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属甘肃省小麦生产上严重流行的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左右着全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形势,从而严重影响全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甘肃有12次大流行,其中2002~2004年连续3年发生面积超过53.33万hm2,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2005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又是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56.71万hm2(严重发生的面积20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76%,冬麦面积的89.54%,尤其是临夏、定西等中部地区,发生程度之重是近十多年来罕见的。然而,当年全省的夏粮产量并未因条锈病的严重发生而出现下滑,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条锈病…  相似文献   

2.
代明江 《植物医生》2002,15(6):9-10
小麦是宁南县最主要的小春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 30 0 0hm2 左右。自 1997年以来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连年大流行 ,1997年发病面积约 6 7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 2 2 .2 6 %,产量损失达 8.7万kg ,发病面积和危害损失逐年加重 ,到 2 0 0 0年小麦条锈发病面积达约 2 70 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83.5 8%,产量损失达 2 0 .85万kg ,对小春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好坏成为决定小麦产量高低乃至全县粮食生产丰欠的重要因素。1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1.1 发病早侵染时间长常年 11月上中旬始见条锈病 ,先在河谷…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为害大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一大障碍.2015年小麦条锈病在荆州市大发生,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2.7万hm2,条锈病发生面积8.13万hm2,占种植面积的64.2%,是2000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1 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 1.1 见病早 据荆州市植保站系统监测,小麦条锈病于1月22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近两个月,比条锈病大发生的1990年早23d,松滋市站植保更是早在1月4日即见条锈病叶,荆州区、监利县、公安县、江陵县分别在1月14、15、16、19日见病,均比历年平均早60d以上.  相似文献   

4.
杨永洲  张涛 《植物保护》1991,17(3):54-54
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安共发生180多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47.4%,其中受害严重的面积近40万亩。虽属中度流行,也是20多年来少有的。因该病损失小麦一亿一千多万公斤,占上年小麦总产的12.27%,减少收  相似文献   

5.
四川是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区和越冬区。四川进行小麦条锈病有效治理,是全国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全国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四川2005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和秋冬季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介绍给全国植保部门的同行,仅供各地在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和应急控制工作中参考。12005年小麦条锈病发生为害情况1郾1发生特点2004~2005年度四川省小麦种植面积135郾0万hm2,比上年增加6郾77%。条锈病发生面积58郾7万hm2,损失小麦0郾6亿kg,比上年产量损失降低20%,比大流行的2002年产量损失减少81郾77%。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  相似文献   

6.
襄樊市是湖北的小麦主产区,全国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18万hm^2。小麦条锈病是影响襄樊市小麦产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14.67万hm^2,防治面积36万hm^2次。在2004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严峻态势下,襄樊市把小麦条锈病防治作为实现200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来抓,“测报主动、行政推动、广泛发动、样板带动、上下联动”,经过3月中旬至4月上旬3次战役连续作战,有效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夏粮总产达10.11亿kg,占全省部产的35.6%;增产1.86亿kg,占全省增量的75%;小麦单产331.5kg,比2004年增46kg。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2006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采取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82.57万hm2。其中鄂北地区(襄樊、十堰市)约占50%。2005年冬至2006年春,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菌源量大,加上本省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在鄂北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局部大发生(5级),其他地区为1~3级,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30.1万hm2。1发生特点1)秋苗见病早。秋苗始见小麦条锈病的时间是1980年以来27年中的第2个早见病年份。2005年11月15日在襄樊市的枣阳市环城办事处普查30块麦田,发现病田1块,病点4个,病叶5片。见病时间仅比见病最早的特大发生年1990年晚2d,比2004年早21d。至11月底,全省先后在枣…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六盘水市主要夏收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4万hm2,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六盘水市大面积发生流行,严重制约了六盘水市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六盘水市小麦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从2001年至2004年,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4.50万hm2,累计产量损失达246.36万kg.为了有效控制条锈病的发生和大面积的流行,六盘水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条锈病的综合防治,通过有效的治理,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程度正逐年减轻,流行面积逐年减少,从2001年发生面积1.19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0.84万hm2.  相似文献   

9.
鄂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北地处全国小麦主产带 ,其中襄樊市是全国 2 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 ,也是小麦条锈病入侵湖北省的咽喉之地 ,我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 5万hm2 。从 80年代初开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具有明显周期性 ,每次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 70 %~ 80 % ,甚至更高 ,因条锈病危害造成的损失一般年份减产 10 %~ 2 0 % ,严重年份减产30 %~ 5 0 %。防治不力的部分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损失相当惨重。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其发展、蔓延规律 ,有效控制其危害 ,作者对 1980年以来我市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1 研究方法1980~ 2 0 0 2…  相似文献   

