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及其田间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点唇瓢虫是蚧类天敌。分布23个省、市。可捕食5科27种蚧虫,幼虫日捕食日本蜡蚧1~2龄若虫199.3头,成虫捕食224~331头。一生共捕食31617头。由于觅食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能够建立比较稳定的种群,对桑白盾蚧、卫矛矢尖盾蚧、柑桔绵蚧和日本蜡蚧等4种蚧虫,进行6次田间释放和保护利用试验,效果94%以上。  相似文献   

2.
日本方头甲是桑白盾蚧重要捕食性天敌。经调查和在桃树上定点观察,明确日本方头甲在桃树上捕食桑白 盾蚧的生活习性,对其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红点唇瓢虫对松突圆蚧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rstri)为马尾松林间对松突圆蚧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一种捕食性天敌。红点唇瓢虫在松树上的密度最高可达20.5头/株,一头红点唇瓢虫一生可捕食松突圆蚧1340.9—2610.6头。为进一步评价这种天敌对松突圆蚧的抑制作用,有必要探讨这种瓢虫对松突圆蚧的攻击力。本文应用Holling的圆盘方程:  相似文献   

4.
红点唇瓢虫的饲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市,可捕食5科23种蚧虫。据室内饲养,每幼虫平均每天取食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185头,一生食蚧量平均为2651头;成虫平均每天可捕食日本龟蜡蚧若虫261.5,一生的食蚧量平均为23,520头。据田间释放和保护利用试验,对桑白蚧、柑桔绵蚧、日本龟蜡蚧、卫矛尖盾  相似文献   

5.
日本方头甲捕食桑盾蚧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方头甲捕食桑盾蚧量与桑盾蚧成虫和其初孵若虫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属于HollingⅡ型的功能反应。日本方头甲成虫捕食桑盾蚧成虫功能反应式为:Na=1.2329N/(1+0.1015N);捕食桑盾蚧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式为:Na=1.0709N/(1+0.0042N),其最大捕食理论值分别为1215头和25667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首次发现捕食柳牡蛎蚧的半疥螨,其若螨和成螨对柳牡蛎蚧的卵、若虫、雄蛹和雌成虫均能捕食,捕食率达40%。该螨生育力较强,每雌螨平均产卵12.8粒,最高为20粒。卵经7天左右孵化。在沈阳地区全年发育,世代交替。种群出现高峰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此期间发生3代。  相似文献   

7.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在上海普遍存在,其成虫和幼虫能捕食桑白盾蚧、夹竹桃圆蚧(常春籐圆蚧)、椰圆蚧、紫牡蛎蚧、拟褐圆蚧、日本长白蚧等多种盾蚧。还能捕食紫薇绒蚧、吹绵蚧和桔绵蚧。现将其一些生物学特性简报如下。生活史该虫在上海一年发生3~4代,从第二代起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在树皮裂缝等处越冬。第一代发生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7月上旬至9月,第四代在8月至10月。11月进入冬眠。据1979年8月中旬至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粉蚧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汤才  庞虹 《昆虫天敌》1995,17(4):167-171
本文系统调查研究了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在广东新侵入区的天敌种类数量动态以及对该粉蚧的自然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新侵入区,湿地松粉蚧没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以蜘蛛类的数量为多,其次是瓢虫和草蛉类,通过排除作用的控制指数分析捕食性天敌的控制作用不明显,这些天敌在自然条件下远未能控制该粉蚧的种群数量发展并通过侵入区和原产地天敌的比较,认为引进天敌是解决滚粉蚧防治问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是马尾松干蚧Matsucoccus massonianae Young et Hu的重要天敌之一。据室内测定,1头瓢虫成虫每天能捕食松干蚧卵1233.1粒,显露若虫3.8头、雌成虫3.5头、雄蛹9.8头,1头幼虫一生平均能捕食松干蚧卵14607.7粒、显露若虫148头、雌成虫58.2头、雄蛹123.3头,对松干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980年4月我们在育王林区马尾松林中对马尾松干蚧危害较严重的15至20年生松树作了一次  相似文献   

