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廷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48-1550
选取在统一新罗末期萌芽,在高丽时期发展起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相关遗存文献和现存的平壤城的高句丽安鹤宫、统一新罗时期庆州的雁鸭池、高丽时期的一些寺刹园林和朝鲜时期的宫苑及住宅园林,解析古代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代、高丽时期、朝鲜时期的造园特征。朝鲜半岛的古代园林特征从整体上看体现为"无技巧"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相似文献   

2.
中、韩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丁俊之中、韩两国人民很早就在茶文化交往中结下了友谊。中国是茶业的发源地,历史上世界各国关于茶的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西汉时,日本通过朝鲜得到饮茶的知识。日本人使用的茶字,就是从朝鲜语而不是(直接)从...  相似文献   

3.
石慧敏 《农业考古》2000,(2):289-293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心灵的寄托。但根据茶文化界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人的饮茶风尚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茶及中国饮茶风尚,除了传入日本外,还曾陆续传向了世界各地。 11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威尼斯作家拉摩晓( Giambaftiata Ramusio)著《中国茶摘记》等书,使中国饮茶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我国茶种输入沙俄。 1637年(明崇祯十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队…  相似文献   

4.
略论朝鲜的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于饮茶之习的传播,仅仅从中国和日本的角度来考察是很不够的。对于茶文化的发展,经常地就远东三个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是必要的。如此说来,我对此虽无专门研究,但在这里还是拟对朝鲜半岛的情况作一回顾。朝鲜半岛的茶的历史,比日本古老。《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十)兴德王三年(828年)十二月条载:“入唐回使大廉带回了茶种,种植于地理山上。在此之前,善德王之时茶已有之,但是自兴德王时代才兴盛起来”。兴德王在位时间为632年至646年间,约当日本的大化革新时代。也就是说,当日本飞鸟时代之时,茶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但是,这只不  相似文献   

5.
东瀛茶事略说福建省博物馆林蔚文日本是一个饮茶习俗盛行的东方古国,早在中国的隋唐时期,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日益增进以及遣唐使和留学僧的大量来唐,当时中国国内早已流行的饮茶习俗不可避免地开始传入日本。从文献记载看,日本圣武天皇的天平元年(729年)就有了饮...  相似文献   

6.
一、源于"茶禅一味"文化交流,而非商业行为 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和日本、韩国,包括朝鲜、蒙古8个东亚国家和地区,是国际上饮茶人口最多、最密集,茶文化最丰富、茶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为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7.
茶色的幽默——说说日语中的“茶”字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建唐宋时期,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到日本以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改造,融合了日本文化清幽、静寂的精神及禅宗理念,终于在江户时代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茶道。茶不仅用于陶冶性情、宁寂精神,就连“茶”字本...  相似文献   

8.
《农业考古》2007,(2):67-67
2007年3月13日至15日,由香港行政总署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茶与中国文化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就茶的历史文化、茶产业和饮茶健康等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朱敏 《农业考古》2005,(4):188-189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勘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元朝初期,南宋许多儒学名流,不愿受异族统治而把精神寄托在入山信佛上面,当时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社会相对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脉一带高僧辈出,佛教禅学十分兴盛。同时也影响到汉文化地域的日本、朝鲜僧人前来事法。其中高丽国的太古普愚禅师,听说汉地临济正脉不断,决心到中国参拜相关寺院。他到大都(今北京)后又知道有“江湖眼目,只在石屋”的赞誉,于是慕名只身前往湖州妙西霞雾山的天湖,参谒临济宗第十九世石屋清珙禅师。半月后,太古普愚带走石屋清珙授予的“蒙授正印,传衣法信”的袈裟禅杖,成为契诣付法嗣临济宗二十世的高丽国第一位临济宗祖师。这不仅是湖州对外文化交流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续)二、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北京茶叶学会邹明华茶,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而且影响人的心性。茶的属性、饮茶活动本身以及饮茶方式,都有可能感染我们的道德情操。茶是一种文明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人们把茶品与人品相联,说茶德似...  相似文献   