10.
庄浪县地处六盘山晚熟冬麦区,小麦是全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5年全县冬小麦播种面积2.27万hm2,平均产量只有2586kg,究其原因是以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mis West.)为主的病虫为害所致。依据《甘肃省植保专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抽样调查,条锈病属大发生年份,全县化学防治面积1.8万hm2,挽回产量损失10011t,但由于综合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仍造成全县小麦减产22.3%,实际产量损失2375t。因此,深入研究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对控制其为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1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26年中,根…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是荆门市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在1990年、2002年偏重发生。2009年初,小麦条锈病来势猛,北部麦区发生偏重,南部麦区发生偏轻,发病范围广,实际损失低。全文围绕1990年、2002年、200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找出本地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冲  姜玉英  李春广 《植物保护》2020,46(6):186-193
本文总结分析了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及其演变情况?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和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是当前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虫害?2011年-2018年这8种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4 416.45万~6 051.42万hm2, 占小麦全部病虫发生面积的74.89%~86.07%?通过防治, 每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07万~2 136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60%~18.44%, 平均年挽回损失1 134.94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0.56%,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经防治后平均挽回损失分别为598.13万?1 056.42万?1 272.8万和1 612.35万t; 防治后每年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220万~640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97%~6.52%; 平均年实际损失346.95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23%,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分别实际损失378.11万?337.31万?355.50万和316.90万t?2000年以来, 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迁和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 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呈现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提高?发生区域呈北抬西扩趋势, 蚜虫上升为黄淮海麦区最重要的害虫,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小麦常发性病虫害发生相对平稳, 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趋降, 新发病虫害在局部麦区扩散危害等特点, 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小麦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小麦病虫害长期灾变规律?集成和完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锈病是陕西省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和主栽品种抗锈性的全面丧失,条锈病又成为陕西省小麦生产上的重大隐患。在过去的3a中,本省小麦产区干旱少雨,抑制了锈病的发生。2002年3~5月出现了阴雨潮湿天气,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流行,陕南、关中地区中度偏重流行,部分地区大流行,是1991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1发病特点2002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呈现以下特点:①发病面积大,损失严重。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62.15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6%,比2001年扩…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南漳县发生早、发生面积大、流行时间长、为害重,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新特点.全县发生面积2.72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3.2%,其中2%的田块因病损失严重,造成损失1 285.2t,是2002年大发生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1年.  相似文献   

15.
顺庆区地处川东北 ,嘉陵江中游 ,全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 80 0 0hm2 ,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在本区流行发生 ,发病面积 6 5 33hm2 ,造成小麦产量损失 3430t,个别严重田块几乎绝收。1 发生特点1.1 发病始见期早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发病始见期为 2 0 0 1年 12月 5日 ,比大发生年的 1999年提早 2 2d ,比常年提早 4 9d。1.2 秋苗发病点多面广2 0 0 1年 12月 1日至 12月 15日 ,在全区 2 5个乡镇普查 ,其中有 12个乡镇发生小麦条锈病 ,病田率为 9% ,病田病点平均 5 .4个 / 6 6 7m2 ,有中心病团的病田率为 2 2 %。1.3 传播蔓延快条锈病由 2…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预测准确度,以2010年-2018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冬繁区和越冬区的发生县区数、发生面积、温度和降雨量为数据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全子集回归筛选病害流行的因子集。以筛选得到的影响病害流行的5个因子,即累计发生县区数、冬繁区条锈病发生面积、1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降雨量和3月平均降雨量为自变量,采用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开展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2019年-2020年的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准确度均达90%以上,预测2021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分别为46.11万hm~2和52.85万hm~2。  相似文献   

17.
2019—2020年度小麦条锈病在咸阳市流行,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2.7%,表现出秋苗发病早、范围广,冬季部分病菌持续繁殖扩展,春季4月扩展迅速,后期为害严重等特点。分析认为,2020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菌源基数高、暖冬及春季适宜的降水天气、主栽品种整体抗病性差。  相似文献   

18.
乐至县从1998年以来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呈迅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小麦条锈病在乐至县一些乡镇发病严重。据统计.2005年全县发生面积16333hm^2,2006年发生面积20400hm^2.分别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3.1%和91.3%。在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以及植保植检站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植保植检站测报人员根据小麦条锈病历年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准确及时发布植保情报和电视预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科学选用高效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19.
1  2 0 0 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概况受特殊气候影响 ,2 0 0 2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偏重发生年份 ,重于 2 0 0 1年 ,共计发生面积 4 38万hm2 (次 ) ,其中 ,重大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面积均重于和大于 2 0 0 1年 ,发生面积达到2 0 8.6万hm2 (次 )。稻纵卷叶螟及小麦条锈病是 1997年来最重的一年。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县为 2 2个 ,占全市区县数的 5 6.4 %。稻飞虱发生程度为 4级 ,部分地区 5级 ,发生面积 2 9.8万hm2 (次 )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 5级 ,局部特大发生 ,…  相似文献   

20.
鄂西北地处全国小麦主产带,其中襄樊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入侵湖北省的咽喉之地,我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5万hm2。从80年代初开始,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次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8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