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3.
《蚕桑通报》2013,(2):4-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保存桑、蚕品种资源1000余份。研究所重点开展蚕桑新品种选育、家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  相似文献   

5.
在2021年4月8日的国家桑蚕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雄蚕新品种"华·湖×平30"获准参加国家桑蚕品种审定试验,从2021年秋期开始进行实验室鉴定与农村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蚕桑通报》2009,40(2)
我国著名的蚕桑学专家,原浙江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蚕桑通报》副主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蒋猷龙先生,因病于2009年4月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7.
《蚕桑通报》2019,(1):I0002-I00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博士与博士后14人,省特贡人员1人,闽务院特贴1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穿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蚕桑通报》2013,(1):7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终总结与人员考评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部分团队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田恒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田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对来自全国蚕桑产业界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田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蚕桑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在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4-5日,由中国蚕学会、浙江省蚕桑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办的桑树育种与桑产业学术研讨会在海宁召开。来自全国16个蚕桑主产省(区)的8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会议由浙江省蚕桑学会吕志强研究员主持;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国政研究员、浙江省蚕桑学会  相似文献   

10.
钱江×新潮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2006年秋期在湖州市进行第1次农村试养,成绩较为理想。试养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钱江×新潮2张(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调研室主任、研究员,中共党员,浙江省蚕桑学会第三届理事惠永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7月20日在杭州逝世,享年67岁。谨此哀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蚕桑学会悼念惠永祥同志$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蚕桑学会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正>1987年4月4日至6日,中国蚕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桑品种专业学组,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召开了桑树育种目标及鉴定指标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川、浙、粤、鲁、皖、陕、湘、桂、吉等省(区)的蚕桑(蚕业)研究所,西南、华南及浙江农业大学,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的有关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着重对作为蚕饲料的叶用桑品种选育目标及鉴定指标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蚕学会理事、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陈翰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三日不幸逝世,终年六十八岁。陈翰英同志是浙江省绍兴市人,一九四○年毕业于浙江省蚕丝技术学校,一九四九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先后在中国丝绸公司广东省办事处、浙江省农林厅原蚕种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办的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2014年12月4~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狄港渔庄召开。会议期间有22位代表进行了发言交流,内容涉及蚕、桑、蛹、蛾、丝及桑树对重金属修复利用与蚕桑休闲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情况。现场参观了湖州澳特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州优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桑文化家具体验馆和狄港渔庄蚕桑丝绸文化馆,并品尝了丰富多彩的蚕桑美食。整个会议期间交流形式多样,互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14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邀请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作"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学术报告。所领导班子、科技人员、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人员及研究生100多人到会聆听了报告。所长张名位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6.
雄蚕饲养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于1996年开始引进,并通过转育改良和选配而育成的春秋兼用系列家蚕新品种。吴兴区自1997年春开始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指导下,首次在织里镇太湖试养雄蚕品种,并获得成功。1997年至2000年春先后对夏华×平8等7对雄蚕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主要完成人:卢立志,陈国宏,李柳萌,黄瑜,孙静,沈军达,徐琪,曾涛,李清逸,陈黎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诸暨市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提名单位:浙江省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卢立志主持的"蛋鸭种质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  相似文献   

18.
《北方蚕业》2012,(1):45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研究员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肖更生研究员汇集10多年的科研成果,共同倾力主编的《蚕桑资源创新利用》一书已于2006年正式出版。该书包括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创新、桑果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果桑品种选育及应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农业科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农学博士、桑树研究室主任娜捷日达女士, 2001年8月15日至8月29日,应(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桑树根瘤固氮菌的开发研究课题组的邀请,前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 .在科技合作、资源交换、信息交流、成果开发等方面同蚕桑丝绸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地探讨与交流,签署了桑树根瘤固氮菌合作研究计划和桑树根瘤固氮菌转让与引进合作协议,双方互赠了桑、蚕基础品种材料,娜捷日达女士还代表乌克兰蚕桑丝绸研究所转交了一份引进我校蚕桑丝绸研究所家蚕品种与欧系品种杂交所得一代杂交种的乌克兰国家品种审定证书.期间,受到畜牧兽医学院院长杨公社,学院党委书记、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钱永华,副所长、合作项目负责人宋新华的热情接待. 乌克兰农业科学院是1992年3月与原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结为友好农科院的.娜捷日达是继阿历山大*兹诺夫也维奇*兹劳金(蚕桑教授),索兹洛夫(院长、博士)等之后,来蚕桑丝绸研究所考察交流的第8位乌克兰客人.  相似文献   

20.
正为大力培训蚕桑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提高全省蚕桑产业生产和管理水平,7月10~14日,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浙江农民大学省农科院校区在杭州联合举办"全省蚕桑产业带头人高级培训班"。来自全省的蚕桑产业技术带头人、蚕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技术协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级农民技师和规模生产大户等近50人参加了培训。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海平、浙江农民大学省农科院校区管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