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牛瘤胃臌气50头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牛各25例。对照组病牛采用常规西药模式,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5例(60.0%)显效,13例(52.0%)有效,2例(8.0%)无效,总有效率为92.O%;对照组中有10例(40.0%)显效,14例(56.0%)有效,6例(24.0%)无效,总有效率为76.0%.试验组病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观察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头患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病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牛的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特点,以不同的牛病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92头病牛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无效率为2.2%,整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特征各有不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鉴别,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62头前胃弛缓患牛均为我所在2013年5月到2014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头和对照组31头,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牛的治疗效果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平均痊愈时间为(4.39±2.34)天;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9%,平均痊愈时间为(8.47±3.6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牛痊愈时间短,没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兽医合并治疗牛衰竭症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陕西渭南肉牛养殖场的78例患有衰竭症的病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9例)和对照组(n=49例),治疗组病牛给予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病牛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以治疗有效率为指标来对比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7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49%,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合并治疗牛衰竭症疗效确切,建议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鉴别发热黄疸型牛病时,主要依据病牛的病理变化特征、疾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解剖特征等;在鉴别牛病之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显效7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8%。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具有多种特殊的病理表现,在临床上应采用多种方法鉴别黄疸牛病,以便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对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 c=4.051,P<0.05)。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以中药益气养阴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血栓通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均每日1次,14d为1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抽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2头牛病毒性腹泻病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头采取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36头采取中药复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22%、63.8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49,P0.05)。由此表明,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牛,采取中药复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在猪喘气病治疗中,给予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后取得的临床效果。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某猪场患猪喘气病的60头病猪进行试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头,对照组30头。对照组给予恩诺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多环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其次,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比对照组更高。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表明:在猪喘气治疗中,使用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后,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连素和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将72例D-IBS患者随机分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联合组给予黄连素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腹痛、腹泻及腹胀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1,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连素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D-IBS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在牛瘤胃鼓气治疗中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的牛瘤胃鼓气患牛50头,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有患牛25头,西医组患牛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牛给予中西兽医结合进行治疗,将2组患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与西医组相比,联合组患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牛瘤胃鼓气治疗中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牧区牛焦虫并的防治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牛焦虫病临床症状特点的牛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病牛耳尖进行静脉采血取样,病牛体表淋巴结穿刺取淋巴液涂片。将病牛随机分为对照1组20头病牛、对照2组20头病牛、观察组20头病牛。观察组采用贝尼尔治疗,对照1组采用锥黄素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盐酸咪唑苯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确诊牛15头,治愈13头,治愈率86.7%;对照1组确诊牛13头,治愈7头,治愈率为53.8%;对照2组确诊牛14头,治愈9头,治愈率为64.3%,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治愈率。结论牛焦虫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灭蜱仍然是引起注意的事项。贝尼尔的治疗作用优于盐酸咪唑苯脲和锥黄素,贝尼尔可影响虫体的自身代谢,影响其发育,并且对孕期孕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牧区牛焦虫并的防治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牛焦虫病临床症状特点的牛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病牛耳尖进行静脉采血取样,病牛体表淋巴结穿刺取淋巴液涂片。将病牛随机分为对照1组20头病牛、对照2组20头病牛、观察组20头病牛。观察组采用贝尼尔治疗,对照1组采用锥黄素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盐酸咪唑苯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确诊牛15头,治愈13头,治愈率86.7%;对照1组确诊牛13头,治愈7头,治愈率为53.8%;对照2组确诊牛14头,治愈9头,治愈率为64.3%,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治愈率。结论牛焦虫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灭蜱仍然是引起注意的事项。贝尼尔的治疗作用优于盐酸咪唑苯脲和锥黄素,贝尼尔可影响虫体的自身代谢,影响其发育,并且对孕期孕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态反应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3例变态反应性鼻炎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H1受体拮抗剂仙特敏片口服和麻黄碱地塞米松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8、25、11、9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则分别为7、11、20、22例,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中医辨证符合心血瘀阻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两组除应用常规的心绞痛治疗以外,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合用辛伐他汀和注射用灯盏花素,均连续使用10 d。结果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1%;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1%,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方阿嗪米特。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9例,无效2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9.51,P〈0.01)。治疗前,两组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且以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金丝桃素联合用药治疗猪高热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头患有高热病猪,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头与对照组40头。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青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金丝桃素与黄芪多糖、清瘟败毒、清解合剂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5%,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金丝桃素联合用药,对猪的高热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死亡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抑胃酸药联合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经反复治疗无效的慢性咽炎240例患者进行胃镜、24hpH值监测检查,并将其中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108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应用抑胃酸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促动力药(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清热解毒药(清开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咽喉部症状好转及电子喉镜下病理改善情况。结果在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中,患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者占45.0%(108/240)。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0、8、4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62.43,P〈0.001)。结论胃食管反流与咽喉慢性炎症有明确致病关系,喉咽反流疾病经抑酸剂与促动力剂治疗有效,可改善咽部症状和病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辅治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每次30min,每天2次。治疗2d后比较两组的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9.677,P<0.01)。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辅治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时的影响,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51例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使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4.82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血肌酐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16/26)(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MMF及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