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以马铃薯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马铃薯产量与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Y=40308.63+2377.17X1+2308.12X2+1688.86X3+2487.04X4-5977.36X12-996.26X22-2885.43X32-1577.96X42+1619.73X1X2+583.44X1X3-101.74X1X4+725.18X2X3-197.59X2X4+387.10X3X4),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马铃薯产量≥3145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是马铃薯密度63465~66840株/hm2,平均65000株;每hm2施氮肥336.4~368.2kg,平均350kg;磷肥389.6~445.4kg,平均417kg;钾肥252.0~281.4kg,平均267kg。  相似文献   

2.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需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两系香型优质杂交籼稻两优363产量与插秧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Y=8477.55 209.76X1 320.79X2 112.60X3-4.28X4 33.24X12-235.51X22 65.28X32 63.31X42 68.34X1X2-137.29X1X3-71.68X1X4-118.03X2X3 124.20X2X4-118.63X3X4.确定了两优363高产栽培合理的插秧密度及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在有机肥为22 500kg/hm2的基础上,插秧密度为2.8587~2.9412×105穴/hm2,N施用量173.48~209.85kg/hm2,P2O5施用量156.15~188.85kg/hm2,K2O施用量189.75~210.30kg/hr2.齐穗期施用粒肥是两系法杂交稻两优363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两优211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11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插秧密度、N、P、K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8 993.76 101.25X1 227.92X2 126.38X3 85.67X4-134.58X12-351.33X22-46.08X32 38.67X42 69.56X1X2 136.00X1X3-90.19X1X4-86.25X2X3 83.56X2X4-94.88X3X4。进一步明确了两优211获得8 600 kg/hm2以上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在有机肥为22 500 kg/hm2的基础上,插秧密度为(2.745 6~2.837 7)×105穴/hm2,N施用量165.67~180.15 kg/hm2,P2O5施用量87.368~133.632 kg/hm2,K2O施用量59.475~90.525 kg/hm2。影响两优211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氮和密度,其次是施磷和施钾。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冈优151超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冈优 15 1产量与插秧规格 (密度 )、施肥量 (N、P、K )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 :Y =11796 .2 1+ 6 36 .38X1 + 138.74X4-10 0 .17X1 2 -2 6 8.35X2 2 -119.78X1 X3 ,确立了冈优 15 1超高产栽培合理的插秧规格 (密度 )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 :宽窄行插秧规格为在宽行 33.3cm ,窄行为 16 .7cm时 ,穴距应在 19.2 8~ 2 0 .72cm ,纯N施用量 2 2 9.80~ 2 47.13kg/hm2 (即 46 %的尿素 499.5 7~ 5 37.42kg/hm2 ) ,P2 O5施用量 116 .78~ 15 3.2 3kg/hm2 (即18%过磷酸钙 448.78~ 85 1.2 8kg/hm2 ) ,K2 O施用量 2 10 .6 0~2 39.40kg/hm2 (即 6 0 %氯化钾 35 1.0 0~ 399.0 0kg/hm2 )。各因素对冈优 15 1产量的影响是施氮量 >插秧规格 (密度 ) >施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甘蓝对肥料的需求规律,为甘蓝栽培制定科学施肥配方提供依据,特开展甘蓝总氮控制、营养生长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甘蓝叶球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二次峰型函数关系,符合养分报酬规律;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叶球中氮的含量总体上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每生产1000kg甘蓝叶球需吸收氮(N)3.4~5.3kg、磷(P2O5)0.6~0.9kg、钾(K2O)3.4~6.0kg;甘蓝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是N 0.048、P2O50.025、K20 0.48;甘蓝的氮肥利用率为89.7%~97.2%;甘蓝的氮肥农学效率为每施用1kg氮可生产106.7~119.7kg叶球;甘蓝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的肥料效应方程式为:Y=3377.9+12.539X1X3-66.714X2X3-9.065X12+41.571X22+19.772X32。在目标产量为5000~6000kg/hm2情况下,推荐施肥方案为:N 180kg/hm2、P2O540kg/hm2、K2O 215kg/hm2。  相似文献   

6.
平衡施肥对麻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3)的麻竹肥料试验。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麻竹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P>K。麻竹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方程y=84.30X1-86.44X2+152.15X3-0.229X12+0.947X1X2-0.769X22-0.736x1x3+0.953x32+17744(X1:施N量kg/hm2,X2:施P2O5量kg/hm2,X3:施K2O量kg/hm2,Y:产量kg/hm2),且差异达极显著;(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1:0.51:0.58,最大产量为44491.86kg/hm2,对应的年最大产量施肥量为N:228.71kg/hm2,P2O5:115.58kg/hm2,K2O:132.88kg/hm2;(3)施肥对笋中含N、P、K含量有显著影响;(4)施肥对笋中粗蛋白含量影响极显著,主次顺序:N>P>K。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贵农玉889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玉米新品种贵农玉889在贵州低海拔地区的栽培模式,探讨了产量与播种日期、密度、施肥量(氮肥、磷肥、钾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Y=23.92313+1.52042X1+0.2278X2+0.86125X3+1.83875X4 +1.06625X5-0.25094X1^2-0.51844X2^2-0.32094X3^2-0.65844X4^2-0.64219X5^2 +0.06438X1X2+0.55063X1X3+0.11937X1X4+0.17188X1X5+0.87313X2X3+0.049317X2X4-0.22313X2X5-0.709 38X3X4+0.04063X3X5+0.85438X4X5.结果表明,贵农玉889在贵州玉屏县的最优栽培状况为:播种日期是4月12日,密度为60000株/hm2,氮肥为345kg/hm2,磷肥为112.5 kg/hm2,钾肥为225kg/hm2,可获得10105.05 kg/hm2的产量.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水平为:磷肥>播种日期>钾肥>氮肥>密度.  相似文献   

