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的板皮品质作了比较 :无论是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 ,都使安徽白山羊板皮面积增大 ,毛纤维密度减小 ,但二元杂交使安徽白山羊板皮变薄 ,均匀度变好 ;三元杂交使安徽白山羊板皮变厚 ,均匀度变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2个山羊品种(海门山羊和安徽白山羊),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GATA-4转录因子在2个山羊品种下丘脑、肌肉、心脏、垂体、卵巢、肝、子宫、脾、肾和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ATA-4转录因子在海门山羊各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海门山羊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GATA-4转录因子的表达量高于安徽白山羊。表明GATA-4在海门山羊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海门山羊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10只海门山羊母羊血样采白海门山羊保种基地(江苏省南通市);10只安徽白山羊母羊血样采自安徽省芜湖市。颈静脉采血,所采血样均为10ml/只,用ACD抗凝,-20℃冻存。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溶于TE,4℃保存。  相似文献   

4.
文登奶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安徽白山羊分别为奶山羊、绒山羊和板皮用山羊的典型代表,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同时以波尔山羊作为对照,分析北京本地山羊与上述3个山羊品种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上述4个中国山羊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A)、Nei's无偏基因多样性(H)和等位基因丰富度(AR)分别为5.16~6.72、0.80~0.85和7.30~7.89,表明中国4个山羊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杂合子缺失的结果提示波尔山羊和北京本地山羊品种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亲交配或人工选择。上述5种山羊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063),与之前报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山羊结果类似。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北京山羊与辽宁绒山羊遗传关系最近,与安徽白山羊的遗传关系较远,与文登奶山羊的遗传关系最远,这4个品种为进化的一个分支,而波尔山羊为另一个分支。该进化关系与产区气候条件和育种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安徽省羊肉生产水平和养羊经济效益,引入世界著名肉羊品种波尔山羊和萨能奶山羊,与本地安徽白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并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波×安,萨×安)、三元杂交(波×萨×安)和级进杂交(波×波×安,波×波×波×安)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12月龄羊的日增重,波安F3(118.3 g)、波萨安(107.8 g)、波安F2(110.2 g)、波安F1(102.5 g)、萨安(84.5 g)分别比安徽白山羊(60.4 g)提高95.9%、78.5%、82.5%、69.7%和39.9%;产羔率,安徽白山羊(236.0%)>波安F1(213.3%)>萨安(209.0%)>波萨安(204.2%)>波安F2(198.6%)>波安F3(189.8%);2月龄断奶羔羊成活率,波萨安(94.9%)>萨安(93.6%)>波安F2(93.1%)>波安F3(92.5%)>波安F1(92.3%)>安徽白山羊(90.7%).试验结果揭示了“波萨安”三元杂交的生产效能最高,其次为“波波安”二元级进杂交.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安徽白山羊遗传资源,本研究以合肥博大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羊场2009年以来的1200只安徽白山羊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同等条件下饲养,并对该新品系山羊的初生、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白山羊公母羊在18月龄以前生长发育较快,但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到24月龄以后除体重、胸围、管围有所增加外,体长、体高变化不大;安徽白山羊新品系成年公母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5.3 kg和45.6 kg,比原安徽白山羊成年公母羊的平均体重(30 kg 和22 kg)提高84.33%和107.27%.试验结果揭示了安徽白山羊新品系群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进行安徽白山羊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遏制宜昌白山羊生产性能的下降,改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现状。[方法]以宜都市王家畈乡良种繁育场提供的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为观测羊只,对初生、2月龄、6月龄及周岁公、母羊进行生长特性的观察及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四肢健壮,背宽而后躯发达,肌肉丰满,合群性好,放牧采食性能好,适应当地气候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公、母羊平均初生重为1.86 kg,2月龄、6月龄、周岁羊平均体重分别为7.07、12.75、19.69 kg,分别比选育前提高11.87%、17.08%和23.29%。选育后的各阶段宜昌白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选育前的同阶段宜昌白山羊。[结论]选育后的宜昌白山羊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绵羊高繁殖性能主效基因,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其在安徽白山羊、波尔山羊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均未能检测至GDF9基因的G8突变(C→T)及BMP15基因的B4突变(G→T)。这2个山羊群体中均为野生型,由此表明这2个候选基因检测位点在安徽白山羊、波尔山羊中没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陕北白绒山羊优秀种公羊个体。【方法】以特别优秀成年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陕北白绒山羊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利用显微操作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然后将供体细胞注射到其卵周隙内,经电融合将其导入去核卵母细胞内形成核移植重组胚。利用钙离子载体Ionomycine联合蛋白酶抑制剂6甲基氨基嘌呤(6-DMAP)对核移植重组胚进行激活处理,挑选激活后完整的胚胎继续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在2~16细胞期时将克隆胚胎移植到相应的同期发情受体母羊体内,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克隆羊。