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处理对朝鲜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朝鲜白头翁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基本特征和吸水特性,研究GA3、PEG6000浸种和超声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白头翁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的生物学特性,入水后1 h的吸水量可达最大吸水量的61.09%;适宜的GA3、PEG6000浸种以及超声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朝鲜白头翁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100 mg·L-1GA3浸种12 h、10%~30% PEG6000浸种12 h和40℃条件下80 W超声波处理20 min,3种前处理萌发出苗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可分别达到48.33%、52.00%和55.67%.赤霉素GA3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生产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前处理方法,提高短果杜鹃种子发芽率.[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不同浓度的GA3、聚乙二醇(PEG)浸种以及二者复合浸种(二次浸种)对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GA3、PEG浸种及二次浸种均可有效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其中,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以及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这2个组合处理的短果杜鹃种子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二次浸种法(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或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是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木芙蓉品种"单瓣红"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采用机械损伤、浓硫酸浸种、赤霉素(GA_3)浸种及复合处理破除种子休眠,并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种子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结果表明:机械损伤15 min和浓硫酸浸种15 min处理组合对于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种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种子萌发与PEG6000和NaCl的胁迫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随PEG6000和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瓣红"种子能够在中度盐碱胁迫下萌发、生长,其对NaCl的中耐受浓度为6.7 g/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子萌发特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其出苗率和产量提高科学指导。[方法]对糜子种子进行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浸种时间(6、12、24 h)处理,在田间条件下观测其生育期并测定其产量。[结果]内糜5号、内糜6号和伊选黄糜3个品种在30℃下处理24 h后发芽率和产量较高,在25℃下处理24 h后出苗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糜子的安全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鉴评张家口地区主栽常规谷子品种和杂交谷子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8份主栽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芽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非PEG胁迫(CK)下,各品种的发芽特性不一致,常规谷子较杂交谷子的种子萌发期短;(2)低浓度PEG(5%)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部分谷子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之后随胁迫加剧,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也随之加剧,各项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3)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8份谷子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张杂谷5号抗旱性最强,小质小红谷和张杂谷10号次之,张杂谷3号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和喷施对谷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谷子种子萌发过程中谷子的发芽各指标、谷子种子细胞膜透性及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对谷子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3%的沼液处理可显著提高谷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根长。与对照比较,浸种处理48 h后,浓度小于10%的处理,相对电导率无显著差异,当浓度大于20%处理,相对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喷施浓度50%以上沼液均可显著增加谷子的株高、穗粒质量;浓度为50%、75%的沼液可显著增加谷子穗长、产量;100%的沼液喷施会造成谷子顶端叶片坏死。  相似文献   

7.
设置4种不同温度、4种不同种子处理方法、3种不同发芽床,对何首乌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探讨何首乌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促进发芽的处理方法和最适环境。结果表明:何首乌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是15~20℃;-10℃冷冻处理、20%PEG-4000溶液浸种、20%PEG-6000溶液浸种和自来水浸种4种处理发芽率分别为:93%、81%、87%和84%,都小于空白对照组的97%。可见-10℃冷冻处理、20%PEG-4000溶液浸种、20%PEG-6000溶液浸种和自来水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并没有促进作用;采用滤纸床、恒温20℃时种子发芽率达97%,较土壤床的发芽率77%与纱布床的发芽率85%都高。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Psammoilene tunieoides W.C.Wu et C.Y,Wu)种子经浓度为25%次氯酸钠 (NaClO)溶液消毒处理和利用0.01%赤霉素(GA3)处理后,置于恒温20,25℃和变温20℃(16h)~30℃(8h)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探寻金铁锁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和发芽习性;利用0.1%,0.5%,1.0%的硝酸钾(KNO3)溶液和10%,20%,30%的PEG6000溶液,分别渗透调节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时间分别为8,12h 和16,24,32h,引发温度为20℃,对经引发处理后的金铁锁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上述不同化学药剂和引发处理对金铁锁种子发芽力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恒温25℃,第15天发芽结束时发芽率为86%;经0.01% GA3,KNO3和PEG6000溶液渗透调节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都能显著地提高金铁锁种子的发芽力和种子活力(P<0.05),其中0.1%的KNO3渗透引发处理8,12h和20%的PEG6000渗透引发处理24h,金铁锁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均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王慧超  李昌满  徐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59+8162-8159,8162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PEG)浸老化种子对茎瘤芥幼苗株高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PEG 6000(5%、10%、15%、20%、25%、30%、35%),以不同处理时间(4、8、12、16、20、24 h)浸茎瘤芥老化种子后,测量其幼苗株高。[结果]与对照相比,5%、10%、15%、20%、25%、30%PEG 6000以不同处理时间,浸茎瘤芥老化种子后,其幼苗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25%PEG 6000浸茎瘤芥老化种子12 h,其幼苗株高最高。  相似文献   

10.
