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11~2015年潮汕机场口岸截获的入境人员禁止携带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潮汕机场口岸有害生物检出种类呈增长态势,有害生物种类以昆虫类最多,热带水果最易检出有害生物,有害生物检出具有季节性效应,检疫性有害生物检出率高且危害大。针对潮汕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及其产品类有害生物检出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入境旅客携带物检验检疫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福州空港入境旅客携带水果检疫与月份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是入境旅客携带物检疫的重要部分.每年福州空港水果截获批次约占旅客禁止携带物总截留批次的一半以上,而且从中检出了很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统计分析了2003~2007年5年间各月份福州空港口岸入境旅客携带水果的检疫情况,结果表明每年的夏秋季入境旅客携带水果的截获批次多于春冬季,这与约80%的截获水果来源于东南亚和我国台湾等地有关;水果截获率、疫情检出批次及疫情检出率具有类似变化趋势,但不尽相同.结果表明,夏秋季应加强入境旅客携带水果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汕头空港口岸旅检截获植物及其产品和有害生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汕头空港口岸旅检现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截获进境植物及其产品和检出有害生物的情况,探讨口岸旅客携带物的特点和检疫查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开展旅客携带物检疫查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与越南贸易额逐年增加,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越来越频繁,云南省红河州边境口岸由越南进境的植物产品中截获到大量有害生物。本文对2014—2016年红河州边境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从截获种类、截获量、截获寄主和截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3年共截获有害生物290种、6 084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3种、251种次;截获昆虫114种2 503种次,截获真菌113种3 220种次,真菌和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分别占52.93%和41.14%;随入境旅客的增加,旅检截获有害生物种次数快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种苗截获有害生物的种次数居于前三位,三者占总种次数的95.86%;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次数较多的有桔小实蝇、辣椒果实蝇和根结线虫属(非中国种)。针对越南入境有害生物特点,结合红河州实际,提出了应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盛才  吴毓南  许玲  陈粤榕 《江西植保》2009,32(2):82-83,86
旅客携带物监管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疫性有害生物可随旅客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本文通过对汕头口岸2005年至2008年6月泰国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旅客携带的水果和蔬菜辣椒有很高风险,建议对桔小实蝇、辣椒实蝇、芒果果实象甲、番石榴实蝇等有害生物应重点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旅客携带应检物监管,防控有害生物入侵,保证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1~2015年广东口岸(不含深圳、珠海)进境旅客携带物截获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统计,重点分析旅检口岸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来源及寄主情况,比较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携带物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通过不同类型旅检口岸传入的风险高低,探寻提高疫情检出率的重点与方向,以期为旅检口岸进一步做好植物疫情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和汇总的方法,分析2014年长沙空港口岸旅游包机旅客检疫现场携带物的检验检疫情况。结果表明,长沙空港口岸出入境旅游包机旅客携带的禁止进境物有以下特点:旅游包机旅客的截获率高于普通旅客,入境旅游包机旅客的截获率为0.777%,普通旅客的为0.626%,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植物制品截获率高于动物制品,秋冬季节截获率高于春夏季节,此外与普通旅客相比旅游包机旅客的携带物数量更多,品种也更加集中。根据旅游包机旅客的特点提出了完善告知制度和加强重点航班的动植物检疫监管两项有针对性的检验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进境旅客数量加大,旅客携带物呈多样化,危险性植物病虫传入的机率随之加大.2006、2007年上海机场口岸进境旅客分别为7296544人次和7959497人次,分别截获旅客携带的水果、种苗、蔬菜等植物及其植物产品为6277批次和12074批次,检出重要有害生物14种101批次.  相似文献   

9.
