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住宅消费市场出现白热化的现象。在保证生活的基本居住条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它的设计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本文主要基于环境规划设计原则来讨论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的若干要素。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历史悠久,城区中现存多处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同时存在简陋破旧、环境极差的棚户区,棚户区改造时,应注重景观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试图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的前提下,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中棚户区的现状与特点,对城市老城区中棚户区的景观改造更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人们营造生态景观优美、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基本的居住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成为房地产行业竞争的主要体现。因此,在小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除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以外,更多的是要赋予人性化的理念,以此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4.
现代住宅小区除了满足居民的生活环境需求外,还需坚持因地制宜、生态化、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原则,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空间,凸显自然环境效应,满足居住需求,合理搭配植物景观,提升现代住宅小区的美学价值。分析了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几点目前设计中的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优化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景观设计关系到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设计中要遵循人性化原则,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分析了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点,探讨了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措施,期望对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居住环境的设计必须以人文本,将人的需求贯穿环境景观设计过程的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居住环境景观设计需以整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舒适性原则为基本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人类的居住需求,创建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以我国经济水平的良好发展态势为重要依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日益提高,对居住场所不仅强调舒适度,更重视其美观性。人们在追求居住场所现代化风格的同时,更看重周边园林景观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居住需要,对此,有关施工单位要以人们当前的这种居住趋势为重要导向,做好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因此,本文将围绕现代风格居住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展开相关论述,希望能对业内外人士有所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应加强对城市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设计理念。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规划设计的方法,以期满足居民对小区居住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入手,探讨适于老人活动需求的景观要素设计。希望通过对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景观设计的研究,改善老人居住条件,满足老人特殊居住需求,维护老人尊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和生活要求,还要更好地提升居住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将人性化设计手段运用到实际设计之中,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给人们带去更多便利是非常好的一种设计方式。本文以人性化设计手法的含义开始探讨,旨在通过对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要素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人性化手段提升城市景观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芳 《花卉》2020,(2):102-10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止满足于对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居住的城市的绿化程度是高质量生活的具体体现,因此,绿化问题成为我们建设美好城市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17,(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加强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及管理可以美化市容市貌,给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创造更适合居住的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从城市公园生态建设与城市公园管理两方面对城市公园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其中包括居住的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其作为重点整治,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美化指标,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奠定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居住区室外的的风景园林设计中逐渐向着生态化风景园林发展,要求居住区室外风景园林不仅要风景优美,还要满足国家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分析了当前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并探讨了生态化风景园林理论在居住室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宫一路  黄磊昌 《北方园艺》2016,(23):200-203
近郊型休闲农业园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要求其具备生产和休闲旅游的双重功能,还是提供城市居民田园养老、乡村家庭游和重归土地、重拾邻里情感的空间载体。在研究了近郊型休闲农业园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其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休闲农园的居住空间形态应延续传统村落生活特征的空间基本形态——"建筑+院落";院落应满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功能布局;以家庭、邻里的情感空间营造代替物质景观空间的营造。运用景观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从居住空间的基本单元"宅院"模块的提炼、院落内部空间的功能与布局,宅院外部空间的组合与组团式布局,农园中居住用地空间的布局等方面,探讨近郊型休闲农业园居住空间的平面形态规划方法,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让市民的平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还需要通过打造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所以,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工程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风景园林技术和各种养护管理工作,以期打造出更加适宜的城市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不仅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得以改善,同时也希望在闲暇的时间能够在自然环境下尽情的放松。为了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很多地方设置了园林景观,并在园林景观中加入了大量的植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居住的环境能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园林绿化工程就是对人们生活的城市进行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本文围绕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