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最小方差法研究江苏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可以分成七大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区,即耕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其它农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主导均衡类型区和耕地主导均衡类型区等.这不仅揭示了江苏省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也为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统筹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5):82-84
以都匀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都匀市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整治潜力实施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总规模为6 966.2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534.23 hm~2,新增耕地率22.02%。其中耕地整治规模4 957.46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95.69 hm~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31.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25.14 hm~2;工矿废弃土地复垦规模47.9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4.93 hm~2;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模1 929.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408.47 hm~2。通过土地整治可提高研究区域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解决人地矛盾,保障城市建设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土地作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源,是"供给侧改革"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土地政策手段推进区域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是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改进土地供应结构,真正做到让供给引导需求。本文在概述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以某市某区为例,运用spss软件对某区三产与用地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分析,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优化配置模型、确定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方案,最后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利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土地税制优化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统筹是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之一,决定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能否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解决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资源配置问题。耕地与建设用地资源的高效配置需要统筹考虑耕地红线及粮食安全、建设用地指标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提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增量改革与双轨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受耕地细碎化、宅基地空置化、土地利用粗放化、耕地保护严峻化和新型四化同步推进的多维驱动影 响,乡村土地顺畅流转并带动城乡资源高效整合成为我国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互动机制创新的难点。为此,从土地 产权流转、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三个层面,论述了乡村土地资源整合模式。研究表明院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 转移和收益再分配,农用地整治是土地自然属性与利用方式的重构和调整,而居民点复垦、新村建设和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优化和整体效用的提升。尽管从土地产权和工程改造层面,构建了特定区域或特定目 标的土地产权流转模式和田-水-路-林-村工程建设模式,但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统筹”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模式 体系。因此,如何将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融为一体,通过政策引导与工程改造双向加力,搭建城乡资源高效整合和双 向流动的统筹链,成为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耦合模式创新的关键点。而该模式的创新发展,既应突破土地流转体制 障碍,又应突破新增耕地受路、沟、渠、林等占用多且乱的限制,农业产业化受土地细碎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的限制, 城乡建设用地受置换不对接的限制,还应吻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现实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土地利用工程事业的发展,将土地利用工程作为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手。"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 767万亩,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  相似文献   

8.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研究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充分地考虑土地适宜性,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罗定市为研究区域,计算得出罗定市适宜发展用地536.6 km2,限制发展用地1 445.5 km2,禁止发展用地352.8km2,在理想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为466.6万,在耕地保护目标下最大承载人口规模为240.9万。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结合罗定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特点,将罗定市划分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生态涵养区、综合发展区和中心发展区4个类型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国土空间管制分区可以为罗定市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土地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面积普遍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节约集约用地仍需加大力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为摸清恭城县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按照建设占用耕地“以补定占”的原则,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53-154
为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城乡分配不均、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等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用地合理布局、建设用地总量稳定并节约集约利用、耕地有效面积增加等目标,我国开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解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基础上,以南赵庄村为例,对农户搬迁意愿进行入户调研,分析项目区农户搬迁诉求,并根据农户搬迁诉求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在庄浪县柳梁乡孟山村的实施应用效果,以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美化农田环境、优化水利设施、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恪守耕地红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少地方和垦区把闲散的耕地集中利用,把存量的建设用地盘活使用,使土地资源焕发了活力。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在保护耕地促农业生产和盘活建设用地建产业园区等领域,闯出了路子,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查阅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通过查阅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利用现状及之间的相互转换情况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详细耕地流转情况,了解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的利用现状,耕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速度、规模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是导致玉溪市城市规模扩展与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驱动力;玉溪市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突显。提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占补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喀斯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与高效利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贵州省仁怀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属性数据,通过对建设用地驱动力因子的定量筛选,依据多元回归方法对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仁怀市建设用地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用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建设用地实际需求与控制指标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未能满足仁怀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因此,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能优化土地利用模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仁怀市城市化、工业化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构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协调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问题基础上,根据优化、集约、改善、统筹等土地利用原则,分类构建了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控制新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清理闲置、提高存量利用率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核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研究为粮食核心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不仅可促进岳阳市各项用地的利用效益的提高,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不仅可促进澧县各项用地的利用效益的提高,优化配置区域土地资源,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还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兵  欧名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25-1032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使得耕地保护压力加大,还呈现出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和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扬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对土地资源保护、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以及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城市、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虽大,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成效不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稳中有升;城市建设用地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工业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政府行为不规范,未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的效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河北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地意识.  相似文献   

20.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构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协调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问题基础上,根据优化、集约、改善、统筹等土地利用原则,分类构建了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控制新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清理闲置、提高存量利用率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核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研究为粮食核心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