李喜阳  王涛  董金 《植物检疫》2007,21(5):309-312
危险性有害生物可随旅客携带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本文以携带物群体、有害生物为风险分析对象,通过统计近年昆明机场口岸截获的入境旅客携带物及其传带的有害生物情况,对携带物传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主要分析了携带物的风险层次、不同来源地的风险并筛选出危险性及风险度较高的10种(属)危险性有害生物,并结合实际提出做好入境旅客携带物检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月山西太原空港首次截获了危险性有害生物双锤盾蚧(Howardia biclavis)。本文介绍了双锤盾蚧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经济重要性等,并结合实际工作就空港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物蚧虫检疫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番荔枝实蝇Ceratitis anonae(Graham)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性检疫害虫。在广东口岸,其幼虫连续从入境旅客所携带的水果中被检出。目前关于番荔枝实蝇潜在适生性分布的研究进行得很少,但对于我国的生物生态安全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使用3种生态位模型(ENFA模型,马氏典型性模型和Maxent模型)对番荔枝实蝇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适生性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拥有最好的预测精确度,马氏典型性模型次之,而ENFA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最差;Maxent模型和马氏典型性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无显著性差异;根据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番荔枝实蝇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是广西、广东、海南以及云南的少部分地区。分析结果显示,番荔枝实蝇从境外传入中国南部地区并最终在上述地区定殖的风险可能性存在,但风险较小。另外,折刀法(Jackknife)分析显示,6种环境因子,例如地面霜冻频率、年平均降雨量、十月降雨量、四月降雨量、年最低温度以及蒸气压,对于番荔枝实蝇在全球和局部地区的分布模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吕燕  赵鹏  刘丽  段维军 《植物保护》2022,48(3):278-286
为给进口大麦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统计了全国口岸2009年-2019年大麦进口基本情况,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来源国(或地区)大麦中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昆虫、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数和种次数。结果表明,近11年来我国大麦进口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大麦进口量最大。截至2019年,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共计70种,包括杂草53种、软体动物2种、真菌5种、昆虫8种、病毒2种,其中疫情最突出的是杂草。从来源国来看,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乌克兰是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种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法国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等有害生物,加拿大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真菌及病毒,乌克兰大麦则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及昆虫。本研究汇总了2009年-2019年不同来源国(或地区)进口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名单,为进口大麦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S.‐J. Suh 《EPPO Bulletin》2016,46(2):313-331
A total of 88 species of armoured scale insects from 40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intercepted by quarantine inspector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on consignments of plants and plant products at the ports of entr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from 1996 to 2015. A list of all the species identified, along with a dichotomous key to the 88 intercepted species of armoured scale insects, is provided to help in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of this important group of plant pests.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东盟水果进入我国,丰富了国内热带水果消费市场,也带来了水果病害的入侵风险。本文分析了2011~2015年我国从东盟输华水果中截获的真菌与细菌有害生物疫情,结果表明:截获的病菌中真菌有害生物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检疫性真菌偶有截获。就全国口岸而言,截获病菌77 822种次,其中病原真菌占99.04%,病原细菌占0.96%;真菌截获种次排前三位的水果依次来自泰国、越南、菲律宾。就广东口岸(不含深圳、珠海)而言,尚未截获病原细菌,截获病原真菌共计15 136种次(其中检疫性真菌截获1种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水果占据截获病原真菌次数的前三位;泰国香蕉、龙眼、莲雾和番荔枝和越南火龙果携带病原真菌的风险较高;截获次数较多的病原真菌依次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匍枝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黏头孢属(Gliocephalis sp.)、小煤怠菌属(Meliola sp.)、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等。根据上述结果,提出相应的检疫监管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口岸检疫提供参考,降低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15.
侵染百合的病毒种类及其检疫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侵染百合的18种病毒中,有6种病毒为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进境的百合中曾检出4种检疫性病毒,因而在进境百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检疫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报道的百合病毒种类和最新分类进展以及从进境百合中截获的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原生资源的一种替代,我国再生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相关口岸从再生资源中截获到许多有害生物。本文分别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生物类别、再生资源类型、来源地、直属局、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方面对全国口岸2006~2016年从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共2003种164 566种次84 035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69种(属)5 215种次4 540批次。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显示,2006~2013年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种次趋于平稳,从2014年起,有害生物截获种次迅速增加。从截获有害生物类别来看,以昆虫、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总种类的85%,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72.2%。从再生资源种类看,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截获最多。从来源地看,共有121个国家和地区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美国、中国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位于前五位。24个直属局有截获记录,其中广东局、江苏局、深圳局、浙江局、福建局位于前五位。数据显示,红火蚁、四纹豆象、桔小实蝇、双钩异翅长蠹、非洲大蜗牛、假高粱位于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六位。针对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进境再生资源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再生资源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开展欧洲输华粮谷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该文整理和统计2003—2017年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有害生物数据,并采用SPSS 20软件分别对所截获的主要杂草和昆虫进行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其截获次数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主要有害生物为杂草,截获记录数为7 905次,占总截获记录的79.99%;我国自欧洲输华大麦中截获的有害生物次数均最多,截获次数为57 843次,占总截获次数的51.39%;我国自乌克兰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次数最多,分别为39 026次和678次;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为479种和61种;自乌克兰和大麦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的Shannon-Weiner指数均相对较高;我国自欧洲输华大麦和玉米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单独聚为一类,我国自乌克兰和法国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单独聚为一类;欧洲输华粮谷贸易额是有害生物杂草和昆虫截获次数的主控因子。建议我国进一步做好有害生物截获数据收集工作,加强欧洲输华粮谷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根据风险对不同国家和粮谷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广州南沙口岸2012-2018年入境的各来源国大豆中截获的有害生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大豆中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以杂草最多,约占76.8%;美国大豆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最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