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生猪养殖业目前主要面临两大瓶颈问题,即蛋白饲料资源匮乏和氮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采用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能有效节约养殖业对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同时也能提高猪肠道对蛋白的消化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氮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研究团队在过去10年关于猪低蛋白日粮调控技术的研究中,建立了尤斯灌流系统评估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能力技术、猪肠道原位结节灌流评估氨基酸净吸收量技术和猪胃和回肠末端同时安装"T"型瘘管评估胃肠道营养素消化技术等低蛋白日粮营养消化代谢测定技术方法,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猪胃肠道消化系统和猪肉品质的调节作用,初步阐明了低蛋白日粮模式下氨基酸(赖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响应机制,这些功能性氨基酸可有效改善猪的肠道、免疫系统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能量分配,其结果对于低蛋白日粮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净能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的应用效果。选取平均体重为(68.33±0.881)kg母猪和阉公猪各24头,按性别各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低蛋白日粮。日粮蛋白质水平第一阶段分别为16.85%和13.10%,第二阶段为15.40%和11.45%,试验期51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8头试验猪屠宰,收集血清和肝脏样品检测相关指标。研究发现,饲喂低蛋白日粮不影响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可使料重比降低5.72%(P0.05);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粗蛋白质(P=0.003)、钙(P=0.000)和磷消化率(P=0.001),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02),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5);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猪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07);低蛋白日粮增加肝脏必需脂肪酸含量(P=0.007),降低丙酮酸含量(P=0.006),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猪性别对肝脏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呈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结合净能和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提高生长肥育猪饲料转化率。日粮蛋白质水平和生长肥育猪性别间对营养成分的消化代谢具有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饲料利用率低以及污染问题制约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低蛋白日粮通过 添加合成氨基酸,减少了豆粕等蛋白原料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低 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猪上的应用。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代谢能和消化能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易造 成胴体变肥,建议使用以净能体系为基础的日粮配制方法;减少 1%~4% 蛋白质对各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影响 不大,但减少氮排放的效果显著;仔猪和母猪日粮中蛋白含量不宜过低,多数研究建议蛋白质含量降低 1%~3% 为宜;同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 L-Leu、L-Val 和 L-Ile 有利于机体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提升。最 后探讨了目前低蛋白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低氮日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体重分别约为20和50 kg的猪480和300头,均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对照组2个阶段(20~50和50~90 kg)分别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8.5%和16%的高蛋白日粮;试验组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5.5%和14%的低蛋白日粮,只补加赖氨酸。结果表明:以真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标准配制生长肥育猪饲料,粗蛋白水平降低12.5%~16.2%,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猪肉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且在背膘厚、系水力等指标上还略有优化趋势,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制约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应运而生。低蛋白日粮是指与现有饲养标准配置的日粮相比,在不影响畜禽生长性能及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并添加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的日粮。文章对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VIP配合饲料又称猪非常理想蛋白饲料、可消化氨基酸平衡饲料、低蛋白饲料,是将饲料蛋白质水平按理论推荐标准降低2%~4%,并通过添加价格适宜的合成氨基酸,保证饲料氨基酸平衡,降低蛋白原料用量,减低饲养成本,且不影响猪正常生产性能的一种全价日粮。  相似文献   

7.
 将84头42日龄断奶、体重11千克的大白猪♂×(兰德瑞斯♂×北京黑♀)♀杂交一代仔猪按每组12头(6♂+6♀)分为7组,每组猪被饲以按有、无鱼粉,高、低蛋白质水平,含豆饼或棉籽饼和补充合成氨基酸与否设计的7种试验日粮中的一种,至体重增到87千克。试验结果如下: 1. 在使用合成赖、苏、色氨酸条件下,6周龄断奶仔猪可以用无鱼粉豆饼和/或棉籽饼-玉米日粮养至上市体重,日增重和饲料/增重值与喂鱼粉豆饼-玉米日粮的猪相似。 2. 用合成赖、苏、色氨酸强化11-25,25-60,60-87千克体重阶段蛋白质分别为17%、14%和12%的低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猪的增重、饲料效率明显改善而与相应阶段喂蛋白质含量19%、16%和14%的有、无鱼粉高蛋白豆饼和/或棉籽饼日粮的猪无明显差别。 3. 在添加赖、苏、色氨酸条件下,棉籽饼能够代替11-87千克体重肉猪日粮中全部鱼粉和豆饼。向低蛋白棉籽饼日粮补加上述三种氨基酸的效果大于对低蛋白豆饼日粮的添加效果。 4. 向低蛋白棉籽饼-玉米生长-肥育猪日粮补加合成赖、苏、色氨酸可以明显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并有效地预防烟酸缺乏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大、中、小猪3个阶段进行,试验每个阶段分为3个处理组(1组、2组、3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中猪阶段,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粗蛋白的降低,生长性能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大猪阶段,随饲料粗蛋白水平的下降,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但日增重与日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额外添加氨基酸保证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低蛋白日粮在生长育肥猪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织完成的“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猪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探明了“理想蛋白质”促进猪体蛋白质沉积的机理,开发出理想蛋白质配制猪平衡日粮技术,建立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建立了蛋白态氨基酸与单体氨基酸测定体系,对测定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测定了7种猪典型饲粮组分,60种常用饲料的氨基酸回…  相似文献   