8.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U-5”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子对寒地紫苏产量的影响是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2214.74973+111.16360X1+225.68963X2+190.45268X3-210.46885X1 2-212.67802X2 2-126.52061X3 2-196.87500X2X3。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寒地紫苏种子产量大于1 839.38kg/hm 2的理论上组合方案的播期为5月4日,最佳密度为5.0万株/hm 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kg/hm 2。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耐密型玉米新组合sw6176在贵州西南部高海拔地区产量与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及施肥量(N、P、K)等主要栽培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Y=27.54033-1.08301 X1+1.55888 X2+0.21569 X3-0.15528 X21+0.79908 X22-0.15528 X23-1.13750 X1X2-1.01250 X1X3+0.18750 X2X3,确立了耐密型玉米新组合sw6176(素176×正696)在贵州西南部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合理的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播种时期是4月10日,密度为4341株/667m2,施N量为39.97kg/667m2;优化方案最高产量可达14287.14kg/hm2。各因素对耐密型玉米新组合sw6176产量的影响是种植密度播种时期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施肥量和榨菜移栽密度对苎麻/榨菜套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阐明在不同施肥量和移栽密度条件下,榨菜/苎麻套作后对榨菜和苎麻的影响。以多倍体1号苎麻和湘苎X1为材料,在长沙和桃源分别进行施肥量和榨菜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了高肥、正常施肥量、低肥及榨菜低密度和高密度对榨菜产量、效益及苎麻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农艺性状随施肥量的不同而不同,从产量来看:正常施肥处理产量>高肥处理>低肥处理;从平均断裂强度来看:正常处理>低肥处理>高肥处理;从单纤维支数表现来看:正常处理>高肥处理>低肥处理。榨菜随移栽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和效益降低,密植榨菜可以提高苎麻的年产量。在正常施肥量(施727.5 kg/hm2复合肥)条件下,榨菜和苎麻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综合榨菜/苎麻的经济效益发现榨菜移栽密度株行距为50 cm×50 cm时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钾肥和密度对淮北地区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2006--2007年我们连续两年做了棉花的栽培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探讨了钾肥和密度对棉花的产量、纤维长度及断裂值的效应,建立了综合效应方程。研究结果: 钾肥和密度对于籽棉和皮棉产量都是正效应,钾肥和密度的互作对籽棉及皮棉也都是正效应,皮棉和籽棉产量都最高时的施氧化钾范围400.2 kg/hm2--409.0 kg/hm2,种植密度范围是36136株/hm2--37973株/hm2;棉花纤维长度和断裂值的效应方程反映,钾肥和密度对两种品质指标都是正效应,绒长的钾肥的效应大于密度,断裂值的密度效应大于钾肥;纤维品质最优时的施氧化钾范围是315.5 kg/hm2--367.7 kg/hm2,密度范围是25569株/hm2--26229株/hm2。  相似文献   

12.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营养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施肥和密度对苎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综合影响及营养生理效应,以苎麻新品种050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苎麻养分积累、苎麻养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苎麻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影响显著,施氮促进了苎麻对氮素的积累,但是,增施氮肥不利于磷钾在苎麻体内的积累。钾肥可以显著促进麻皮对磷钾的积累,使磷钾向皮中转移。养分分配规律中,头麻与二麻在养分分配中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沼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 本研究于2010-2011年进行,通过沼肥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肥施用量对番茄株高、单株结果数、果实成熟率、成熟单果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单株结果数均有明显改善,但番茄果实成熟率以及成熟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在T4(沼肥525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时番茄产量达到最高,为84375 kg·hm-2。番茄中Vc、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在随着沼肥用量增加而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值均出现在T5(沼肥60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分别为127.37 mg·kg-1和6.03%。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却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超级稻龙稻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栽培密度、氮肥和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制约龙稻5号产量的各因子顺序为:施氮量>插秧密度>施钾量。得出龙稻5号高于10500 kg/h㎡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19.34~24.15穴/㎡,施N量172.65~180.00 kg/h㎡,施K量34.05~67.2 kg/h㎡。  相似文献   

15.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高产栽培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配置针对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可提高作物产量,并降低化肥的过度使用。对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采用五因素(1/2实施)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插秧期对该甘薯品种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X3)﹥磷肥(X2)﹥密度(X4)﹥氮肥(X 1)﹥插秧期(X5)。“泰中9号”甘薯产量在3265.15-4127.96kg/666.7m2的1532个组合中优化栽培方案是:折合纯 N 10.7~11.88kg/666.7m2,纯 P2O5 5.44~6.01kg/666.7m2,纯 K2O 15.15~19.83kg/666.7m2,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是4048~4525株/666.7m2,适宜的插秧期范围为4月22日至4月29日。本研究可为能源型甘薯“泰中9号”的高产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效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寻大花生新品种‘青花7号’的最佳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效应方程。通过对回归方程的检验及效应分析,探讨了氮、磷、钾肥的单因子效应、互作效应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对花生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肥料效应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互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为极显著。对于试验地块种植的花生新品种‘青花7号’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氮肥106.08~133.92 kg/hm2,磷肥159.12~200.88 kg/hm2,钾肥为138.28~161.72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桂育9号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2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测定相关农艺性状和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最高苗数和结实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A3B2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高(7 550kg/hm 2)。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种植桂育9号时,种植密度以3.0×10 5蔸/hm 2、每蔸2苗、施氮量165kg/hm 2为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三水平研究了施肥量与密度对高油115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 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时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6876.4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