【结果】构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253枚,重组胚胎的融合率为71.54%(181/253),体外培养后的卵裂率为68.33%(123/180),囊胚发育率为25.20%(31/123);在此基础上,构建了537枚克隆胚,将其中卵裂的359枚分别移植到32只代孕母羊体内,移植60 d后,有2只受体母羊确认妊娠,最终1只受体母羊妊娠第4月流产出2只死羔;另1只受体母羊维持到期并顺产体细胞克隆羊1只。经遗传学鉴定,2只流产羊羔与1只存活个体均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结论】获得陕北白绒山羊克隆个体,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陕北白绒山羊克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9个山羊品种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湘东黑山羊、川东白山羊、云岭山羊、板角山羊、黄淮山羊、圭山山羊、贵州白山羊、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9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了4个微卫星座位(OarAE101、OarHH55、BM1329、BM143)的多态性。结果表明,9个山羊品种的4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9个山羊品种的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均在0.850以上,属于高杂合群体;9个山羊品种4个微卫星座位的PIC均值在0.820以上,属于高度多态微卫星DNA座位,可提供大量的遗传信息,具有遗传多样性评价优势,其中 PIC值最高的是圭山山羊(PIC=0.857);主成分分析与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白山羊、云岭山羊与圭山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川东白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较近,湘东黑山羊、黄淮山羊与安徽白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引入的波尔山羊自成一类,它与其他山羊亲缘关系较远。综上,9个山羊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圭山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贵州白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低;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不同品种的地理位置与育成史。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干细胞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干细胞在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及表皮中的位置,通过对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每周取皮肤样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前10周内BrdU结果呈阳性,说明皮肤中存在干细胞,BrdU可用于大动物短时期的体内标记;BrdU用于大动物标记时在绒山羊体内的存留时间大约为10周;初步判断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及表皮中均存在干细胞,而且干细胞的niche可能就位于毛乳头处;用Ⅳ型胶原粘附培养初级和次级毛囊的毛乳头,其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少,细胞呈克隆生长,慢周期性,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步证明为毛乳头处存在毛囊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角蛋白相关蛋白9.2基因(KAP9.2)和Hoxc13基因在羊绒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产绒量的影响,为羊绒生长的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以奶山羊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方法,检测羊绒生长期和休止期高产、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对于KAP9.2基因,在羊绒生长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P<0.01),而在羊绒休止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和奶山羊(P<0.05);对于Hoxc13基因,在羊绒休止期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奶山羊(P<0.01)。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在生长期、休止期平均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生长期极显著低于休止期(P<0.01)。【结论】KAP9.2对绒毛生长有抑制作用;Hoxc13对KAP9.2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genomes of seven native goat population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microsatellites as molecular markers; the populations were Yichang white, Matou, Xiangdong black, Fuqing, Daiyun, Huanghuai and Yangtse River Delta white goats. A total of 23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used and genetic diversities and genetic distanc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21 loci showed polymorphism in all populations. BM0203 was a homozygotic locus in every population, but more than one allele was found among all populations. Alleles of BM6444 were homozygotic in Xiangdong Black and Yichang White goats, but more than one allele was detected in other populations. Average heterozygosity of all populations was 0.819 0, and the mean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of all seven populations was 0.630 5–0.691 9. An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UPGMA)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on Nei’s standard genetic distance. Matou and Xiangdong black were grouped at first, then Fuqing, Daiyun, Yangtse River Delta white and Huanghuai goats joined them respectively. Finally, Yichang white goats clustered with all of the above. Translated from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 2006, 37(1): 1–6 [译自: 畜牧兽医学报]  相似文献   

14.
