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世界养马业     
一、养马业现状 本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马匹数量有所下降,到1976年,全世界马匹总数只有6211.3万匹(不包括我国)。世界马匹的减少,主要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以30年代到50年代最为显著。但在最近一、二十年,世界马匹总数却没有显著的变化。而所减少的马,主要是重型马,轻型马反而有所发展。特别是1971年以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马、骡数持续上升,而机械化发达的国家,马匹数一度下降后也在回升。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科学》1993,(3):137-138
<正> 我国是养马大国,现有马匹约1 000×10~4匹,居世界首位。新疆现有马100×10~4余匹,居全国第二。很久以来,新疆就是我国重点产马区,马乳资源相当丰富。积极开发利用马乳资源,提高养马业经济效益,对振兴新疆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军 《饲料博览》2014,(8):60-61
<正>2013年,新疆塔城市马存栏2.31万匹,占全市牲畜总存栏的3.1%,占全区马匹存栏的20.37%,主要品种为哈萨克马,其次是伊犁马,有少量的英纯血马、奥尔洛夫马、新吉尔吉斯马等。马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马产业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马术运动和娱乐活动在塔城市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绿色、有机、保健食品为人们所推崇,运动用马和马的产品开发都具备了一定的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养马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马在古代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作为一种劳动、交通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养马业也随之衰退。近代以来,现代赛马、马术运动等竞技、休闲类活动为现代马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也为我国马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文中总结新疆和静县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开展养马产业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马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产马基地之一,马匹数量多,质量较好,养用结合。马匹也是黑龙江省主要畜力,占役畜总邀的80%以上,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马的作用如何,是否还需要马匹和发展养马业?这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大问题,应当深入地进行研究,慎重确定。本文从海伦县保卫大队马匹使用情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伊犁马主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草场资源,自然气候适应良种马的生长繁育,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之乡".目前,伊犁州养马业处于传统马业向现代马业转变的过渡时期,马匹由过去的役用转向多用途.因此,伊犁州马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伊犁州有望建成全国现代马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7.
茶马互市之制,始于唐代。最初唐王朝用茶叶或金帛与西北少数民族无定制地换取马匹等物,如唐代宗时,“回纥有助收西京之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到唐德宗贞元(公元758—805年)末年,开始正式与回纥茶马互市,“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王朝用缯帛、茶叶等物同回纥交换马匹的数量往往规模很大,“动至数万马”。  相似文献   

8.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始于1733年.2004年我国茸鹿存栏已达到149万只,其中梅花鹿120万只、马鹿29万只,是世界上三大鹿业生产国之一(中国、新西兰、俄罗斯),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在鹿科学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鹿业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在某些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万~60万头,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1.鹿场经营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营鹿场数量比重由过去的绝对优势下降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英纯血马的故乡,也是世界赛马业的发样地。自1671年英王查尔斯二世在NewMarket开始统管马业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养马、赛马逐渐从贵族运动演变成为平民的娱乐,并从英国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一、英纯血马“英纯血马”特指专为速度和障碍赛马而培育的马匹。最早起源于英国贵族之间的赌马和为此目的的育马。英纯血马的渊源可溯及到公元3世纪阿拉伯马和南欧的柏布马引人英国之时。现代意义的英纯血马都可溯及3匹最为著名的种公马:拜厄累(ByerleyTurk,1689)、代尔莱(D…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始于1733年。2004年我国茸鹿存栏已达到149万只,其中梅花鹿120万只、马鹿29万只,是世界上三大鹿业生产国之一(中国、新西兰、俄罗斯),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在鹿科学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根据资源条件,我国养鹅可发展到20亿只,年产肉量540万吨,占全国肉类的20%以上。85年到88年,我国鹅的饲养量已由1.5亿只发展到3亿只,鹅肉产量超过了40万吨。在部分地区畜牧业和肉食供应上都起了重要作用。我省养鹅业发展也较快,特别是活拔鹅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养鹅积极性,1988年已存栏1500万只以上。养鹅发展如此迅速,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的提出1.1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给农民带来增收致富实惠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已成为畜牧业中不可忽视的产业,我国养貉业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我国养貉存栏达到30万只至40万只,年产貉皮百余万张,一跃成为当时第一大养貉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占的比重太小,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情况并非历来如此的,中唐以前我国的畜牧业曾经比较发达。清代进步学者王夫之在《噩梦》中指出:“汉唐之所以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汉唐时代以养马业为基于的国营牧业,其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空前的。例如西汉景帝时代国家养马三十万匹,汉武帝时代又增至四十万匹,民马尚不计在内,对匈奴战争一次出动几万乃至十几万的骑兵。唐太宗时代陇右国营牧场养马达七十万匹之多,唐玄宗初年陇右牧场官养马、牛、驼、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农业年鉴1998~2001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鹅年屠宰量为4.5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92.0%。养鹅业每年为社会提供鹅肉110万t,羽毛(绒)约5万t,总产值超过20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垦区畜牧林产业工作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经济工作会议、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建设规模化牧场,带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年末预计牲畜总存栏86.37万只(头、口、匹),其中牛存栏14.75万头,羊存栏67.12万只,猪存栏4.50万口,马存栏0.84万匹。肉类总产1.55万吨,其中猪肉0.35万吨,牛肉0.74万吨,羊肉0.46万吨,禽肉0.12万吨。牛奶预计总产36.5万吨,羊毛产量0.14万吨,禽蛋产量0.11万吨。畜牧业实现产值193204万元。2014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1个奶牛场,在建奶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及内蒙古自治区马匹饲养数量、分布情况等现状的分析,以现代运动马饲养管理研究为基础,参考其他马业发达国家运动马饲养管理体系发展成果,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马产业马匹饲养管理体系发展提出几点思路,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马生产与饲养管理科学化历程中提供一点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苏联对我国畜牧业的巨大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后,为了改良和提高我国原有马匹的工作能力,以适应农业、运输业和国防上的需要,即向苏联政府大量购买优良种马。苏联的优良种马在卫国战争时曾遭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严重抢劫和破坏,马匹损失很大。1950年正处于整顿和恢复养马业的时候。本来向国外输出种马,尤其大量输出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苏联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坚决支持新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建设,慨然尤诺向中国输出1,125匹优良种马。共8个品种。按用途分有骑乘用的,有耕挽用的,有乘挽兼用的。在骑乘  相似文献   

19.
马流产在我国流行已久,对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特别对军马生产威胁很大。一九七三年,甘肃某军马场马匹发生马流产死亡幼驹近450匹,占受胎母马的19.9。%。为了尽早解决危害养马业严重的马流产问题,我们广大工农兵学员和革命教师在开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起步较晚,始于50年代,经我国科技人员近50年的研究推广,已初具规模.养鹿业已由建国初期的2000头发展到目前的近60万头,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业由无发展到目前水貂存栏100万只,狐貉存栏150万只,珍禽养殖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雉鸡人工养殖技术使国内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