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几种除草剂对冬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对当前南疆地区冬麦田播娘蒿、萹蓄、硬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药后50 d,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 g a.i./hm2+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37.5 g a.i./hm2、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8.0 g a.i./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12.0 g a.i./hm2+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37.5 g a.i./hm2、37%炔·苄·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66.5 g a.i./hm2对播娘蒿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为100%,对萹蓄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2%以上,对硬草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88%以上,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水旱轮作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多混合发生,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与36%唑草酮.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奔腾)复配,可一次性防除麦田杂草,对小麦安全。较佳的使用配比为36%唑草酮.苯磺隆用量应在75 g/hm2以上,15%炔草酸用量须在600 g/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防除以看麦娘和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春季使用15%炔草酸WP 450 g/hm2、3%甲基二磺隆OF300~450 mL/hm2、3.6%二磺.甲碘隆WG 300~375 g/hm2、6.9%精唑禾草灵EW 1 500~2 250 mL/hm2和5%唑啉·炔草酸EC 1 350~1 500 mL/hm2均有较理想的防效,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高于株防效。  相似文献   

4.
新疆南部地区冬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南疆地区冬麦田的杂草主要有藜、播娘蒿、萹蓄、大蓟、涩荠菜、苦苣菜、田旋花、稗草、硬草等。阔叶杂草防除可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禾本科杂草防除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唑啉草酯·炔草酸等除草剂。在杂草混合危害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与唑啉草酯·炔草酸或精禾草灵混配进行防除。施药时应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兑水量一般不少于450 kg/hm^2。  相似文献   

5.
胺苯.丙酯草醚杀草谱较广,对移栽油菜田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药效优于各单剂丙酯草醚和胺苯磺隆,与草除.精喹EC相当;在46.5~55.8 g a.i./hm2剂量下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及阔叶杂草繁缕、牛繁缕、碎米荠、猪殃殃、野老鹳草,防效达到80%~90%,对稻槎菜防效一般(50%左右),对巢菜、草、棒头草和早熟禾基本无效;速效性一般,持效期在90 d以上;最佳施药时期为杂草1~3叶期的苗后早期;推荐使用剂量为46.5~55.8 g a.i./hm2,剂量在93 g a.i./hm2内对油菜安全。  相似文献   

6.
棒头草(Polypogon fugax)是我国夏熟作物田常见杂草,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主要杂草。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棒头草对夏熟作物田常用的5种土壤处理和11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种土壤处理剂对棒头草抑制地上部分生长90%的剂量(ED_(90))分别为:乙草胺(6.58 g a.i./hm~2)、氟乐灵(1 900.16 g a.i./hm~2)、吡氟酰草胺(120.22 g a.i./hm~2)、异丙隆(1 560.82 g a.i./hm~2)、绿麦隆(3 373.13 g a.i./hm~2)。乙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远低于其推荐剂量,吡氟酰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低于推荐剂量上限,然而氟乐灵、绿麦隆和异丙隆对棒头草的ED_(90)均高于推荐剂量上限,尤其是氟乐灵、绿麦隆。11种茎叶处理剂对棒头草的ED_(90)值剂量依次为:烯草酮(11.93 g a.i./hm~2)、甲基二磺隆(4.16 g a.i./hm~2)、啶磺草胺(12.62 g a.i./hm~2)、唑啉草酯(21.49 g a.i./hm~2)、精唑禾草灵(20.15 g a.i./hm~2)、精喹禾灵(6.77 g a.i./hm~2)、高效氟吡甲禾灵(81.82 g a.i./hm~2)、精吡氟禾草灵(32.63 g a.i./hm~2)、氟唑磺隆(176.44 g a.i./hm~2)、炔草酯(20.15 g a.i./hm~2)、烯禾啶(89.99 g a.i./hm~2),其中仅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棒头草ED_(90)高于田间推荐剂量的上限。因此在播后苗前按推荐剂量使用乙草胺和吡氟酰草胺,以及除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外的9种茎叶处理剂均能有效防除棒头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对作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对冬小麦-水稻连作制度下的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建立水稻播后有草/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并探讨水直播稻田杂草苗后一次化除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损失率随水稻播后有草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无草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3%作为水稻产量损失的最大忍受限度,则四川省水直播稻田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为播后16~55 d。水稻播后15 d喷施3%氯氟吡啶酯乳油22.5 g a.i./hm~2+300 g/L丙草胺乳油450 g a.i./hm~2,播后20 d喷施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00 g a.i./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3.75 g a.i./hm~2+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50 g a.i./hm~2,或11%■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3.75 g a.i./hm~2对水直播稻田总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冬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南疆冬麦田混合发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合适施用剂量,以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喷雾,以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唑啉草酯+炔草酯)为对照药剂,调查药后30、45 d的杂草株数及鲜质量,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45 d,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52.5~84 m L a.i./hm~2对播娘蒿和硬草的株防效及鲜质量防效均在98%以上,对萹蓄的鲜质量防效均在85%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因此,在播娘蒿、硬草和萹蓄等杂草混合发生的冬麦田可选用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推荐用量为52.5~84.0 m L a.i./hm~2。  相似文献   

