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1999年1月开始具体实施,推广面积2533.3hm2,1998年推广面积26666.7hm2,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00000hm2的17.51%,实行玉米大垄双行平均每公顷产量10514.31kg,与前3年平均产量8159.30kg比,平均公顷新增产量2355.01kg,增产率达28.86%.与1998年常规栽培玉米公顷产量8298.0kg相比,每公顷新增产量达2216.31kg,增产率为26.7%.  相似文献   

3.
选择23个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海玉6为对照,筛选出适合甘南县密植栽培特点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密植比中高产田小垄平均产量9180kg/hm2,增产1378.5kg/hm2,增幅为15.02%,比全县平均产量4 170 kg/hm2,增产6 388.5 kg/hm2,增幅为153.2%,其中,丰单1号、丰单3号产量超过13 500 kg/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玉米140 cm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140 cm垄通透栽培,可以解决玉米海,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问题,试验证明:140cm大垄通透栽培与70 cm垄栽培比较,有明显通风透光和增产增收效果.140 cm大垄通透栽培平均产量10 746kg/hm2,70 cm垄栽培平均产量9 666 kg/hm2,增产1 080 kg/hm2,增产率11.2%,增收864元/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垄作栽培模式对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道真县烤烟生产的适宜栽培模式,以南江三号烤烟品种为材料,采取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栽培方式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行凹垄栽培的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均最高,分别为3 088.5 kg/hm2、23.31元/kg和72 009.75元/hm2,且田间长势和外观综合质量均好,单行起垄栽培次之。因此,建议道真县烤烟生产上采用双行凹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田间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栽种方式对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双株种植玉米,垄距宽,通风见光性好,未发现感病玉米植株,空秆、折断、倒伏现象少,产量可达12 656.84 kg/hm2。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虞城县主要秋粮作物,每年播种面积8.2万hm2,占全部秋粮播种面积的90%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560kg,而推广的并垄双行覆膜栽培,平均每667m2产量750kg,增产3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并”是把原来的3条70cm的垄合成2条105cm的大垄,“双”是指在每条大垄上种植2行玉米,小行间距为25~30cm.  相似文献   

8.
西藏马铃薯栽培技术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以引进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马铃薯高垄双行、种薯处理和配方施肥技术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试验栽培产量为56 125.65 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增效23.5%;示范县高垄双行栽培比高垄单行栽培平均增产增效22.0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产量。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6.00万株/hm2,分别比对照小垄栽培增产19.09%和14.25%。  相似文献   

10.
山旱地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天薯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旱地适宜天薯11号抗旱高产的较佳栽培模式,采用露地、覆膜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黑地膜覆盖相比露地栽培出苗期提早4~9d、成熟期提早6~12d,生育期提早4~16d;黑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都高于露地栽培,增产4 562.33~12 091.04kg/hm2,增产率25.69%~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下的产量最高,达22 968.77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2 091.04kg/hm2,增产率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相比其他栽培方式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商品薯率、单株薯质量、产量最高,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李鑫  谢定仙 《农技服务》2011,28(6):756-757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和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小麦秸秆产量最高,达12 247.5 kg/hm2,其次为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10 954.5 kg/hm2),免耕覆盖稻草最低,为10 894.5 kg/hm2,因此,在推行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时,以免耕或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繁荣种畜场两种栽培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进行分析,研究玉米品种在两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形成的差异。试验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下虽然百粒重每穗粒数较正常栽培模式降低,但是每公顷有效穗数显著提高,同一品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模式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繁荣种畜场所属地区选择先玉335配合大垄双行栽培模式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起垄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浓香型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浓香型有机烟叶适宜的栽培方法,在河南省叶县浓香型有机烟叶种植基地,通过田间小区随机试验,以纯施化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起垄方式(一垄单行和一垄双行)和种植密度(16500株/hm2和20000株/hm2)对有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处理产量显著降低,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显著提高;4个有机烟处理间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无显著差异,产量和产值以一垄双行+20000株/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351.45 kg/hm2和58621.65元/hm2),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显著改善;但4个有机烟处理之间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烟感官质量方面以一垄双行+20000株/hm2处理最好,一垄单行+20000株/hm2处理最差。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在河南浓香型烟区,有机烟叶栽培以一垄双行+种植密度20000株/h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就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丹粳253、沈农6014为试材,采用乳苗抛栽、抛秧、插秧、大垄双行水和水直播(对照)5种移栽方式,比较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的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纬度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极显著。在沈阳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插秧>抛秧>乳苗>大垄双行>水直播;在丹东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大垄双行>抛秧>乳苗>插秧>水直播。乳苗抛栽的产量在不同纬度地区差异很大。丹东地区的乳苗抛栽水稻的产量较沈阳的高3 486.45 kg/hm2。乳苗抛栽平均可比插秧栽培节约1 018.5元/hm2,比抛秧栽培节约726.0元/hm2。[结论]不同栽培方式之间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每公顷穗数、每穗颖花数、成粒率、千粒重的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作物高产栽培模式,增加作物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收入,对马铃薯单双行起垄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行起垄栽培与双行起垄栽培相比,总结薯数多20.3个/21m2,结薯率多3.0%;增产2281.5kg/hm2,增产率10.37%。  相似文献   

16.
起垄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定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保墒效果以单垄双行全膜覆土微沟垄侧栽培最好,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0~3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06.8、97.5、87.9 g/kg,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分别增加18.5、14.3、23.0 g/kg。折合产量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最高,折合产量为32 366.67 kg/hm2,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增产140.74%。综合考虑,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方式适宜在定西市安定区旱川地及同类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玉米品种110 cm大垄栽培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出适合于肇东市玉米大垄双行栽培的主栽玉米品种的合理密度,进行了玉米110 cm大垄园区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华101种植密度为63 750株/hm~2和飞天358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这2个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不同生物措施对玉米抗旱能力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光叶紫花苕、白菜型油菜和满园花萝卜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达1.1万kg/hm2;其次为满园花萝卜,达9 048 kg/hm2;白菜型油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第三,仅8 760 kg/h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仅8 361 kg/hm2。  相似文献   

19.
胜利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年有效积温2300~2400℃,地势低平,以岗地白浆土为主,采用常规三垄栽培模式种植的大豆产量在2100kg/hm2左右。为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效益,2004年我们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产量3571kg/hm2,比采用大垄密增产512kg/hm2,纯增收395.30元/hm2,现  相似文献   

20.
王树林  向盼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687-9688,9698
[目的]为提高植烟的经济效益,增加烟农收入.[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的效益.[结果]烟叶产量平均增加166.3 kg/hm2,鲜豌豆尖产量2 904.0 kg/hm2,烟农增收11 525.82元/hm2.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得分较高,以打掉底脚叶后套种豌豆尖为最佳时间.[结论]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