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县在总结过去小量贮藏烂种量猛增,黑疤,软腐病回升教训的基础上,于1981年开始推广高温愈合大屋窖。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保种示范点,以村(队)为单位,统一筹款建窖。采取分户收种,集中入窖,专人管……  相似文献   

2.
窖内冰棚冬贮的萝卜不萌芽、不糠心、表皮鲜艳、出窖上市便利,经济效益可观,现将该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窖内结构 选择半地上半地下窖,半地下有利于保温,半地上有利于降温.窖内总高度不低于2.5~3 m,应从地面以上留前后窗,以便对流通风降温,利于调解窖内温度,每隔若干米在窖顶最高处留一个天窗.入冬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先关闭阴面窗,后关闭阳面窗,天窗至最寒冷时关闭.如窖内温度升高时,先开天窗,再开阳面窗,最后开阴面窗.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发券式贮藏窖的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块大水多皮薄,安全贮藏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50年代末我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基本摸清了甘薯贮藏期生理变化和对环境的要求,总结出较为科学的贮藏方法,并创造性地研制与推广了高温大屋窖,对提高保种效果和控制黑斑病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生产所...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利用干草灰封贮山芋种越冬,其贮藏出窖率一般可达90%~95%,比常规地窖贮藏方法的出窖率高15%左右,而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低投入、低能耗的马铃薯贮藏库,通过设计、性能测试和贮藏试验,研制出太阳能风补发电控温土窖。该土窖库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总热阻大于2.84 m~2·℃/W,比普通冷库能耗减少90%。马铃薯贮藏120 d后,好薯率为97.6%,硬度为63.16 kg/cm~2,其他指标均优于传统土窖。太阳能风补发电控温土窖具有利用自然冷源、机械制冷、保温控温的功能,适合马铃薯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6.
肖运成 《种子科技》2008,26(1):46-47
马铃薯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有效农艺措施,夏播留种的关键是种薯的安全度夏。通过对“半地下种薯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土冰窖”、“冷布处散藏法”5种贮藏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比较鉴定,以“半地下种薯冷贮库”、“柞蚕半地下保种库”、“小土冷窖”贮藏种薯效果较为理想,每年的4~6月份的库(窖)温都能够控制在5℃以内的温度,出库时种薯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不超过1%,出库时的种薯相当于入库前的鲜薯一样。  相似文献   

7.
一、井窖贮藏 我国很多生姜产区采用的是井窖贮藏。井窖贮藏首先要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于10 m的地方建窖,井窖深度一般为6~8 m,南方可浅至2~3 m。先挖出一个直径80 cm的圆井口,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利用干草木灰封贮山芋越冬,其贮藏出窖率一般可达90%~95%,比常规地窖法出窖率高15%左右,而且方法简单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加工出口专用型甘薯品种红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温室大棚培育壮苗、机械化整地起大垄、增施有机肥、酸化土壤改良、高剪苗栽插、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田间生长调控、水分合理运筹、适期收获、半地下式贮藏窖安全贮藏等多项新技术,为加工出口型甘薯的生产、贮藏提出了创新型模板。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土窖的贮藏方式、技术设备等发展现状,剖析了土窖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分析和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为窖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薯安全保种法──高温愈合大屋窖江苏省阜宁县农业局张达余江苏淮北地区是我国甘薯重点产区,传统的地窖保种法安全系数小,出窖率一般只有45%~50%。近年来该区推广高温愈合大屋窖贮藏甘薯种,深受农民欢迎,安全贮藏率达到95%。1薯窖准备。大屋窖以土墙草房...  相似文献   

12.
从马铃薯贮藏要素、科学建窑、贮藏准备及贮藏管理等方面,对庆阳市马铃薯窖式贮藏库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马铃薯长期贮藏保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很严格 ,它既不耐寒 ,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 ,容易受冻或发芽 ,影响食用品质和种用价值。因此 ,薯块贮藏是马铃薯种薯全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温度贮藏温度是块茎贮藏质量的最重要条件。块茎与其环境总是处在热力平衡中 ,据几年来的贮藏经验 ,薯堆内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约是薯堆高度的 1.8倍。为使堆内温度不致于过高 ,通常要求堆高不超过 2m,一般以窖高的 1/ 2高度最为合适。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空气对流和块茎的正常呼吸。及时作好堆温的调节是贮藏的关键。贮藏初期温度保持在 15~ …  相似文献   

14.
祁永复  袁宝忠 《作物学报》1965,4(3):256-264
甘薯大屋窖(又称屋式贮藏库),是在总结徐州地区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的一种此较理想的窖型,1963年开始小规模布点示范,1964年秋大规模推广,全区推广14200个,贮藏数量占全专区总贮藏量的65%,平均安全贮藏率为98%,共中有数以千升的贮藏窖腐烂率仅有0.1%左右。徐州地区过去每年甘薯在贮藏期间腐烂率平均为总贮藏量的30%以上,1965年春季调查,全区甘薯腐烂率不足5%。  相似文献   

15.
在阿尔山地区以稠李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个贮藏方式,对稠李种子的发芽率、栽种出苗率、苗木株高及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有直接影响;土窖种子与湿沙以1∶3体积比混合贮藏和冷藏窖种子与雪以1∶3混合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出苗率更高,但对株高和地径的影响较小;秋播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春播。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及生产便利,在阿尔山地区以土窖沙藏法、每年秋季播种更有利于稠李的发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盆挑落叶后便开始进入休眠期,此间北方必须进行防寒处理。很多人以为,盆桃怕冻、必须室内养护。其实那样做只会使盆桃提早萌芽、现蕾而不结果,或者干脆由于温湿度掌握不当而整株死亡。最好的办法是冷窖贮藏或露天坑埋。冷窖贮藏法挖一深1.5米以上的冷窖(菜窖也可),大小可依盆桃数量而定。到冬至前后,将盆桃浇  相似文献   

17.
王萍  王爱民 《种子科技》2004,22(5):292-292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贮藏种薯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窖藏种薯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特点至今仍在延用.贮藏种薯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的湿度为85%~90%.如果温度超过16℃,就容易引起病害和出芽;低于9℃则会受冷害,引起烂窖.因此,在窖藏种薯管理上要严把"四关".  相似文献   

18.
甘薯改良式贮藏库设计与贮藏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良式贮藏库是在原有甘薯高温屋窖的基础上,结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改建而成,该贮藏库增设了节能缓冲间,采用复合异质墙体和外部增加防寒沟,经温度等效应分析和贮藏试验分析,适合甘薯的长期贮藏。该库贮藏甘薯144天后,好薯率为94.8%,硬度为60.61kg/cm^2,其它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正>霜降前后正是大姜收获季节,眼下,大姜价格已跌到1.5~2元/公斤,不少姜农不舍得拋售,开始选择贮藏大姜。但根据往年经验,大姜在贮藏期间病虫害较多,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治,将会造成不小的损失。贮藏生姜多采取地窖储存和冷库储存两种办法。不少姜农都建有自己的姜窖,分土井、土窖、山洞、砖窖。为防止病菌侵染,在大姜采收时,首先应对大姜进行严格的挑选,凡用于贮藏的大姜应选择大小整齐、质量好、无病害的健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耐贮性差异很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苹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期对果实的贮藏品质和贮藏时间影响很大,必须适时采收。预冷处理是提高苹果贮藏效果的重要措施,采用强制通风冷却,迅速将果温降至接近贮藏温度后再进行存放。苹果的贮藏方式较多,短期贮藏宜选择沟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等常温贮藏方式,长期贮藏则为冷藏和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