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海口市林下经济发展实践,简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关键事项,最后提出了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林下经济有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国林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有效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阐述甘肃省定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的基本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定西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关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林业资源可利用周期长,可利用资源面临枯竭等因素导致林业整体经济快速下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改善林业经济局面势在必行。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注重林下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振兴国有林业经济、加快林业职工致富的好途径。一、林下经济及其意义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4.
林下间作是林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单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是一种循环经济。林下间作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可以林菌、林农、林禽、林菜等多种形式的间作,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侧重介绍林下间作黑木耳的生产技术,希望能成为林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如何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且着手有效处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林业增收,林农增收,成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分析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发展。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本文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文章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主要的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应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转型。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互联网+"对林下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互联网+"模式下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 《农学学报》2015,5(8):115-118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林业循环经济,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从经营情况看,林下经济大致可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分别对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分析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指出各模式的推广应充分考虑气候、经营习惯和市场条件,科学规划林下发展的模式和规模;林下物种资源不可生硬拼凑,千篇一律;强调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突出林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翔基 《农业与技术》2015,(3):168-169,191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合理可持续、健康共存,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新课题,也是现代林业的全新探索。林下经济不仅具有林业经济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投资少、产出值高,高效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林草、林牧、林畜是辖区内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是林下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理结合,同时这也是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极具研究价值,同时也对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林下经济是当下整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兴产品,在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表现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已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本文结合调查大同市现有林下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CNKI中2006年—2015年期刊、学位和会议的林下经济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林下经济研究进行主题词形成的主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林下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林下种植、模式研究、林下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及林业产业等主题。研究趋势显示,2006年—2009年,森林旅游和林下种植成为林下经济的研究热点。2010年随着与林下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林权改革制度的提出,出现了林下经济的林下养殖、发展模式研究、林地资源研究等热点主题。2012年后,党随着国家对林业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研究主要以林业生态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及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主题,并呈现复杂多样分散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正>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林下经济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林业资源,利用了生态环境的优势,还促进了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林业经济发展对于脱贫攻坚的意义,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出一点力量。1.发展林下经济和脱贫攻坚的含义林下经济就是指利用森林资源来进行林地养殖和林地种植业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贫困地区的林地资源为依托,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开展以来,林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疆积极响应政策,探索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林下经济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林业转型发展和林农增收。以玛纳斯县塔西河乡为例,阐述了新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实效,并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林业经济发展趋势势必进行改革和转型。本文从“互联网+”的角度着手,分析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及“互联网+”对林下经济的影响,整理了一些“互联网+”模式下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下经济是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林下产品资源是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腾冲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以期促进林下资源产品的保护及有序利用、增强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利用为主要形式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按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的要求,加快构建林业复合型产业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林下经济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菏泽市林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在对菏泽市多个区县的林下经济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菏泽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菏泽市林下经济的创新途径,以期为菏泽市林下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林下经济"这一概念。因此,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是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又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重要途径。目前,发展林下经济还是一个新课题,全国各地林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其发展的有效模式。近几年来,灵川县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具备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如何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成果,同时又能真正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是当下林区经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质上,林下经济属于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新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并有效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分析当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更快地促进产业的发展进步,需要针对现状提出针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