为91.1%;鸡粪堆肥的有机质含量亦最高,为48.6%;总养分(N+P_2O_5+K_2O)含量升高的幅度最大;达到42.4%;羊粪堆肥的放线菌数量在堆肥过程中的增加幅度最大,为74.8%,有利于堆肥后期木质素的分解.【结论】因此,当地企业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时,可加入适量鸡粪和羊粪,以提高堆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