9.
彪虎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彪虎可有效防除冬小麦田草、日本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同时可兼治大巢菜等阔叶杂草。彪虎36.73ga.i./hm2 苯磺隆15ga.i./hm2、彪虎36.73ga.i./hm2 百阔净562.5ga.i./hm2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达90%以上,且持效性好。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冬前与早春开展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试验及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冬前使用5%唑啉草酯EC及早春使用3.6%二磺·甲碘隆WG均对小麦略有影响;冬前禾本科杂草防除选择6.9%精唑禾草灵EW、5%唑啉草酯EC、7.5%啶磺草胺WG等单剂与50%苯磺异丙WP复配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早春,几种除草剂与50%苯磺异丙WP复配使用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的优势不明显,而5%唑啉草酯EC和6.9%精唑禾草灵EW单剂对菵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推广用于早春菵草田块的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11.
苯磺隆在冬麦田减量施用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选取阔叶杂草分布均匀的地块。苯磺隆设2个浓度,采取不同时间喷药和添加助剂2种方式用药,以不施药为对照,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防效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探讨苯磺隆在南疆地区冬麦田减量施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同一施药时间,添加助剂处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和小麦产量增幅与不添加助剂处理结果相当;苯磺隆12ga.i./hm2处理4月613施药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和小麦产量的增幅均优于3月24日施药2浓度处理的防效和产量增幅,与苯磺隆18ga.i./hm2处理的防效和小麦产量增幅相当,在试验条件下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喷雾助剂和静电喷雾器对炔草酯的减量增效作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63%激健水剂、3%安融乐悬乳剂和75%超加必乳油3个喷雾助剂以及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对炔草酯除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助剂激健、安融乐和超加必对常规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炔草酯增效作用明显,在有效成分剂量 (下同) 34 g/hm2的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WP) 中分别添加激健 (制剂量,下同) 225 mL/hm2、安融乐90 mL/hm2或超加必240 mL/hm2的总草防效显著优于15%炔草酯WP 34 g/hm2和45 g/hm2单用处理,在15%炔草酯WP 34 g/hm2中添加以上设定浓度的激健或安融乐处理甚至可以达到15%炔草酯WP 68 g/hm2单用处理的除草效果。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对15%炔草酯WP增效作用显著,静电喷雾器喷施15%炔草酯WP 34 g/hm2的除草效果甚至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器喷施15%炔草酯WP 68 g/hm2的除草效果。添加喷雾助剂和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是减少除草剂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50 g/L唑啉草酯乳油可安全应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50 g/L唑啉草酯乳油80~120 mL/667 m^2于杂草2~3分蘖期使用,药后90 d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仍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浙沪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优势杂草控制技术,采用唐氏五级目测法和随机取样计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和浙江的116块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7种除草剂对主要危害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浙沪冬小麦田共调查到杂草43种,隶属于14科,其中菊科杂草种类最多,有10种,其次是禾本科杂草9种,再次是石竹科杂草5种。杂草群落组成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优势杂草为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 Fern.、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硬草Sclerochloa dura(L.) Beauv.、早熟禾Poa annua L.、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L.) Moench、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和小藜Chenopodium ficifolium Smith。室内除草活性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可用15%炔草酯WP、5%唑啉草酯EC、30 g/L...  相似文献   

15.
创制农药氯啶菌酯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迎春  陈浩  仇广灿 《植物保护》2009,35(2):163-165
对我国新创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氯啶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进行了试验。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20、10、1 μg/mL氯啶菌酯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3.54%、67.78%、19.24%。室内盆栽试验确定氯啶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EC50为4.172 3 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氯啶菌酯乳油有效用量60、40 g/hm2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20 g/hm2,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筛选出高效除草剂是有效防治麦田主要杂草播娘蒿与荠菜的前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田间测定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简称WDG)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45 d,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33.75、39.38、45.00、78.75 g a.i./hm~2剂量下对2种杂草总株数防效为66.6%、77.6%、78.1%、80.5%,总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5.8%、96.5%、97.4%、97.7%,均高于对照药剂75%苯磺隆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简称WP)22.50 g a.i./hm~2和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称SC)4.50 g a.i./hm~2对杂草的防效。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4个处理区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除33.75 g a.i./hm~2处理外,其他处理区小麦增产5%以上。综上所述,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推荐剂量为33.75 g a.i./hm~2,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苄嘧磺隆·炔草酸65%可湿性粉剂小麦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炔草酸65%可湿性粉剂在冬小麦田茎叶喷雾施药,防除冬小麦田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好.药后30d,株防效均在95%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5~30g/667m2对冬小麦安全.综合考虑,建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相似文献   

18.
甲磺隆的应用技术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冬小麦 1~ 2叶期施用甲磺隆 1.8~ 2.5 g/hm2 ,可有效防除北京地区麦田常见阔叶杂草 ,优于当前常用除草剂苯磺隆 15g/hm2 春季施用的除草效果 ,安全性与春季施用苯磺隆 15g/hm2 相当。实验室降解结果表明 ,当甲磺隆初始浓度为 6.25μg/kg以下时 ,经过215d后 ,对后茬玉米安全。研究表明 ,向日葵是甲磺隆理想的生物测定试材 ,对甲磺隆的最低检出浓度达到 0.125μg/kg,其根长抑制率与除草剂浓度有高度的相关性 ,最佳的剂量 -反应模型为 y=a+b lnx  相似文献   

19.
几种除草剂对胡麻田裸燕麦(莜麦)、皮燕麦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开展了唑啉草酯等7种除草剂对胡麻田裸燕麦、皮燕麦的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胡麻株高5~7cm,裸燕麦、皮燕麦3~5叶期施药,50g/L唑啉草酯乳油、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g/L烯草酮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有效成分剂量分别为90、145.8、315、432和90g/hm2时,药后45d对裸燕麦的株防效达95.39%以上,鲜重防效达97.21%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2.79%以上;50g/L唑啉草酯乳油、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12.5%烯禾啶乳油有效成分剂量分别为90、145.8、270、135、90和412.5g/hm2时,药后45d对皮燕麦的株防效在94.66%以上,鲜重防效达96.13%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0.25%以上,各药在上述剂量下防治裸燕麦和皮燕麦后均对胡麻表现安全,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