10.
在竹林周围或幼林内空地种植油菜繁殖菜蚜,以增加瓢虫种群数量。油菜收获后,瓢虫转迁入竹林捕食竹蚧,对竹蚧的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圆果大赤螨对松突圆蚧控制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o是1982年在我国大陆首次发现的林业害虫近几年这种害虫在广东已造成严重为害。圆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曾应用于防治日本松干蚧Matsacoccus matsumurae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室内及林间试验,观察圆果大赤螨对松突圆蚧的控制作用,为这种捕食性螨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隐斑瓢虫(Ballia obscurosienata Liu)属鞘翅目、瓢虫科、奇斑瓢虫属,分布在北京、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在浙江杭州地区,隐斑瓢虫能在松林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年发生规律基本上和日本松干蚧的生活周期相吻合;对日本松干蚧各种虫态的捕食能力较强(一头成虫日平均捕食量为:显露若虫约13头;雄茧(蛹)约14只;  相似文献   

13.
捕虱管蓟马是柑桔盾蚧卵和幼蚧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广州地区各虫态均可越冬。该虫常在隐蔽场所活动和取食。种群数量在5月上旬有一显著的高峰(22.1头/叶),此后虫口数量就逐渐下降。在室内(平均气温22~27℃)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35.4天,产卵量为22.2±6.5粒。雌雄性比平均为3:1。成虫寿命雌17.4±5.6天,雄7.4±4.2天。雌成虫在室内平均一天能捕食褐圆蚧雌虫3.3头,或糠片蚧8.4头。当食料缺乏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相似文献   

14.
红点唇瓢虫对松突圆蚧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可捕食多种蚧虫,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lysophila Takagl是其中之一。此蚧是松林的一种危险性害虫。到1985年底止,广东有300余万亩松林遭其危害,其中有80多万亩被害致死或濒于死亡。1984~1985年,我们在广东省惠东县寨场山林场,以松突圆蚧为饲料,对红点唇瓢虫在室内饲养、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了林间助迁、释放试验,就其对松突圆蚧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15.
黄翠琴 《江西植保》2014,(4):293-296
整胸寡节瓢虫(Telsimia emarginata Chapin)是竹林里的一种重要食蚧天敌昆虫,在福建1年发生6代。雌虫于6—7月产卵量最大,单雌最大产卵量达258粒。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蠕须盾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食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6.
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长仲 《植物保护》1993,19(5):13-14
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进行对黑缘红瓢虫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二龄若蚧的作用拟合。结果表明,功能反应的数学模型为:Na=1.0941Nt/1+0.0300×1.0941Nt和Na=27.5946exp(-14.2124Nt-1)由模型得出,一头黑缘红瓢虫成虫对朝鲜球坚蚧二龄若蚧的最佳寻找密度约为14.21头。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方头甲是桔全爪螨和柑桔矢尖蚧等盾蚧害虫(螨)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课题组在“七五”、“八五”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弄清了日本方头甲的生物学特性、捕食潜力,提出了保护利用措施。在“九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昆明地区云南樟和山玉兰上的黄圆蹄盾蚧进行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共收集到捕食性天敌昆虫6种,即日本方头甲、二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日本通草蛉.其中日本方头甲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5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双带花角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盾蚧汤氏跳小蜂和金黄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是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昆明一年发生4代,4月中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双带巨角跳小蜂羽化盛期.双带巨角跳小蜂对黄圆蹄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84—1987年在湖南桔园进行了综防对策、化防对策和自控(不采取任何人为的防治措施)等处理对柑桔主要害虫——糠片蚧种群影响的比较研究。综防区采用综合措施,刷洗主干,释放部分天敌,剪去蚧虫为害严重的枝条,冬季和夏季分别施用一次松脂合剂和矿油乳剂;化防区按常规每年喷药5—6次;结果表明:综防区全年虫口密度与化防区相近,两者均显著低于自控区;综防区糠片蚧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未受到明显的损害,捕食性蓟马、钝绥螨等捕食性天敌明显多于自控区;其它非生物致死因子对幼蚧的作用大于化防区,果实出口率自1986年起亦较化防区显著上升。自控区糠片蚧未得到控制,果实出口率较化防区降低13.3%—29.8%。化防区各种天敌的作用均显著下降,农药残留亦高。除自控区和化防区柑桔全爪螨为害较重外,其它害虫在各区的为害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还评价了在三种处理区致死因子对糠片蚧种群趋势指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是日本卷毛蚧Metaceronema japonica(Mask)和板栗球蚧Kermes nawae Kuwana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特别是对油茶煤病主要诱发媒介——刺绵蚧的发生更具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该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且繁殖力较低;以往,利用它防治油茶刺绵蚧时均采用人工助迁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油茶煤病发生面积的扩大(每年发病面积约20万亩),生产上要求能提供数量较多的瓢虫,以控制刺绵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