PEG6000渗调处理对茎瘤芥老化种子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PEG6000渗调处理对茎瘤芥老化种子膜透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5%、10%、15%、20%、25%、30%、35%),以不同的时间(4.8、12、16、20、24h)处理茎瘤芥老化种子后,测定种子浸泡液相对电导率。[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EG6000以不同时间处理茎瘤芥老化种子后,种子的膜透性均显著下降。[结论]25%的PEG6000处理12h,种子膜透性降幅最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11份黄麻种子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黄麻品种,并建立黄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体系。【方法】在聚乙二醇(PEG)(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法对11个黄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PEG设6个浓度处理,分别为(A)5%、(B)10%、(C)15%、(D)20%、(E)25%,测定种子发芽各项指标。【结果】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黄麻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EG(5%)处理促进黄麻种子胚根的生长,而较高浓度PEG(10%~25%)处理则抑制其胚根生长;圆果种黄麻中以圆09-30、圆09-35发芽最好,圆3号最差;长果种黄麻中以长09-41、长09-40发芽最好,长09-1最差。【结论】5%~10%的PEG可作为区分长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适宜浓度,15%~20%的PEG可作为区分圆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12.
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PEG-6000(5%,10%,15%,20%)和茉莉酸甲酯(0.025,0.250,2.500μmol/L)在25℃暗处理浸种18 h对种子做引发处理,以15%的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茉莉酸甲酯和PEG引发对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0.25μmol/L茉莉酸甲酯浸种后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极显著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提高了幼苗活力,从而提高了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期的抗旱性。0.25μmol/L茉莉酸甲酯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2种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0%、4%、8%、12%、16%、20%和24%)胁迫处理下,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经PEG6000处理后复水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萌发进程推迟,胚芽长和胚根长也受到抑制,萌发种子含水量下降。总体来看,PEG6000浓度越大,各指标受抑制程度越明显,另外,在同等条件的干旱胁迫下,蒙古沙冬青受抑制程度小于新疆沙冬青。经PEG6000浸种处理的种子复水后仍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新疆沙冬青在24%PEG6000处理下无种子萌发,复水后萌发率较高。由此得出,蒙古沙冬青的抗旱性高于新疆沙冬青。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浸老化种子对茎瘤芥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5%、10%、15%、20%、25%、30%、35%),以不同处理时间(4h、8h、12h、16h、20h、24h)浸老化种子后,测定茎瘤芥幼苗叶片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EG6000以不同处理时间浸老化种子后,茎瘤芥幼苗叶片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25%PEG6000浸老化种子12h,幼苗叶片MDA含量降幅最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黄瓜重要病害之一。本文以黄瓜种子为研究材料,接种镰刀菌后经药剂浸种,研究了常规药剂通过种子处理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接菌后的种子萌发率及出苗率都明显低于清水对照;药剂处理后,均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其中3%甲霜·噁霉灵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最高,分别达到79.9%和81.1%,并且对苗期枯萎病的防效可达到70.6%;其次为多菌灵,其发芽率、出苗率和防效分别达到73.3%,64.1%和66.2%。对带菌黄瓜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可有效防治苗期枯萎病。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剂处理对辣木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辣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印度传统种辣木、非洲辣木和印度改良种PKMI为供试辣木品种,筛选几种药剂处理辣木种子,观察其对辣木种子出苗率的影响。[结果]在3个辣木品种中,PKMI的平均出苗率最高,印度传统种次之,非洲种最低;筛选的几种药剂处理的辣木种子出苗率较清水处理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浓度1%促根壮苗剂浸种4h和磷酸二氢钾5g加水500ml浸种4h对提高辣木种子出苗率有明显的效果;浓度1%促根壮苗剂,浓度1%的多菌灵单独使用比混合使用的效果好;第七元素和以色列活性促根剂单独使用比混合使用的效果好,混合使用会降低2种药剂的效果。九二0处理出的苗大部分是白化苗,九二0不宜用于辣木种子育苗。[结论]为提高辣木种子的发芽率,节约用种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KNO3、PEG、H2O2和GA3溶液对青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处理方法,为青蒿育苗提供技术依据.测定不同浓度药剂处理下青蒿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1)低浓度的NaCl和KNO3胁迫对青蒿种子发芽无明显抑制作用,而高浓度下对种子萌发不利.(2)用浓度为30%的PEG、0.15%的H2O2、10 ~ 30 mg/g的GA3处理可以显著促进青蒿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整齐度,其中用20 mg/g GA3处理的种子比对照高出了13.7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其他处理组.相比于其他处理,用20 mg/g GA3浸泡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标,为青蒿浸种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当年采收且筛选过的辽东楤木种子为试材,分别用100(B1)、200(B2)、300(B3)mg/kg的6-BA和10(K1)、15(K2)、20(K3)g/kg KNO_3浸种,浸种6、12、24、36 h,于当年进行秋季播种,翌年春天调查不同处理出苗率、株高、叶片数、根长及根系活力情况。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6-BA和KNO_3处理能够促进辽东楤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出苗率、株高、叶片数、根长及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00 mg/kg 6-BA溶液浸种12 h和15 g/kg KNO_3溶液浸种24 h后的辽东楤木出苗率分别达到67.89%和62.0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4倍和1.23倍。综合来看,200 mg/kg 6-BA溶液浸种12 h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9.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糜子育种中发挥最佳效果,获得优质的诱变材料,对糜子新品种齐黍2号进行了4种EMS浓度、3种处理时间的诱导处理,并对当代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剂量EMS处理(0.3%,6 h)对糜子相对出苗、成苗率以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1.2%EMS浓度14 h处理对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最严重,大大降低相对出苗率、相对成苗率,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以相对成苗率达到半致死剂量为标准,0.9%EMS浸种10 h或0.6%EMS浸种14 h可作为EMS诱变糜子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