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0 792Kg/hm2,比对照增产10.8%,该草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秆含糖20°(BX)左右,是青刈、青贮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 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0792Kg/hm^2,比对照增产10.8%,该草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音贮饲兼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上的利用。【方法】①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②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反应;③杂交种选育。【结果】以A3398为不育源,SX-1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八代回交转育,于1996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3SX-1A,该系具有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目前应用该系已育成3个杂交种,其中晋草1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20余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结论】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和生产中的成功利用,丰富了高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高粱杂交种类型和饲草新类型。  相似文献   

4.
饲草高粱南方区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优质饲草高粱品种。[方法]运用随机区组排列,正常南方大田管理,研究了7个品种的生育性状、植物学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7个品种生育期差异不大,均在185~190 d;芽鞘、幼苗、叶脉颜色无差别;晋农大甜饲杂1号的分蘖数为3个,其他品种为4.5或5个;辽草3号、晋农大甜饲杂1号的中部茎粗最大,均为1.7 cm;晋草5号穗长的最长为39.5 cm,辽草3号及晋草5号的穗粒重较高,分别为20.21、9.5 g,晋草4号的千粒重较高16.1 g。2次刈割时,晋草5号株高均最高,分别是203和358 cm;晋草5号的生物产量最高为99 672 kg/hm2,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27.67%。[结论]晋草5号是一个难得的饲草高粱新品种,可以在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黑龙江省饲草高粱的种植,促进畜牧业发展,对健宝和龙草1号2个品种分别进行不同刈割次数的产量和刈割后不同追肥水平下肥效利用率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宝刈割1茬的产量高于刈割2茬产量,龙草1号刈割2茬的产量高于刈割1茬产量;健宝刈割1茬和刈割2茬追肥40 kg?hm‐2肥效利用率高;龙草1号刈割1茬追肥80 kg?hm‐2肥效利用率高,刈割2茬追肥40 kg?hm‐2肥效利用率高;农艺性状方面,二者再生和分蘖能力强,抗病、抗倒伏,都是优良的饲草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6.
4种甜秆饲草高粱对密度与刈割次数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4个甜秆饲草高粱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刈割次数下的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饲草高粱生育进程中,无论刈割1次还是2次,14万株·hm-2高密度种植的鲜草产量总是高于10万株·hm-2的低密度处理;增加刈割次数可有效地增加甜高粱的总产草量。采用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的623A×126-524、高密度14万株·hm-2种植和一生刈割2次是本试验条件下产草量高的最佳组合,该组合鲜草产量可以达到84 039.67kg·hm-2,且在刈割1次的情况下该杂交组合的籽粒产量也达到最大。另2个甜秆饲草杂交高粱鲜草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甜高粱1号。以上结论可以为选用合适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提高产草量从而促进饲草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饲用型甜高粱品种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皖草2号(CK)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次数对甜高粱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甜高粱2次刈割总鲜草产量均比1次刈割高,皖草2号、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分别增产95.09%,113.08%和56.52%;不同刈割次数处理中,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均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且晋甜杂3号产草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晋糯2号是以不育系05732A为母本、恢复系0531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高粱杂交种,2011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酿造品质好,植株持绿性好,抗高粱叶斑病,适应性强,是一个丰产、优质的酿酒专用糯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755-1757
汾酒粱2号高粱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2015年育成的酿造高粱新品种,其试验用名为晋中13-2。该品种以自选不育系A22783A为母本、自选酿造专用高粱系恢复系EM1383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33 d,比对照晋杂22号晚1 d,株高174.4 cm,具有分蘖力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综合性状优异、产量高等特点,省区试平均产量为9 354.0 kg/hm~2,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1%,籽粒粗淀粉(干基)含量74.96%,是优良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高粱属杂交饲料作物新品种引进观察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个高粱属饲料作物品种在盐池县的生育特征和生物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中,天农一号生育期为123天,饲杂三号生育期为127天。饲杂一号、健宝截止9月24日霜冻时仍未成熟。刈割1次组中植株较高的是健宝,在刈割2次组中产量除健宝外,其它3个品种的产量都接近原产地的产量,达到60000kg/hm^2以上。几个新引进品种刈割1次与刈割2次对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QL33A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199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配合力高,耐旱、耐密、耐瘠薄能力强,抗叶斑病和黑穗病。利用QL33A已育成省级审定品种3个,还有5个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所配杂交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对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晋草2号生育期122天,株高247厘米,幼苗为绿色,叶鞘为绿色,叶片19-20片,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蜡质叶脉,分蘖数1.6个,茎粗1.08厘米,茎秆多汁,茎秆糖溶液的固溶物含量为16.8%。抗紫斑病、抗旱,倒折率为41.35%。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茎叶鲜嫩适口性好。在山西中南部种植可刈割三次。该品种茎叶含粗蛋白9.50%、粗纤维32.76%、  相似文献   