11.
韩国烟草生产概况李虎林(延边农学院农学系)1烟草种植面积及产量韩国烟草于1618年由日本传人。最初种植晾晒烟,从1906年开始栽培烤烟;白肋烟于1912年传入,但大面积栽培则是从1960年开始的。目前,韩国主要生产烤烟和白肋烟,晾晒烟极少种植。近十年...  相似文献   

12.
陈元赟与日本茶文化佛山大学戢斗勇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南宋时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他将中国饮茶习俗引入日本,首创日本茶道,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在日本茶道史上,有一个明末清初流寓东瀛的中国人叫陈元,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茶文化学者吴尚平、龚青山所著《世界茶俗大观》一书,由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共分中国汉族茶俗;中国少数民族茶俗;中国庙宇茶俗;海外茶俗;茶馆风情以及中外名人茶规七个部分,共计十六万多字。详细介绍中国各民族饮茶风俗、日本茶道、南朝鲜茶礼、英国午后茶、美国冰茶、阿拉伯嚼茶、东欧果皮茶、土耳其薄荷茶……,中国与新加坡、法国等地的茶馆风情,以及古今中外名人饮茶习  相似文献   

14.
韩国茶礼     
正韩国的饮茶历史悠久。公元7世纪时,从中国传入了饮茶习尚后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并流行于民间。中国宋元时期,韩国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形成了以韩国"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那时韩国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约在中国元代中叶后,中国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形成了众多以"茶房"、"茶店"、茶食、茶席等为内容的韩国茶礼文化。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茶文  相似文献   

15.
余悦 《农业考古》2001,(4):333-334
新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种音讯以每分每秒的速度向世界各地传播。作为一个以身相依的爱茶人 ,一个以身相许的茶文化研究者 ,我对于有关茶的每一则信息都十分关注。当得知韩国即将创办《茶的世界》杂志之后 ,那种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那些感慨之语也涌上心头。中国与韩国茶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向世界各地流布时最早就是传入朝鲜半岛。据可考的历史记载 ,起码不会迟于新罗王统一三国的新罗时期。公元 6 32年 ,留唐的韩国和尚就带去中国茶种 ,种于韩国河东郡双溪寺。这条中韩交流的“茶叶之路” ,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大事纪要中国农业博物馆舒耕公元前59年(西汉)茶最早作为饮料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的传说。饮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汉宝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所撰的...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宋代时派来中国留学佛教的著名僧人。荣西禅师在留学中国期间,正值南宋经济以杭州为中心向南发展时期,当时中国的饮茶风俗已经普及,江南各地种茶、制茶、饮茶到处可见。荣西禅师在钻研佛经之余,以极大的兴趣潜心于茶的研究,于121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该书在日本广为流传。荣西禅师认为饮茶是养身之道,长寿的妙药。日本明惠上人(1173—1232年)也提出饮茶十德。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早已波及异国,在日本名为“茶道”、韩国名曰“茶礼”以及英国遐迩闻名的“下午茶”文化都源于此。而且时至今日,诸如日本、英伦诸岛的饮茶之风愈演愈烈,其如火如荼之景观甚至远远超过了茶在其本土的风光。当然中国终究还是饮茶国,而且近年老祖宗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线危危的茶文化也仿佛有了薪尽火传的迹象。拿郑州而言,两年之前,茶馆还是稀罕物吧!但现在,走在街头冷不丁冒出几个古雅的门头,仔细辨识下来就发现那不是别的,是──茶艺馆。据业内人士称,郑州市目前的茶馆至少有30家,短短两年冒出这么…  相似文献   

19.
近百余年江西的茶业(1886-1990年)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黄积安一、产茶历史悠久茶起源于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江西是利用茶较早的省份。早在东汉(25~220年)由于佛教的传人,庐山便有寺僧采制野茶。1960~1965年从南昌市东汉...  相似文献   

20.
从小壶泡到冷饮茶──转型中的台湾饮茶文化台湾中华茶业联谊会会长刘汉介一、台湾饮茶现况甲、早期(1980以前)一般百姓的生活饮茶:台湾有茶,根据连横(清光绪人)《台湾通史》记载,在清嘉庆年有柯朝者,从福建安溪带来茶籽五斗,植於“台北县金山”,并引进大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