10.
用结扎盲肠成年来航公鸡和回一直吻合手术猪对3个螺旋压榨棉籽饼样品进行了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鸡、猪对棉籽饼赖、蛋、苏、胱、异亮等必须氨基酸消化率较低,添加亚铁盐对氨基酸消化率没有改善作用,配制猪、鸡日粮时应对这些氨基酸予以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添加及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依据.[方法]将90头体重40 kg肥育猪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分别饲喂传统高蛋白(14.7%)日粮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降低1.5%和3.0%同时添加必需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分析在育肥阶段各处理组在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各方面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肥育猪的饲养中可以考虑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选用26日龄断奶的长白X荣昌杂交仔猪,研究饲粮类型,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常规CP水平和氨基酸平衡的低CP水平)和饲粮中添加抑菌促生长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结肠的影响。结果显示:(1)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CP21.6%)de的仔地肠组织病变指数显著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P〈0.05)。(2)与采食常规CP水平(21.8%)饲粮的仔猪比较,低CP(17.8%)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使结肠组织病变指  相似文献   

13.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2-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47%和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80%和0.85%,试验期50 d,研究日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不变,对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5.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或0.8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当粗蛋白质含量为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5%时,血清尿素氮、苏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4.
选用长白×雅南杂交生长猪60头,探讨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蛋白质节约效果。试验1,在谷物—菜籽饼(G—RSM)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试验2,在低蛋白(低二个百分点)G—RSM饲粮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和一个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两个试验均以谷物—豆饼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作对照。结果表明: G—RSM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前期(35—55kg)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P<0.05),后期(55—90kg)有改善趋势。保证充足的有效赖氨酸供给,生长肥育猪饲喂G—RSM饲粮可取得接近于相同蛋白水平谷物—豆饼饲粮的生产性能。低蛋白G—RSM饲粮,平衡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后,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浆尿素氮下降,每公斤体增重所耗蛋白减少,具有明显的节约蛋白质效果。验证试验表明,低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较标准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更有利于氨基酸平衡效应的发挥。低蛋白(低二至三个百分点)G—RSM饲粮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理利用菜籽饼蛋白的有效途径。有效赖氮酸是衡量G—RSM饲粮中蛋白质质量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阿散酸和洛克沙生用于生长猪的效果,于1995年4月18日至5月4日在开封进行试验.试验分3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一组加入阿散酸70mg/kg,试二组加入洛克沙生30mg/kg.选择日龄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头.每组一栏.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预试1周后进入试验,正试17d.结果表明,阿散酸和洛克沙生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2%和11.5%,每千克增重分别少耗料0.79kg和0.48kg.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种氨基酸含量参数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饲料氨基酸含量,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估计了肉仔鸡两次饲养试验所用试验日粮的饲料理想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指数,并对两种参数的估计结果与日增重,肉料比和蛋白质效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明显优于以氨基酸为基础的评定结果,建议今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罗增海  贺永祥  杜艳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54-18356
[目的]研究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验证氨基酸平衡技术在以小麦为主的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提高小麦-杂粕饲粮中的蛋白质在猪生产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采用小麦-杂粕为基础饲粮,利用氨基酸平衡技术,以40头生长猪为试验对象进行40 d饲喂对比试验。[结果]随着3种主要必要氨基酸即Lys、Thr和Met+Cys平衡性的增强,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当Lys、Thr和Met+Cys、Try均衡含量达到0.950%、0.640%、0.610%和0.183%(比例为100:67:63:18)时,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64%(P〈0.05),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降低16.18%(P〈0.05),收益比对照组高出36.00%。[结论]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于提高生长猪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这对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对匮乏的小麦-杂粕养猪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8头(公母各半)体重约23kg3元杂交猪,采用单因子8重复随机分组试验,比较两种蛋白水平日粮(17%和14%)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每个重复3头为一栏,每栏猪性别相同。日粮类型为玉米豆饼型,其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都满足了NRC(1988)要求。结果表明,日增重不论是高蛋白组还是低蛋白组,都是公猪高于母猪(P<0.05),且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速度方面,低蛋白组还要快于高蛋白组。结果提示,低蛋白日粮不影响生长速度,对饲料转化率也无不良影响。由于不同性别猪对日粮蛋白水平的反应不同,生产中根据性别来配制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可能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