13.
通道县双江镇长寨村7组种草养羊科技示范户龙彦康,采取种植玉草1号进行圈舍养殖肉羊120只模式,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扩大了生产力,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值15万元以上,值得推广。玉草1号为喜温、喜湿和耐肥饲草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强,植株在南方为多年生。同时,玉草1号茎叶嫩绿多汁,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每年可刈割3~4次,每667平方米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播饲草高粱和玉米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布规律,为提高饲料质量及新疆南疆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玉米品种新玉29号和饲草高粱晋牧1号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分析麦后复播生产力、营养成分及分布规律。【结果】晋牧1号可以刈割两次,新玉29号收割一次。晋牧1号的合计鲜草产量高于新玉29号,合计产量分别达167 732.73 、76 276.27 kg/hm2,比新玉29号增产119.90%。新玉29号和晋牧1号叶片和茎部的粗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分布规律一致,茎部﹥叶片。新玉29号和晋牧1号叶片和茎部的粗灰分、水分含量的分布规律一致,叶片﹥茎部并差异达极显著(P﹤0.01)。不同刈割期对饲草高粱的营养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一割茬的粗纤维含量高于第二茬、第一茬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于第二茬。晋牧1号的含水率高达在77.52%,总糖含量高达 13.61%,极显著高于新玉29号。【结论】晋牧1号和新玉29号的茎部和叶片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及分布规律有差异。晋牧1号比新玉29号对比具有产草量、粗蛋白、粗灰分、水分含量高等优质饲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粱A2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SR(Short Sequence Repeat,短序列重复)分子标记技术对高粱A2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恢复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A2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基因多位点的独立作用。在三个高粱杂交组合A2V4×1383-2、A2V4×晋粱5号和A2Tx622×晋粱5号中,至少有3个不同的基因位点与A2CMS的育性恢复有关。恢复系核基因组中只要有一个显性位点的存在,与线粒体基因相互作用,便能够使育性得到恢复。SSR标记分析发现,在A2Tx622×晋粱5号和A2V4×晋粱5号的F2群体中,分别找到标记Xtxp65和Xtxp141与育性共分离,标记与恢复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1 cM和13.4 cM,分别位于高粱5号(SBI-05)和10号染色体(SBI-10)上。  相似文献   

16.
饲用高粱的生产特性与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的高粱-苏丹草杂交饲用高粱是一种仅次于饲用玉米的优质饲料作物,它不仅具有多年生牧草的可再生性,而且具有产量高和抗旱能力强等优点,弥补了饲用玉米一次播种一次收获、不耐干旱等缺点,大大延长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反刍动物青绿粗饲料的供应时限,丰富了当地粗饲料的利用类型,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饲用高粱的类型及特点严格讲,饲用高粱可分为籽粒型高粱和饲草专用型高粱。籽粒型高粱主要用作配合饲料,饲草专用型高粱,又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甜高粱,另一种是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如晋草1号、皖草2号、茭草、哥伦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科院育成的高粱杂交新品种晋杂16,具有高产,抗病,耐瘠,抗倒伏,抗旱生强等优良特性。在1996-199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611.0kg/hm^2,比对照品种晋杂2号增产22.2%,生育期135d左右,适宜在晋东高寒区,晋北春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高粱绥杂7号杂交组合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不育26A为母本,绥恢25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年进行育性鉴定及产量鉴定,育性鉴定结果恢复率98%以上,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1年进行生产试验,2012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绥杂7号幼苗生长健壮,芽鞘色紫红色,抗旱抗寒力强,植株生长茂盛。株高109cm左右,穗长26cm,穗型为中紧,穗叶片集中于中下部,矮秆适合于机械收获,成熟时不易落粒。生育日数,与对照龙辐粱  相似文献   

19.
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9号(Ⅳ-33A×85-551)1986年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10d,所需积温2300~2600℃,属早熟品种。1991 ̄1996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4710.00 ̄5901.90kg/hm2,比对照内杂三号平均增产12.72%,并具有早熟、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晋杂12号"高粱系山西省高粱研究所利用新型细胞质不育系为父本组配而成,是我国育成的第1个新型"A 2细胞质"杂交种,在选育和利用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解决杂交高粱品种长期利用单一细胞质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杂交种子籽粒白色角质,解决了高粱杂交种子、根茎短,芽鞘软,顶土力弱,播种难抓全苗的生产普遍性问题,1996年引入我县示范推广以来,以高抗丝黑穗病著称.其农艺性状较当地推广的"抗四"及"晋杂11号"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