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信息化建设对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产生了哪些影响及未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发展还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本研究面向农村科技服务者开展问卷调查,基于来自中国14个省级地区的调查结果,从网络认知、网络应用、上网目的、上网地点、科技网站访问频次等方面分析了基层农村科技服务者的信息行为特征,并考察了各地区应用互联网开展科技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总结了农村科技服务者对网络科技信息的需求。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孟鹤  刘娟  郭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76-282
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快速推进为科技服务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了解互联网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的现状和成效,并分析其进一步广泛应用还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面向全国14个省级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于中国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成效,但在信息内容、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受众信息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信息化成为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的核心所在。对北京郊区及城镇农产品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从农村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流通商务网站运营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看来,北京农村在信息化组织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以及流通电子商务建设等方面已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适用于农村的信息产品少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北京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笔者从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以及信息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信息化服务三农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农业信息传播“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三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华社云南分社和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搭建了“云南农村信息化扶贫暨农信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现状、服务内容、功能模块、实施方案和取得的成果,提出在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选择低成本的信息化模式,走低成本和本土化的农村信息化道路;建立健全农信通专家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农信通”服务功能模式,构建基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云南本土化移动信息服务集成;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农业科技服务支持体系,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三农”问题的日趋重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出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大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无疑对于“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巨大的助力作用。为了推动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业信息服务进行营销创新的可能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理念、方式的创新,最后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以农户技术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为关键目标,因此有必要从传播媒介及农户的视角对其进行探索。首先,归纳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传播现状,包括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具的媒介和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重要影响力量的媒介。其次,从农户认知、情感、意动的三大行为基础出发,分析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传播困境。最后,提出了促进有效认知、增进情感认同、构建真实意动的媒介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目前对现代农业制度方面的研究,以理论层面的研究为主,以福建省为例,侧重从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层面对制度创新进行一些探讨和补充。通过对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和近年来比较有特色的创新土地经营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六大员"制度、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构建农村服务长效机制等几项制度创新进行分析,提出现代农业制度创新要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活力和注入外在的推力,要尊重基层和农民的首创精神,要着力于加强平台建设,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启示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气象信息员作为农村基础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防灾减灾基础单元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强政府、弱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气象需求反馈、组织群众避灾、科学普及宣传及防灾减灾意识这6 个方面的作用。调查表明:气象信息员在预警信息传播环节发挥作用最大,其次是科普宣传和信息反馈,再次是组织群众避灾方面,但其在灾害防御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通过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气象信息员服务认证制度,加大气象信息员灾害防御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基础单元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解决信息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传播问题是关键。本文从农户的视角来探析农业市场信息传播主体的需求状况,并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户期望选择的原因。研究发现当前农业市场信息传播以非正式传播主体为主,但农户满意度评价却较低,组织化传播主体较少但农户评价较高,农户期望选择更多的是政府服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等正式组织。研究发现农户背景特征中年龄、区域分布、务农年限是农户期望选择的前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而不同主体传播特征中政策优惠、价格合理和服务及时是影响农户选择变化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象信息员在农村防灾减灾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信息员作为农村基础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防灾减灾基础单元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强政府、弱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了气象信息员在基层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收集、气象需求反馈、组织群众避灾、科学普及宣传及防灾减灾意识这6个方面的作用。调查表明:气象信息员在预警信息传播环节发挥作用最大,其次是科普宣传和信息反馈,再次是组织群众避灾方面,但其在灾害防御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通过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气象信息员服务认证制度,加大气象信息员灾害防御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提高农村基础单元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的论述,以及对中国农民目前受教育现状和农民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认为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现状是由于中国教育培养目标主体错位、农村农民教育基础薄弱、组织教育功能弱化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是加强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水平;并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符合农民特点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就、机遇和有利条件,指出了香蕉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蕉园抗灾能力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品加工业薄弱,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农业部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闽台农业发展比较及促进福建农民创业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48-451
摘要:本文通过对闽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阶段差异、资源配置效率、政策支持取向和创业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比较,并在对福建农民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福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环境、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林改是一次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改革,它不仅调整了林业生产关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新一轮林改的主要成效在于提升了森林培育业的竞争力,提高了林农的收入水平,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推进了林区的民主进程,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还有助于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是对福建林业发展的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15.
在对福建省漳浦县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对台优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把漳浦的农业比较优势转化为加工优势和农村发展优势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袁合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158-164
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科技创新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产业振兴的作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实证,深入分析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微观视角和实证层面研究产业振兴对科技的实际需求,探索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创新能力、新兴工业创新水平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并从主导产业重大创新、创新平台升级发展、科技资源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提出赋能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为同类地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振兴提供案例研究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总结经济林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效,发现问题,提出发挥经济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重要作用的政策建议。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对山西、四川和云南3省6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经济林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然而,脱贫地区的经济林产业还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栽培品种混杂、管理措施粗放、加工存储产业滞后和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的宏观指导、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积极拓展林业产业政策、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和积极培育流通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更好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