黄勤华  刘若余  邓书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97-11899
[目的]为了从核酸序列水平上分析2个山羊线粒体DNA Cyt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地位。[方法]对贵州白山羊及马头山羊2个山羊品种,共计27个个体mtDNA Cytb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26条山羊的Cytb基因序列均为1140bp的同源基因序列;总共发现12个变异住点,观察到10种单倍型;2个山羊品种中单倍型多样性为0.635%-0.889%,核苷酸多样度为0.189%~0.253%。[结论]2个山羊品种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为中等;贵州白山羊与湖南马头山羊同起源于胃石山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SC/NSC比例日粮对徐淮白山羊消化道内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只体况良好,体重(32±2.5)kg的徐淮白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饲喂4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组成日粮,其结构性碳水化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SC/NSC)分别为3.52(Ⅰ)、2.06(Ⅱ)、1.28(Ⅲ)和0.84(Ⅳ)。[结果]降低SC/NSC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徐淮白山羊瘤胃内和肠道内干物质(DM)、有机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淀粉的消化利用率。随着SC/NSC的比例降低,DM与OM消化率显著升高,其中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NDF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ADF与淀粉在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ADF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而Ⅰ和Ⅱ2组的淀粉消化率则显著高于Ⅲ组(P0.05),并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结论]日粮SC/NSC为1.28时,可以提高徐淮白山羊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本地野生蒌蒿、蒌蒿云南种群和蒌蒿安徽种群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蒌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蒌蒿云南种群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蒌蒿安徽种群;本地野生蒌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河南省伏牛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试验测定了该品种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控制区线粒体控制全序列长度为1212bp或1213bp,A T含量占60.1%,其中40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3.30%),核苷酸多样度为1.562%,这些差异共定义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4,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伏牛白山羊序列和GENBANK两条野山羊序列构建了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伏牛白山羊和角骨羊单独聚在一枝上,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伏牛白山羊可能起源于角骨羊。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3个山羊品种(槐山羊、伏牛白山羊、牛腿山羊)共计27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mtDNAD-loop)全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到98个变异位点,19个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8.13,核苷酸多样度(Pi)为1.65%,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2;4种碱基A、T、C、G的频率分别为31.1%、28.9%、25.8%和14.2%;多态位点的突变类型以转换为主;构建的NJ进化树分为3枝,槐山羊、伏牛白山羊、角羊骨羊和部分牛腿山羊聚为一枝,部分牛腿山羊单独聚为一枝,作为外群的捻角山羊单独为一枝。河南省3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支持山羊品种的多起源说。  相似文献   

19.
用配有 5MHz直肠探头超声断层扫描仪 ,对 1 92只经转基因或细胞核移植后的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 6只自然交配羊进行妊娠检查。结果表明 :胚胎移植后 2 8~ 1 0 2 d试验羊妊娠诊断阴性 (B超判断未怀孕羊 )的准确率为 1 0 0 % ,自然交配羊和细胞核移植受体羊妊娠诊断阳性 (B超判断怀孕 )和阴性的准确率为 1 0 0 % ,部分转基因受体羊因胎儿发育停止或流产而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体尺指标的山羊品种SPSS判别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一种基于体尺指标的山羊不同品种和地理类型的量化分析方法,用SPSS软件对崇明白山羊、海门山羊、徐淮山羊、关中奶山羊的17个体尺指标进行了典型判别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判别率可达到95.5%,当要求交叉验证正确率>90%时,至少需要9个体尺指标;在品种间两两进行比较时,对判别贡献率最大的指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本研究范围内,角型和胸宽是崇明白山羊区别于其他山羊的两个最具区分度的体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